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近义词
飘荡—________ 凉爽—________ 环绕—________
尽情—________ 奉献—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_________。表现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填原文)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_____,不断______,不断______,钦而不舍地_____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________。
(3)穷则变,___________。《周易》
(4)苟利于民,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淮南子》
3、根据句意写出词语。
(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____________
(2)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____________
(3)比喻有恒心,有毅力。____________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临”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临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来到,到达;②近,对着;③临近临到;④从高处往下看。
请为下列词语中的“临”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行之际_______ 如临大敌_______
身临其境_______ 居高临下_______
5、“这圆脑袋胖身子的大家伙,有什么秘密呢?原来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行进时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这是________句,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
6、阅读《长歌行》,回答问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理解词语。
①曦: 。
②少壮: 。
③朝露: 。
④阳春: 。 布: 。 德泽: 。
⑤焜黄: 。
⑥徒:白白地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这首诗借物言理,由眼前( )想到( ),鼓励青年人( )。
7、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____ ”和结句中的“_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是运用了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因此要在学习上不遗余力。
B.池塘春草和阶前梧桐,通过意象的变化突出时不我待,进而来劝学。
C.击打石头才有火花,是用来类比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的。
D.三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劝人学习的思想却充满着现实的功利性。
【2】三首劝学诗在劝学方面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我现在不再去想那艘船,或者从船上取任何东西了,而是想船损毁以后,有些什么被冲上岸来。事实上,后来的确有各种各样东西冲上了岸,但是那些东西对我都没有什么大用处。
②我的思想现在完全放在自身的安全上,想的是怎样去对付野人(要是出现的话)和野兽(要是岛上有的话)。我想到许多主意,怎样对付他们,也想过盖一个怎样的住所:是在地上挖一个洞呢,还是在地面上搭一个帐篷?一句话,我决定既挖洞,又搭帐篷。
③我早就发现,我现在这个地方不适宜于我居住,尤其是因为这是一片靠近海边的、近似沼泽地带的洼地;我认为这不利于我的健康,尤其是附近没有淡水。所以我决定去找片更有益于健康和方便的陆地。
④我根据自身的处境考虑到几点,认为符合这几点就是对我适合的。首先,要有益于健康和有_________,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第二,要能遮蔽________;第三,要不受_________的侵袭;第四,要______________,要是看到老天爷派来一艘船的话,那我就不至于错过被搭救的大好机会,对这我是绝不会死心的。
⑤我到处寻找一个适合于这些条件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一小片平地,它在一座突起的小山的一侧。这片土地在小山西北偏西处,所以我天天晒不到日头:直到太阳转到偏南的西边处,或者那一带附近的时候,才照来阳光;不过,在这一带,已经将近日落了。小山的正面朝着这片小平地,陡得像房子的围墙,所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顶上向我扑下来。我决定要在这片洼地前面平坦的绿地上搭建帐篷。
⑥在搭建帐篷以前,我先在这片洼地前面,一片土地上画出一条半圆形的弧线。这个半圆形的半径离岩石不超过十码,弧线两头的直径约莫二十码长。在这条半圆形的弧线上,我打下两排坚固的木桩。我把桩子一根根地打下地去,直到它们像基柱那样牢固地直立着,木桩大的一头在上,高出地面约莫五英尺半光景,顶端都是削尖了的。两排木桩间的距离不超过六英寸。
⑦接着,我拿来了那些我在船上已经截成一段段的锚链,把它们整整齐齐地一排排堆在两排半圆形的木桩中间,一直堆到顶,再从里面用其他木桩斜顶住它们,顶住它们的木桩约莫两英尺半高,就像支柱撑住柱子那样。这道栅栏非常坚固,无论人兽都无法突破,或者跨越。这使我花了许多时间和劳力,特别是在林子里砍那些桩子然后把它们运回来,打进地里。我不给这道栅栏做一扇进出的门,而是做一把短梯,从顶上走。我进去以后,就随手抽掉梯子。这样,我就完全在栅栏的防卫之中了,而且我想,仿佛身在堡垒内,已经与世隔绝,所以夜晩可以安心睡觉。
⑧我搭的是个双层帐篷,这就是说,里面有一个小的,大的那个罩在上面,而在大帐篷顶上盖上一大张柏油帆布,这是我在那些帆中挑出来的。
⑨我把我所有的粮食和一切会受潮变质的东西搬进帐篷。把我的一切货物运进栅栏以后,我堵住了入口。在这以前,我是让入口敞开着的;此后,我就靠短梯出入了。
⑩干罢这些活儿,我就着手挖掘那块岩石,把我挖掘出来的泥土和石块通过帐篷运出来,用这些材料在我的栅栏内堆了一个高出地面不到一英尺半的类似平台的土堆。这样,我就在我的帐篷后面挖了一个洞,就像我的房子有了个地窖一样。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毁坏__________ 挽救__________
保卫__________ 放心__________
【2】请根据第②~⑤段的内容,推测鲁滨逊根据自身处境考虑了哪四点,把第④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这个选段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的哪一个章节?( )
A.风暴
B.安家
C.野人
D.“星期五”
【4】读了选文,你认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死海不死》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在亚州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文中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对这个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概”一词用得准确,因为说明文中模棱两可的词语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注重科学性,用词要极为准确,“大概”一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所以是恰当的。
