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补全下列成语

1.坚强_____ 辛辛_____ _____而去 _____嚣张

2.勇往_____ 完璧_____ _____无虑 _____相告

3.前仆_____ 负荆_____ _____扬威 _____洋洋

4.大义_____ 踉踉_____ _____纸上 _____起舞

5.盖世_____ 急中_____ _____地裂 _____如织

3、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光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谚语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家饭店墙壁上挂的一幅书法作品,你知道上面写的是那首诗吗? 请把诗的题目作者以及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抄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荷花》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②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②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③酒一杯:一杯酒。④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⑤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

【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

A.让,致使 B.奉使命办事的人

C.出使 D.使用

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 B.通畅无阻

C.繁荣热闹 D.充满艰辛

 

3解释字词。浥: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

4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

 

6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

A.设宴饯别 B.把酒话别

C.对酒当歌 D.殷殷相送

7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问题。

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海洋黑洞。在无底洞所在的海域,发生过众多起神秘海难。目前所知海洋无底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

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半径约3海里。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洋流。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及电磁反应。

20078月,装备有先进探浏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专程到印度洋无底洞科考,考察的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可脆是个尚未认识的海洋黑洞。探测发现,无底洞海域海水振动频率高且波长较短,而其周边附近海水则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由此推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他们还在无底洞探测到29艘大型失事船只,干均每海里失事的大型船只高达45艘,假如以每艘海难船稚难30人计算,就有惊人的870人葬身无底洞

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里亚岛的阿哥斯托港附近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大量吸取海水的无底洞,人们称之为地中海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替海水做了记号。这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里,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他们把130千克负有特殊使命的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抛掷入旋转的海水里。一会儿所有塑料小颗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然后被无底深渊所吞没。

科学家们对这次实验寄于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把其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地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又流到了哪里?地中海无底洞成了千古之谜。

1下列哪句话不能体现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   )

A.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地下去

B. 谁也不知道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

C. 谁也不知道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又流到了哪里

D. 无底洞所在的海域,发生过众多起神秘海难

2短文的表达顺序是(   )

A. 先总述再分述 B. 按时间顺序记叙 C. 先分述再总述 D. 按不同方面叙述

3下列对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举例子,直观、具体说明了无底洞造成的海难数量惊人,程度惨烈

B. 举例子,准确、生动说明了无底洞造成的海难数量惊人,程度惨烈

C. 列数字,直观、具体说明了无底洞造成的海难数量惊人,程度惨烈

D. 列数字,准确、生动说明了无底洞造成的海难数量惊人,程度惨烈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不断更换的“警示牌”

某小区绿地,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草坪,立了一块警示牌,上书:“禁止践踏草坪!”语言简洁明了,无人不懂,无人不晓,可惜无效。于是改用婉转语,写道:“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虽看似触动人心,但没过多久,依然失效。最后,工作人员不得已而采用“欺骗之术”,警告:“草坪下有电线!”什么,有电线!可不敢再踩了——可惜,后因一顽童误入草坪安然无恙而再次失效。

君子曰:制度规则,难矣!

(乙)如何分粥

某甲乙丙丁戊五人,个个贪心吝啬,生怕别人多占一分自己损失一毫。五人要平分一锅粥,该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如此五种方案,任君选一,方案一:从五人中选一名大家认为最公道的人主持分粥;方案二:从别处找个人来分粥;方案三:每人轮一次,最后商议而定;方案四:选一个人分粥,另一人监督;方案五:选一人分粥,但分粥的人要最后拿粥。

君子曰:方案五,甚妙!

1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打上“√”。 

①君子A.说    B.太阳

妙A.甚至    B.非常

③无人不A.黎明  B.明白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甲)故事中,为了保护草坪,工作人员曾经不断更换警示牌,警示语分别是:________

②(乙)故事中,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个个________,生怕________

3读了上述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

11、按课文《浪花》填空。

浪花

    我坐在沙滩(shā tān)上玩耍(wán shuǎ)。浪花看见了,迈(mài)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sāo yǎnɡ)了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他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_____________

1短文有________段。

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

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________

12、常识填空 (4分)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______,诗歌中的“妻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4你想对傲慢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双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有要感谢的手吗?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请以有趣的童年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