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篱落________, 树头________ 。儿童 ________, 飞入________

2、古诗文名言积累欣赏。

①“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寒食节长安城___________,后两句写夜晚____________的景象。诗人王建在中秋月夜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望月怀远之情思。

②咏物诗以诗言志。“何当金络脑,_________。”寄托了诗人李贺渴望_______________;“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于谦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诗人郑燮_____________的高尚人格。

③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④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警世贤文·勤奋篇》

3、看拼音,写汉字

jǐng  tì   páng  bó ké sòu péng  bó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yáo yè lián  jié   dàng  dí hān hòu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读一读,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①悬________  ②不可____)(____  ③____)(____不同

④心________  ⑤万象____)(____  ⑥____)(____大笑

1.能形容节日氛围的词语是__(填序号),表示节日氛围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2.他对这件事情前后__的态度,令我们感到__。(填序号)

5、默写赵翼的《论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欣赏,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____ ”和结句中的“_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是运用了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大漠沙如雪,  

  ,快走踏清秋。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钩” 指 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把______比作“钩”。“____________”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3这是一首借______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_____,借此表达自己____的遗憾之情。

4这是一首边塞诗,由________等景象可看。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红楼梦(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荼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作者写众人大笑之前,先写了众人“发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写了众人的____次笑,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5】选文中描写了许多人物,请你任意选取一个人物结合你对整本书的阅读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3】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秘密指什么?

【4】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5】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11、阅读。

老鼠买鱼

一天,老鼠倾果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 你们不愁吃喝 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 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 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 )不愁吃,( )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的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角,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

()赚了钱,()上了老鼠的当。”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1)费:A.费用B.花费C.复杂,不容易

_______________工夫______

(2)头:

A.脑袋,人身体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最前面的部分B.物品的残余部分 C.头目D.第一E.量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铅笔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知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却…… 虽然……但是……

【3】给文章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合适的一项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4】猫和老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 )

A.它们都讨厌人类。

B.猫喜欢聪明的老鼠。

C.老鼠每天给猫送鱼。

D.猫不喜欢吃老鼠。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B.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C.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五陋现象。

D.老鼠买鱼送给猫。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要求。

 

在我将要毕业离校的时候,我眷恋我美丽的校园,尤其眷恋校园西边的那片富有诗意的小竹林。

小竹林的一年四季都是惹人喜爱的。

春天,下过几阵蒙蒙细雨,竹林旁边的草地上像铺了一条绿毯子。小竹林像刚刚洗过澡一样,比以前更加嫩绿了。小竹林罩上了一层晶莹的雨珠,在阳光下熠熠闪亮。一棵棵小竹子吐出嫩嫩的芽,它们被春姑娘摇得沙沙作响,好像在演唱一首春之歌

不久,的夏天来到了。夏天的风吹动着茁壮成长的竹子,竹林又一次哗啦啦作响,好像在歌唱它们生命的绿色。人们常说,夏天是一年中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竹子就更不要提了。十天半月,就长成一片挺拔有致的翠竹。再过十天半月,便是一片翠绿如洗的壮竹子。

秋风过后,小竹林被秋天那巨大的画笔渐渐地染成了金黄色。它们在秋风中倾诉着自己的秘密。瞧!它们说得多起劲呀!一会儿眉开眼笑,一会儿又笑得前仰后合……

眨眼间,一年的末季——冬天来了。有时,冬的信使——洁白的、纯真的小雪花飘然而至,于是整个竹林银装素裹。一下子,操场上满是孩子,他们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把竹林里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校园里的那片小小的竹林。我愿竹林和我们一起越长越大,越长越茂盛。

1)选词填空。

这是一篇写( )的短文。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小竹林景色的?( )

3)读下面的两段话,指出它们在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小竹林的一年四季都是惹人喜爱的。

作用: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校园里的那片小小的竹林。我愿竹林和我一起越

长越长,越长越茂盛。

作用:

4)注意句子中带点的部分,写出每句话的修辞手法。

竹林旁边的草地上像铺了一条绿毯子。(   )

它们说得多起劲呀!一会儿眉开眼笑,一会儿又笑得前仰后合……(   )

5)给短文加个题目。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各一个)

喜爱——(   )   炎热——( )

7你认为这篇短文写得好吗?说说原因。

 

13、阅读文中一段话,完成练习。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照着写一写大拇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知足须忍痒

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许多金子。一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便直奔柜台,揣起金器就跑。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敢去抢别人的金子!”那人这才清醒过来,答道:“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除此之外,什么也没看到。”

明代的刘元卿曾撰写《王婆酿酒》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以后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各种诱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有位县官死后留下一只小木箱,后人打开一看,是满箱血迹斑斑的草纸,以及一封信。原来这位县官生前面对贿银,内心也曾一次次发痒。为戒贪拒贿,煞住心痒,他以锥刺股,以纸止血,久而久之,集满木箱。信末,他以苏轼名言告诫儿孙:“忍痛易,忍痒难!”

1整体把握,概括分类。

(1)请结合文章的题目和全文内容,说一说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为了说明观点,选用了三个事例,请分别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取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三个事例中,第_____个和第____个事例是作为反面事例的,第_____个事例是作为正面事例的。

2“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道士所作的这首打油诗揭露并讽刺了王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婆由“不计较道士白喝酒”到“有了酒井却还想要酒糟”正应了(   )

A.贪多嚼不烂。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D.人心不足蛇吞象。

4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各种诱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1)解释词语“不能自拔”。

 

(2)你认为“诱惑”包括什么?用“√”选出来。

A.追求金钱( ) B.追寻理想( ) C.追逐名利( ) D.追梦未来( )

E.努力取得成绩( )  F.仰慕奢侈的生活( ) G.收取他人的贿赂( )

5“忍痛易,忍痒难!”联系短文可知,“痛”指的是______的痛,“痒”指的是______的痒。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吗?简单地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意外的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惊喜”“发现”“收获”等词语。②语句通顺,叙事清楚。③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