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奕》这个故事,写了跟弈秋学下围棋的个人的不同表现,一个____________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结果不同,通过这件事,学习应该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说: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或______。
(3)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都已成功发射,第一次的航天员是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和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
宽敞——________ 洁净——________ 增强——________ 保护——________
近义词:
灾难——________ 剧烈——________ 改观——________ 启示——________
3、读对联,填空。
上联: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的上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的三位著名人物: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下联包含了宋代的三位著名文学家: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
4、回顾课文,将下列甸子补充完整。
(1)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2)(______)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________)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5、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填空。
(1)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
(2)逆水行舟——________
(3)________不成线,________不成林。
(4)读书________,下笔________。
(5)耳听为虚,________。
(6)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关于保护环境的)________
6、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宝藏(______) 珍藏(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渡河少年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_____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篙一_____,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cù)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_____在手中,“味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湖水从我心上_____过,想喊,没喊出声。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声叫:“伢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好像没听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ruǐ)。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pā)!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终于到了对岸,他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水珠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在原文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
A. 停 摆 提 冲 B. 漂 撑 拿 浸 C. 泊 点 擎 漫 D. 拴 指 放 流
【2】文章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 。
【3】本文刻画的主人公是:________ 。
【4】本文对人物的刻画采用了多种描写方式,有神态描写,如:________ ;有动作描写,如:________;有语言描写,如________。
【5】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
②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圆脸少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_的眼睛,让你去 _世界;给了你 _的耳朵,让你去 _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_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_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文中有许多描写神态的词语,如生气、严肃等,请写出文中的4个描写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___________)
(2)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___________)
【3】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_____________)
(2)孩子惊奇地问。(_____________)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三自然段中孩子独自在街头徘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听着,陷人了深思。”他又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妈妈变小了
月底放假回家,妈在大门口迎我,咧开嘴冲着我笑。
等我放下背包,妈站得直直地跟我比个子。
中午,我炒着菜,妈在一旁烧柴火。吃完饭,我在洗碗,妈站在一旁看着。
今儿赶集,我说:“妈,赶集去。”妈说:“不去,太远了,不想走。”我说:“走,给你买衣服去。”妈赶紧换下拖鞋出来了。
我给妈买了件小米黄格子衬衣,她一个劲地问我:“好看吗?”我说:“好看。”回到家,妈说有点累了。我蹲下来帮妈捶着腿,揉着肩。
看着墙上相册里的那张妈和我一岁时的合影,简直判若两人,现在眼中的妈变得是这么瘦,个子更显得矮了。
大清早,我发现妈已在菜地里浇菜了。那大扁担挑着的两桶水,怎么看也不和她瘦小的身子相配。我跑过去,抢了过来,说:“妈,我挑,你浇。”
妈摘了一篮子青椒,笑呵呵地对我说:“看,你最爱吃的。”
早饭过后,妈把被子拿出去晒,踮着脚往绳子上搭。
二叔家捕鱼,妈拉着我叫我一起去看。我冷不丁发现,她已穿上那件刚买的衬衣。中午吃饭时,我把鱼皮抢过来对妈说:“妈,现在我喜欢吃鱼皮了,您多吃点肉。”
吃完饭,我该走了。妈目送我走远,我回头望去,妈显得更加瘦小了。
这时,我的眼泪忍不住蹿了出来,原来我长大了,妈妈却变小了。
【1】找出本文的中心段落。
【2】请你说说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长大了,妈妈却变小了。”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大”和“小”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神奇的电子书包
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二、三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二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五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_____________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第六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健胃消食片
成 份: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等
性 状:本品为淡棕黄色异形片;气略香,味微甜、酸。
作用类别:本品为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儿童,2—4岁,一次2片,一日3次。5—8岁,一次3片,一日3次。9—14岁,一次4片,一日3次。成人,一次4—6片,一日3次。
【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请打上“√”,错的打“×”。
(1)肚子疼只要吃健胃消食片就好了。(________)
(2)健胃消食片味道真不错,多吃几片也可以。(________)
【2】阅读说明书,帮帮丁丁回答弟弟的问题。
丁丁的弟弟这两天有点厌食,医生给他开了一盒健胃消食片。
弟弟:哥哥,这药有啥用?
丁丁:这种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它苦不苦,味道怎么样?
丁丁:(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我应该吃多少片?
丁丁:你今年6岁了,每次可以吃(________)片,一天(________)次。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把”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属于我的精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2)要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