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____的对联 ____地摆动

认真地____ 观察得____

2、你知道下面的东西是谁发明的吗?

造纸术——_______ 地动仪——_______  电灯——_______

蒸汽机——_______ 火车——_______ 电话——_______

3、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兴旺——     解救——     关心——    

采用——   批评——     寄托——    

反义词:采用——     批评——     团结——    

希望——   光明——  

4、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义词

理解________  强烈________  整体________  茁壮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7、古诗赏析《白云泉》。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由“云自无心水自闲”中的“闲”字看不出泉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A.从容奔流

B.自由奔泻

C.清澈见底

【2】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形容(       

A.娴静雅致

B.逍遥惬意

C.从容自得

D.大气磅礴

【3】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此时白居易政务十分繁忙,很不自由,面对白云泉水,不禁产生羡慕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A.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思想。

B.反映了诗人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C.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思想。

D.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的渴望。

【4】下列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A.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达坦荡淡泊的情怀。

B.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

C.句中连用两个“自”字,只为了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得其乐。

D.诗人十分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其中重点摹画了白云与泉水的神态。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供职官居住之处。②萧萧:形容竹叶摇动声。③些小:这里指官职低微。④吾曹:我辈。

1关于这首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题于画作之上的题画诗。

B.郑板桥所作之画、所题之诗,均与风花雪月有关,是封建士大夫茶余酒后的消遣之资。

C.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2诗人在衙斋听到萧萧的竹声时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______ "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 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 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觉—— 掩住——

4本文的成语是“  _________  ”。也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  ”来概括。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片段一)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老舍《北京的春节》)

(片段二)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冰心《童年的春节》)

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是围绕过年“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读着片段一里画线的句子,不禁让我们想起《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两个片段的描写,你觉得下列对联中,最适合贴在图中大门两侧的一项是(   )

A.上联:十年风雨同舟济   下联:百岁贺宴满堂欢

B.上联:佳节清明桃李笑   下联:野田荒冢只生愁

C.上联:欢天喜地辞旧岁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D.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11、课内语段阅读。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文中消息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

(2)你从这段文字的哪些语句体会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  

 

12、课外阅读展示。

100 年后,居里夫人的手稿仍带辐射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主要研究哪些物质为何带有辐射,夫妻两人都不顾放射性物质的危险性,在他们家中的实验室直接放置了钍、铀、钚等物质。除此之外,居里夫人为了更好地观察钋和镭,常常把它们装入小瓶, 带在身上,而且没有穿防辐射的保护服。受这些物质的影响,居里夫人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直到 1978 年,人们才发现她家里存放的放射性物质十分危险。因此, 居里夫人的家在政府的监视保护下,暂时禁止了任何人进入。

现在,居里夫人的手稿珍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她的手稿以及各种研究文件、衣服、家具,甚至菜谱,一切物品都带有辐射。据悉,这些物质需要经过 1601 年才会进入半衰期,在这之前,它们会一直被保存在铅箱里。

1居里夫妇研究的课题是   。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些物质,把他们   。这也体现出了他们对科学的  

2为什么禁止人进入居里夫人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第三自然段了解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_____

13、阅读能力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研究炸药十分危险,因为炸药的脾气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它就可能爆炸。有一个人却不怕这些威胁,这个人就是诺贝尔。

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博物学家。在父母的影响下,青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就醉心于发明创造。他曾到法国学习化学,在美国和俄国的工厂工作。1859年,二十六岁的诺贝尔回到祖国。他到各地去考察,发现许多采矿和筑路的地方还是用人力工作,工人们用铁镐吃力地一下一下刨着坚硬的岩石,累得汗流浃背,却只能刨下来一点点,既辛苦,进度又慢,根本无法完成巨大的工程。为什么不用炸药炸呢?诺贝尔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原来,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传到欧洲以后,17世纪开始用于开矿和修路,但是黑火药威力小,使用起来很不安全。诺贝尔决心要研制一种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药,实现人们移山填海的梦想。

这是一项多么艰巨、多么危险的工作啊!当时,人们已经发现,治疗心脏病的药剂硝化甘油浓缩后可以发生猛烈爆炸,是一种烈性炸药,但是,人们很难把它控制住。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都没有成功。有的人在实验中丧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却步了。诺贝尔却知难而进,跟烈性炸药打交道,几十次险些落入死神的魔掌。

 1864年的一天,实验室里又发生了爆炸,五位实验人员牺牲了,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实验工作的多次失败,都没有能够动摇诺贝尔继续研究炸药的决心。

实验室连连爆炸,闹得四邻不安,邻居们纷纷要求诺贝尔离开这个地方。诺贝尔只得搬到一个湖边,在湖中心的一艘渡轮上继续开展他的研究工作。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虽然还是连连受挫,但他毫不气馁。

有一次,一个装着硝化甘油的大坛子在搬运时破裂了,硝化甘油渗到了泥土中。诺贝尔拿了一把浸透了硝化甘油的泥土去做实验,发现这种泥土在不引爆时很安全,不像纯硝化甘油那样受点震动就爆炸。

诺贝尔高兴极了。他收集了大量渗有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引爆实验。没有想到,这一次爆炸异乎寻常地猛烈,只听得一声巨响,实验室里浓烟弥漫。人们都失声惊呼: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为诺贝尔的生命担心的时候,他从浓烟中冲了出来,满脸是血,一边跑,一边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使这种炸药能够安全地保存、运输,在引爆后又能够猛烈爆炸,可以应用到生产中去。

后来,他又研制出多种烈性炸药,一生拥有二百五十五项发明专利,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独自创办和与人合办的大工厂共有十五家,专门从事炸药生产。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用于采矿、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为制造杀伤力更大的炮弹提供了条件。1888年,他的哥哥去世。由于新闻记者的疏忽,诺贝尔读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讣告。讣告中称他是甘油炸药大王,是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诺贝尔看了心情更加沉重。把科学发明用于战争,这不是他的初衷,于是他立下了遗嘱,把自己财产中的九百二十万美元作为基金,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奖共五项奖金,从他死后的第五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给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科学事业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设立向世人表明:诺贝尔研制炸药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人类造福。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典(       背(    

2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虽然…………

不仅……而且……   …………

1)诺贝尔( )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2)诺贝尔( )连连受挫,(   )他毫不气馁。

3)工人们的劳动( )辛苦,进度(   )慢,根本无法完成巨大的工程。

4)(   )炸药的脾气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就有可能爆炸,( )研究炸药十分危险。

3人们为什么称诺贝尔是炸药之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也会引用。

①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用“﹏﹏﹏”画出这两句话中引用的部分。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或名言。

(1)逢年过节,远离家乡的游子给家乡的亲友发微信问候,常常用“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2)妈妈从小教导我做人要言行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17、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9、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乡村生活令人向往,田园风光格外迷人,请你以《我们村的_______》(填一个人或称呼)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