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古诗文填空。
(1)《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奔赴沙场,守卫边疆的愿望。
(2)《寒食》中,生动地描绘出夜晚走马传烛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而射之。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胆怯------(_________) 镇定-------(______) 恐慌-------(________)
茂盛———(__________) 安静————(______) 热闹————(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肃( ) 警( ) 峻( ) 僵( )
啸 ( ) 敬( ) 俊( ) 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客家民居是___________,傣族人的传统建筑是___________,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是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___________的话阐明了生死观,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5、把句中的加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 我们家里了一向是喜欢花的。(____)
2. —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____)
3. 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_____)
4.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____)
6、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③。
料峭④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⑤萧瑟⑥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⑦。
注释:①吟啸:吟咏长啸。②芒鞋:草鞋。③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④料峭:微寒的样子。⑤向来:方才。⑥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⑦也无风雨也无睛: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了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豪迈与喜悦
C.“一蓑烟雨”既指自己身处风雨之中,也象征着所经历的人生风雨、政治风雨,“任平生”写出了词人面对各种风雨的无所畏惧,体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传达出词人对万物失去兴趣、心灰意冷的情绪
【2】本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从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野里的争论
田野里,有一块稻田,紧挨着的是一块白菜地。秋天来了,阳光灿烂地照着,稻谷快成熟了。稻谷们忍不住感慨:“多好的阳光啊,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着金色的渴望。这时,可千万别下什么雨。”
白菜说:“太阳有什么重要的?这时最好下场阵雨,我们的嗓子都干了,雨水才是生命的源泉!”
稻谷和白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一条蚯蚓说:“阳光和雨水同等重要,你们都只是从自己现在的需要出发,这是不对的,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_____)蚯蚓 一(_____)稻田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填序号)
①雨水②阳光③土壤
稻谷需要(_____),因为它让稻谷们内心充满金色的渴望。白菜需要(_____),因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可以滋润嗓子。
【4】读完这则寓言故事,我明白了( )
A.我们需要什么,什么就重要
B.阳光和雨水同样重要,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
C.我们要为他人着想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不倒下的“门神”
他叫切赫,是捷克近20年来最具潜力的守门员,他也打破了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最少失球和最多场零封对手的纪录。因为他加盟的球队队服是蓝色的,加上他在赛场上顽强的作风,世界球迷称他为“蓝军门神”。复出两个月后,他的头部再次受伤,缝了30针,面临患上医学上称为“第二影响综合征”的危险,大家都以为他会放弃,两周后,他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2011年11月5日,我们再次见证了神一般的切赫,一个脸上流着血的男人,屹立在门前,一次次将对手的射门拒之门外。比赛进行到第9分钟,惊险的一幕发生了,他在出击扑球时和对手相撞,捂脸倒地不起。等在队医的搀扶下起身抬头时,切赫鼻梁上的一道伤口流血不止,他的鼻梁骨折了。
经过近7分钟的治疗,切赫站了起来,脱掉了自己的球衣,他是要下场吗?不!原来是换下血染的战袍,塞住流血的鼻孔,换件衣服继续奋战!切赫坚守了上半场。
下半场开始,切赫的脸上做了特殊处理,一块纱布牢牢地糊在了他的鼻子上,他只能用嘴巴呼吸。他扑出任意球,接着用脚挡出了对方近距离的势在必进的补射;第78分钟,角球直飞大门,他用双拳将球惊险击出。全场8次射门全被他挡出,一个受伤的身体,成为了对手不可逾越的雄关,比赛的胜利,流血奋战的切赫是首功之臣。
一个真正的强者,即使得不到命运的眷顾,但只要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在哪里,他就不会倒下。
【1】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句,把_____比作_____。
【2】题目中“门神”指的是________,作者之所以称他为“门神”是因为:___。
【3】下列选项对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者都得不到命运的眷顾
B.人只要有目标,就不会倒下
C.虽然遭受许多伤痛、许多磨难,但是只要有追求的目标,我们就会勇往直前,精神永远不倒,成为一个强者
【4】切赫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全文整体可分为四个部分:第____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总写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第____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叙了__________;第____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记叙了__________;第____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去了。
(2)详略得当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中,写得最为详细的两件事分别为:______、______;写得非常简练,一笔带过的事情有______、_____等等。
【2】“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句话哪个词语反复出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中语境“走马灯”的“走”是什么意思?( )
A.来回走动
B.来回转动
C.来回奔跑
D.上下行动
