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解释画线词语。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______________
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读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汉字。
1.dǎo 向(_______) (_____)屿 (________)蛋 卧(________)
2.dù (____)假 (_______)船 (______)皮 (_____)鹃
3.miǎn (_______)除 (_______)强 (_____)怀 (______)腆
4.róng (_____)易 (______)树 光(_____) (______)岩
5.mó 薄(_____) (_____)托 (_____)炼 (_______)菇
3、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子的括号里。
1.我_______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敬佩你为此类恶性事件发声的勇气。
2.申医生养猫实行军事化管理,放饭时,十几只不同花色的猫_______能够秩序_______地排好队,真令人啧啧称奇。
3.这对双胞胎虽然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无论性格气质还是审美偏好都_______不同。
4.尽管身心遭受了如此可怕的伤害,她_______还是那个温暖、风趣、对人生充满期待的天使。
4、根据以下线索指出诗句中描写的是什么?(_____)
A、这是一种植物的花。
B、唐宋诗词中多次吟咏。
C、苏轼说它似花还似非花。
D、古人常常以其枝条来赠别。
5、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名人名言 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6、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7、
完成下列各小题。
【1】“寒食东风 斜”应在横线填上( )
A.玉柳
B.御柳
C.雨柳
【2】“日暮”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落日
B.傍晚
C.暮春
【3】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4】有关寒食节的习俗说法错误的是( )
A.禁火,吃生食
B.祭扫,踏青
C.穿针乞巧
D.蹴鞠、秋千、斗鸡
【5】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清明节的一项是( )
A.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D.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6】对古诗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
A.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B.“日暮汉宫传蜡烛”刻画了天黑后,汉朝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的画面。
C.“五侯”在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D.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是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8、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找出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 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C.主张学西方的中国人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 。在默默里算着,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潜漆而泪潸潸了。
【1】照样子,写词语。
泪潸潸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对比,引起下文
B.排比,引出联想
C.比喻,烘托气氛
D.排比,点明题意
【3】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画线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上图是“中国旅游日” 标志图案,请说说你对这一标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再读《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选编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6课,是关于家教、家风、家训的一篇优秀作品,短短百十个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情深意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治学的经典。
文章开篇第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要从宁静的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节俭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淡泊名利才能明白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接着讲述学习和成才的观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心境,没有安静的心,整天胡思乱想是行不通的。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学习。不学则无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是从反面来论证学习和成才的逻辑关系。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阳光下,众生平等,在梦想面前,众生平等。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在蜀国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全国政务,但他却能做到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并且还告诫儿子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确值得后人尊敬。他教育子女要修身、治学,否则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转眼就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意志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最后一无所成,悲守穷庐,到那时候悔恨还有什么用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悔又能怎样?
再读《诫子书》,以自己之亲身经历教育后人:要静心学习,淡泊名利,要有梦想,要有志向,并且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____________
【2】《诫子书》是(____)写给(____)的家书,目的是告诫儿子要(__________)。
【3】本文是读后感,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中的主要人物,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故事情节?请列举2----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空城计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司马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糜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赘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垂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鳃所擒乎?”
选自《三国演义》,有改动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骇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四字词语评价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懿为什么退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中诸葛亮的两次“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所以,他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特别同情,经常慷慨解袭来帮助穷苦人民。
有一年冬天,李大钊从报社刚领回一笔稿费,他走在路上,心里很高兴。这几天,夫人又为家里的生活费发愁了,这一点稿费可以贴补一下家用。
他走到一个街口,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倒在马路边,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向过路的人们乞讨施舍。李大钊走到老人的身边,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摸出全部稿费,塞到老人的手里。老人慢慢地抬起头来,看看手里这么多的钱,又看看李大钊,激动得干瘪的脸上挂满了泪珠,连声说道:“谢谢!先生。谢谢,恩人。”
李大钊只是向老人点点头,说了声:“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生活。”就离开了老人。
又有一次,李大钊与一位朋友二起坐轮船,他们刚刚通过检票口,有个老头,没钱买票,挤在他们后面想混过去。查票的人揪住了这个老头,厉声喝道:“快下船!快下船!”老头跪在查票的人面前,苦苦哀求,求他饶过一回。查票的人不肯,一把夺过老头手中的行李,要往大江里扔。李大钊走过来,拽住行李说:“请不要扔!老人的船票钱由我替他付。”于是,他为老人补了一张船票,可是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李大钊的一位友人对他有一句评语,说他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这个评语是毫不过分的。
【1】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水深火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慷慨解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篇短文中李大钊帮助穷苦人民的两个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一谈你读了这篇短文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1999年6月世界著名的科学刊物《自然》杂志为季强隆重推出了彩色封面文章。文章说:“中国发现的这个东西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恐龙和鸟中间的那个过渡性生物。”并作出结论:中华龙鸟的发现是解决鸟类起源问题的新曙光,龙鸟之争已经结束。“鸟是恐龙变的”假说,终于在142年后得到了证明。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部分与课文开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小提示:结合“终于”一词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7、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8、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我们祖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