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巩固
1.《马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石》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色如翡翠 稳如( )
面如( )坚如( )
3、我会填空。
《我站在铁索桥上》作者(______),(____)代作家,作品多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焕然一新。(__________)
2.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__________)
3.(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__________)
5、选择本单元日积月累的内容,填在恰当的空里。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时时谨记: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及时尽孝。
(3)今天爸爸有些哭笑不得,因为他无意中投出去的作品被刊登在了报纸上,但精心准备的文章却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没有音讯。妈妈笑着说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语重心长地批评姑姑:“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听得进去不同意见,才能进步,不能只听赞美的话。”
(5)考试时候,小张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名言来帮助自己的作文增加文采,抓耳挠腮的样子让老师也忍俊不禁,不禁调侃起他来: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鉴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杜牧。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
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
7、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凡卡(节选)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
“乡下 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他很满意没人打扰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前一天晚上他问过肉店的伙计,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凡卡觉得给爷爷的这封信很珍贵,主要是因为( )。
A. 他识字不多,写这封信不容易。 B. 他的老板很凶,发现了要打他。
C. 这封信寄托了他甜蜜美好的愿望。 D. 信封是他花了一个戈比买的。
【2】文章最后的省略号表示( )。
A. 列举的省略 B. 语音未尽 C. 声音断断续续
【3】如果爷爷接到了凡卡的这封信,他会来接凡卡回乡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平台。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1】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在“ ”上默写原有的词语。
【2】选文第一段加了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说明时间流逝得很快,第二段的“_______________”一词也是形容时间流逝的快速的。
【3】这两段文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渴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①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一大杯牛奶。
男孩②地喝完牛奶,嗫(niè)嚅(rú)地说:“我应该付你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 :“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 他轻轻地说 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稀少的重病。当地的医生③,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治疗会诊。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国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定④,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帐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帐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叠厚厚的帐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给文章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处的横线上应填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
A、饥不择食 B竭尽所能 C、不知所措 D束手无策
【3】联系上下文解释:
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到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眉山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距成都仅60千米;形成陆、水、空立体交通网。
②打造出化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些特色,优势突出,已走向世界。
③外地人大多知道苏东坡,可我们还没有打好他的牌子;知道黑龙滩、瓦屋山的也不少,可我们还是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
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
甲: 。
乙:你说得真好。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
甲: 、 ,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
乙:我建议, 。
【1】依据材料一,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
______ ______ 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补充情境对话。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来这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到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照样子,概括文章的有关内容。
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
【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窗外空地上,以前是_______、_________;而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文章第四段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排比 C.拟人和排比
【4】第二段中“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主意的内容。
爸爸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人生寓言》节选,回答文后的问题。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1)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_______________
(2)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_______________
【2】月亮赏给白兔前后,它的心情迥然不同,赏前是________;赏后是_________。
【3】文段写白兔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
【4】得到月亮后,白兔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_______________
【5】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_______________
【6】你从文段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小故事大道理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小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什么大道理或对你有什么启示?选择一个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