【4】结合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
(1)“元宵”是“夜晚”的意思,因此短文重点写了晚上的情景。(_____)
(2)故乡元宵节的夜晚看灯、看围屏,这些习俗是外地没有的。(_____)
(3)第12自然段,作者主要写了街上三家最有特点的“走马灯”。(_____)
(4)最后一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年的依恋,对年过去的惋惜之情。(_____)
【5】中国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下面哪一项与“春节”有关?(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子、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ǐ píng rú jìng( )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gé wài( )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把文中用拼音表示的词语写出来。
(2)从文中找出四个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祖国可爱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4)用“ ”画出文章第5小节中的一个比喻句。
(5)“地大物博”的“博”查字典应查______部,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______。
①多、广; ②知道得多; ③用自己的行动换得。
(6)缩句。
①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荚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放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个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花。
⑥几十午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荚,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鄙夷:___________千里迢迢:____________
【2】“加批注”是好的读书习惯。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在第二自然段加两处批注,用横线在文中划出,并用“①②”标出,再把批注内容写下来。
批注①___________批注②_____________
【3】读文章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请你针对短文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自己写出自己的理解。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句子。
(1)“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中“能量”具体指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
(2)“……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尝试做一回名人,结合短文内容,用精炼的语言写一句属于自己的赞扬百合花的“名言”。
你的“名言”:____________
【6】百合要“努力开花”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对待百合花”?
14、阅读综合训练。
江姐(节选)
1947年夏天,江姐奉命到万县奉节与自己的丈夫彭咏梧同志联系。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已经断绝通讯联系几个月了。
江姐化了装,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奉节县城,但却得知丈夫被害牺牲的消息。她强压住内心的悲愤,找到党组织做汇报,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地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这算不得什么!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党同意了她的请求。几个月后,一个叛徒出卖了她,她在万县被捕了,并被立刻解送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江竹筠是地下党的地委委员。中美合作所的特务为了从她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她的严刑审讯。
“说不说?说不说?”特务疯狂地吼叫着。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一个特务高声叫道:“拿竹签子来!”竹签子一根根地钉进江姐的指头里,江姐大约是昏过去了。一会儿,听见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说不说?说不说?”特务绝望地嘶叫起来,但是没有听到江姐的声音。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但是没有听到江姐的一声呻吟。
两个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往女牢房走去。她熬受了一夜的折磨,流血过多,完全失去知觉了。集中营的同志们都关心江姐的身体,都为江姐的英雄行为感到骄傲。许多慰问信和诗从各个牢房秘密地传到女牢房来。
江姐醒过来后请人代笔,给同志们回了一封信。同志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信上有这么几句话:“同志们太好了。这算不了什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江姐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件事后,江姐说了两句意思相同的话,请你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并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江姐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是因为她遇事深沉坚强,有钢铁般的意志,这些事对她来说无足轻重。( )
(2)江姐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是因为江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与这些相比,个人的事情无足轻重。( )
【3】江姐的故事多次被搬上舞台,下图是京剧《江姐》的宣传海报。设计者想在海报上增加一种植物作为背景,你觉得用哪种植物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配上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⑴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⑵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⑶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8、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进行句子训练。
1.这个飞天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难道不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明。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祭扫烈士墓。站在烈士墓前,你想到些什么?请以下面这句话开头,写一段话。
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