1、根据下面的叙述,写出它的寓意。
(1)四个儿童围着一个大儿童抢他手中的头盔,因“盔”与“魁”谐音,故称“五子夺魁”,寓意是____。
(2)獾(huān)子仰头望天,喜鹊飞空俯地,两相对望的图案。寓意是______________。
2、补全本单元学过的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____一____ ____ ____结队 ____精会神 得意________
____ ____之众 ____头____气 滔滔不____ 诚____ 诚____
(1)类似画“ ”的ABAC式的词语,请再写几个:_________________
(2)失败了不要_______,成功了也不能_______。(选词填空)
3、海外游子过节不能回家团聚,他会对家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写词语。
(1)看看下面的客家民居图,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哪些描述建筑物的四字词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期间,街上热闹拥挤,请你写出体现热闹情景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鸡迟宿,________,风雨________ 。
(2)________,言而有信。
(3)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
(4)由“红叶、夕阳、山”这些景物,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A. 稀疏 B. 密集 C. 疏远、生疏 D. 开通
【2】“残酒”指的是( )
A. 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 别人喝后剩下的酒
C. 质量低劣的酒 D. 还未消尽的醉意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A. 浓睡人 教训语气 B. 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
C. 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 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A. 初春 B. 暮春 C. 盛夏 D. 金秋
8、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窗前的树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瑰花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小梁,你不要太脆弱!”老班长的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想表达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自然段都有老班长的神态描写,用横线画出来,从不同的神态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会诊(以下是一种药的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后答题)
(主要成份):羚羊角、金银花、淡竹叶、薄荷油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有效期)至2007年12月
【1】除了题目中所提到的羚羊角等中药名称,你还知道哪些中药名?请写两个。
_____
【2】小明在河里游泳呛了水,咳嗽得厉害,他可以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_____
【3】小红在今年的三月得了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妈妈想把这种药给小红吃,但爸爸却说这药不能吃。你觉得谁做得对?为什么?
_____
12、课外阅读。
母爱的硬度(节选)
叶浅韵
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提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地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从小到大的作文里,-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3】结合文意,理解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句子,回答问题。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①这句话反映了总理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特点?用“ ”画下来。
(2)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①“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什么?
②“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了什么?
③ 这几句话反映了什么?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______(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小草房前的一从柞(zuó)树被着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遇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那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受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叶,沉重地讲起一段______(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流,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带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音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验(liàn)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叶,郑重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为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
【4】文中下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摄一片红叶珍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人却提到要“感谢自卑”,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以“因为____________(自卑/自信),我终于成功了”为题,写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在“自卑”“自信”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补全题目;②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