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顾
①《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________,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古诗词,要注意联系,如学到“兴尽晚回舟,________。”我想到描写荷花的诗,如________(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学到“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可以再想想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
②《古今贤文》(真理篇)
近水识鱼性,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
多看事实,________。 满招损,________。
知过必改,________。 从善如流,________。
选择一句,写下你的理解:________。
③什么是合作?________,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接着补充仿写)你是________,就要________,共同________;你是________,就要________,共同________。
④“三”字成语知多少。
________两天晒网。 ________顶个诸葛亮。
一问________。 ________一将难求。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按照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各种习俗,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________一直持续到_________________才算结束。
(2)《腊八粥》一文讲述了腊八那天_____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_________________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一文开头一连用了句式相似的三个问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问句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手指》是(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_______),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个手指,(_____________),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成为一个拳头。
4、填空
(1)《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
(2)______(谁)把尼尔斯变成了小矮人。
(3)尼尔斯骑的那只鹅叫_________ 。
(4)海底城市受到了_________的惩罚。
(5)尼尔斯被渔夫以__________的价格卖给了斯德哥尔郊区公园的看门老人克莱门特。
5、请给下面这句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并认真抄写一遍,做到书写工整,行款正确。
从齐腰高到与肩平___整整六年___六年间___每天的两声___老师好___与___老师再见___载着我对您不变的情谊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 悲伤流泪 B. 离愁别绪 C. 情谊深厚 D. 黯然伤别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________)
(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________)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 )噢( )对不起( )噢( )对不起( )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急速—______ 惊疑—______
(2)反义词:热闹—______ 短暂—______
【2】我会给标有“( )”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我会从短文中找出四个表示动作的词: 、 、 、 ,并用“ ”画出一个描写语言的句子。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柳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è wù);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rǎo rào)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选择括号中的正确读音
可恶________(è wù) 环绕________(rǎo rào)
【2】文章把杨柳与其它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_______的特点。( )
A. 向上发展 B. 可怜可恶 C. 向下低垂
【3】作家为什么如此喜欢杨柳?( )
A. 贪图自己的光荣 B. 长得越高,越垂得低,不忘本。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三句话均独立成段,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①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陈述句相比,文章用这样的句子开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因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日前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上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200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对北京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1】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他几种,仿照示例表述。
示例:(1)播散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粪便。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中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下列的问题。
______鲸生活在海洋里,______体形像鱼,______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______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用“________”这段话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通过填写以上表格,我知道了鲸的生活地点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且外形变得像鱼一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在段中横线上选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 所以 而且 而是 因为 但是
________鲸生活在海洋里,________体形像鱼,________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________哺乳动物。
【4】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鲸的( )
A. 名称的由来 B. 环境的变迁 C. 形体的进化 D. 所属的种类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纱灯,有的( )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灯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3】______是老北京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前两个高潮分别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进行分类。(填序号)
A.林冲 B.王熙风 C.宋江 D.鲁智深 E.贾宝玉 F.林黛玉
(1)属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
(2)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7、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犹记得那温馨时刻
要求: 1.紧扣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2.叙事完整,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