C.这个词可用可不用,用了能起到一定作用,不用也不影响文章的表达。
D.“死海”得名的原因还没有充分的依据,用“大概”来表示推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1、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
金灿灿 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12、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某县公布的该县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1】根据以上资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上面的最新检测结果,给学校或学生的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小题。
厦门地铁1号线
(材料一)厦门地铁1号线是厦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厦门轨道交通线路网中一条南北向线路。该线于2013年11月13日部分开工,2014年4月全面开工,2017年3月全线贯通,并于2017年12月31日开始试运营。全长30.3千米,共设24座车站,其中一般车站17座,换乘站5座。起自厦门思明区南部镇海路站,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终于集美区后溪镇岩内站。跨海段的集美学村为高架车站,可以观看海景,其余均为地下车站。
厦门地铁将致力于为厦门市民提供“安全、准点、便捷、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为缔造“美丽厦门”做出积极贡献。
(材料二)优惠政策
持易通卡刷卡的,按票价的9折优惠。厦门本市学生持学生卡刷卡的,按票价的5折优惠。厦门本市65周岁以上老人持专用易通卡、本省70周岁以上老人持《福建省老人优待证》每日高峰时段(早上7:0——9:00,晚上5:00——7:00)按票价的5折优惠,其余时段免费。本市的劳模、烈属、高休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持专用易通卡刷卡的,给予免费。每名成年乘客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车。
(材料三)乘车基本安全常识
无烟车站勿嬉戏,严禁擅闯警示区。紧急情况请求助,切勿携带违禁品。
易燃易爆易腐蚀,宠物刀枪皆禁止。安全乘车守规则,文明地铁共维系。
(材料四)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
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是厦门地铁原创形象。“爱萌”的造型色彩以厦门地铁LOGO红蓝色调为主,身上的蓝色代表厦门的天空与海洋,其头部以大海水滴为元素进行设计,象征着汇聚包容:“爱萌”头部与地铁造型有机结合,突出厦门地铁行业特征,头上的耳麦代表厦门地铁的咨询与服务职能。红色的披风体现了厦门人民的热诚、溫暖、好客。整体造型显得吉祥、喜庆,突显了科技感,与品牌标志色彩呼应,强调厦门地铁的品牌性,突出呈现拼搏进取的厦门地铁精神。
(材料五)(台海网6月1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吹泡泡、跳房子、跳跳糖、俄罗斯方块……今天上午,厦门地铁1号线上线了一辆“童年号”主题列车,车身和车厢上的怀旧元素,一下子把人拉回了童年时光。记者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童年号”主题列车是厦门地铁送给市民的一份儿童节礼物,将持续上线一个月,让市民在这里找到童年专属记忆。
【1】厦门地铁1号线试运营时间是( )
A.2013年11月13日
B.2014年4月
C.2017年3月
D.2017年12月31日
【2】厦门地铁1号线共有车站( )
A.5座
B.17座
C.22座
D.24座
【3】厦门地铁1号线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 )
A.岩内和镇海路
B.厦门北站和中山公园
C.镇海路和岩内
D.中山公园和厦门北站
【4】厦门地铁1号线未连接的区是( )
A.海沧区
B.集美区
C.湖里区
D.思明区
【5】材料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6】翔安66岁的李奶奶用易通卡在上午8点乘坐地铁,可以享受的优惠是( )
A.9折
B.8折
C.5折
D.免费
【7】可以观看海景的车站是( )
A.集美学村
B.高崎
C.园博苑
D.文灶
【8】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头部以大海水滴为元素进行设计,象征着( )
A.科技创新
B.汇聚包容
C.拼搏进取
D.吉祥喜庆
【9】鹭鹭很想体验“童年号”主题列车,不应该选择的时间是( )
A.6月9日
B.6月16日
C.6月28日
D.7月6日
【10】鹭鹭在杏林村姥姥家玩到了23:00,才兴冲冲地带着表哥送的小狗和烟花准备去乘坐地铁1号线回吕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如你是设计师,除了“童年号”主题列车,你还想设计什么主题列车?请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外对比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元宵节时的热闹景象?请用“ ”画出来。
【3】北京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百盏”说明灯的_______,“各形各色”说明灯的________。作者着力描写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____”。
15、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神九”发射真壮观。(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场上静得很,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答题。(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甄嬛传》不是2012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泪水模糊了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的双眼。(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没被困难吓倒,(______)把困难克服。(填关联词)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想聪明能干,就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________,但不一定买到_________。(仿写)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亲爱的同学,六年的小学时光一定给你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就要离开母校了,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请以书信的形式把你心声写下来。题目:《给 的一封信》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书信的格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详略得当。
3.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