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请你用积累的名言、警句填空
1.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毛泽东主席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在文中引用了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一泻千里的黄河,我吟诵起了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鄙夷——( ) 憎恶——( ) 调整——( )
反义词:干脆——( ) 高傲——( ) 不屑——( )
3、为下面的诗词划分节奏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___顺序写的。腊八、___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主人公_____急切地_____粥的情景,略写家人幸福地____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____的传统习俗。
5、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缝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杨柳,因为杨柳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的讯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________用手拨开紧贴着地面的枯草,________可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把终年的积蓄,无私地献给大自然和人们。那绿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味佳肴。谁不喜欢它的温柔、鲜美?谁不赞美它无私的献身精神?然而,它对人和大自然的要求又是那样的少,它不求良田沃土,也不需要施肥灌溉。不管河边路旁,也不管山坡石缝,________有点儿泥土和不多的水分,它________能生根、抽芽、生长……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但生命力却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斩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但是,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起身躯,开始了新的生活。
啊,多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默默无私的献身精神。
【1】从文中摘写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横线上。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如果……就……
①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________用手拨开紧贴着地面的枯草,________可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②不管河边路旁,也不管山坡石缝,________有点儿泥土和不多的水分,它________能生根、抽芽、生长……
【3】谁不喜欢它的温柔,鲜美?(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表现小草生命力惊人的语句。
【5】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 总—分—总 B. 总—分 C. 分—总
【6】“我”爱那平凡的小草是因为________。
10、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1】阅读全文,概括出“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七小节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
(1)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倒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也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①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②以后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我每次都是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③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我在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④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我同事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⑤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个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 , 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⑥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事情发展的顺序
【2】第②段中,父亲有些“懈怠”的原因是什么?( )
A. 父亲年纪大,学电脑费劲。 B. “我”怨父亲笨,使他兴趣大减。
C. “我”都是扯着嗓子教他,致使他不爱学。 D. 父亲有意“懈怠”,好多些机会与“我”交流。
【3】第⑤段中“这项政策”指的是( )
A. 手把手教父亲学电脑。
B. 父亲学会了使用视频。
C. “我”冷落父亲一段时间,不再教他学电脑。
D. 父亲懂得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
【4】下面哪句话为第⑤段的画线句作铺垫?( )
A. 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
B.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
C. 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
D.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最温暖的地方。
【5】题目是“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什么“我”却说“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写“我”与“父亲”之间的事,但作者又安排了“母亲”这一人物,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请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4年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的体重已超过正常人的体重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在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筋疲力尽,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都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的气了。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力气,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他知道此时只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方,才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保留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递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手臂,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拳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形,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有删改)
【1】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英雄层出不穷。_________
(2)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_________
(3)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____________________
(2)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这句话中的“此”指的是什么?想一想,走出赛场的弗雷泽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里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阿里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完成习题。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一)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二)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三)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四)
【1】根据以上“推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罐装饮料易被老鼠啃,只能喝白开水。(____)
(2)生肉买来了以后,建议在水里浸泡。(____)
(3)霉变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不能吃。(____)
【2】综合以上“推文”,"江苏疾控”公众号的风格偏于( )。
A.活泼明快
B.严肃冷峻
C.朴实无华
D.优美抒情
【3】有读者认为,这些“推文”的编辑“真偷懶,文字太短了”。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想把以上哪一则微信“推文”分享给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海鸥乔乔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海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乔独自在练习飞行。在三四十米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在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丢脸的事,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乔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乔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进行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鸟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的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乔?低飞是鹈鹕(tí hú)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⑪“你瞧,乔乔,”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⑫乔乔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做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⑬“这样太没意思了。”他一边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__________1__________”
⑭不久,乔乔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从文中摘录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看似和海鸥乔乔无关,那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
A.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乔的不听话。
B.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乔的悠闲。
C.可以让读者发现乔乔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D.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3】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连用三个省略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A.乔乔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B.乔乔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C.乔乔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乔乔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4】读第⑧自然段,海鸥乔乔的双亲担心什么?( )
A.乔乔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乔乔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乔乔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乔乔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5】第自然段中写道:“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乔受不了的?( )
A.每天练习飞行 B.与鸥群一道争食。
C.父母对他的劝说。 D.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6】读第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把乔乔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乔乔是一只怎样的海鸥?请从文中提炼理由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居里夫人的报告使全场的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改为“被”字句)
______
②我对老师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
③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缩句)
______
④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
⑤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修改病句)
______
17、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21、创新习作天地。(30分)
在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过无数次难忘的经历,正是在这些经历中我们逐渐成长起来,请你选择一次难忘的经历写一篇习作。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