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王羲之(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 

曹刿(__________     匡衡(__________

2、根据要求默写有关内容。(3+2+3+4=12)

(1)祖国山河雄伟壮观。《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中是怎样热情赞美的?

 

(2)默写《宿新市徐公店》中写儿童的句子。

 

(3)《烟台的海》一文中写夏天清晨太阳的句子。

 

(4)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在我们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里,也有这种特点的句式,请试着写一句。

 

 

3、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顾máo(  )庐  出类拔cuì(  ) 别具一gé(  )  枝繁叶mào(  )

人声dǐng(  )沸 jiǎo(  )尽脑汁  滥yú(  )充数  千jūn(  )一发

无与lún(  )比 坚rèn(  )不拔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里。

(  )(  )    (  )(  )

(  )(  )    (  )(  )

(  )(  )    (  )(  )

(1)现在的家长有点儿过分宠爱孩子,对于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阳春三月,公园里的各种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让前来游玩的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语文课上,李老师一句幽默调侃的话让同学们笑得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积累。

1.老舍,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沈从文,字____________,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撰写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ǔ  shù)枝梅

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8、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语段赏析

河神仰望着大海,向海神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

1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仰望——________    耻笑——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不到你这里看一看。        我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河神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游击战争

【2】文中画“﹏﹏﹏”的部分说明了(        

A.董存瑞身体强壮。

B.董存瑞意志非常坚定,视死如归。

C.导火索烧得很快。

D.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3】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谁?请写下他们的名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选文中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文意,在文中(a 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警惕一词的意思是______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原因是什么?   (______

A.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作者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作者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3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还得到了什么呢?   (______

A.“还得到了很多红苹果。

B.“还得到了那位妇女给的纸条。

C.“还得到了那位妇女对的慈爱。

3作者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读过,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一个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①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②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不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可以代替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人们为两个小孩子感到________。(A.欣慰  B.激动和高兴  C.伤心和绝望)

【3】选段第1自然段中,人们是怎样迎接两个孩子的?用“____”画出来,再结合全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父亲一面说着,一面脱掉湿透了的外衣。我似懂非懂地听着。

1征服山是指________征服自己是指________。父亲说这番话是为了教育________

2似懂非懂的意思是: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6、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微写作。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2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