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茅,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它可以组词

霸,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它可以组词

 

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的思想感情。我可以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我”__________的心情,侧面反映了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

3、用表示相近意思的不同从四字词语填空。

学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 ),思宇在长跑项目中( ),小张在游泳项目上( )。(获得冠军)

假日的北京,景区里都是游客。故宫中( ),八达岭长城上( ),南锣鼓巷中( )

老北京风俗集中地什刹海附近更是( )。(人多)

4、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难道是我的错吗?________

2)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________

3)在半空中看长江,简直是一条白缎带。________

4)竹子长得要戳破天。________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________

5、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 __________________ ,再到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 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2句有关儿童的古诗。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材料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特。

【材料二】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问。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材料一中的“元日”指农历 ________________日。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情景。

【2】材料二中的“端午”是农历 ________________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伟大诗人 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________________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8、课内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2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一水间”三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诗与《泊船瓜洲》的手法一样,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综合性学习

图书广告宣传画

1这则广告介绍的图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这两个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福尔摩斯的观察力

提起大侦探家福尔摩斯,你一定知道。他那惊人的观察力,真是令人叹服。凭借这种超人的观察力,他在侦破工作中屡建奇功。

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医生自从结婚以来,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福尔摩斯来往了。有那么一天,他俩喜相逢了。

福尔摩斯说:根据我的观察,你又开业给人看病了,可是,你过去没告诉过我,你打算行医……”

这,你怎么知道的呢?

这是我看出来的,是我推断出来的。否则,我怎么知道你最近一直挨淋,而且有一位最笨手笨脚和粗心大意的使女呢?

我亲爱的福尔摩斯,华生医生说,你简直是太厉害了……的确,星期四我步行到乡下一趟,回家时被雨水淋得一塌糊涂。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真想象不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些事本身很简单。我的眼睛告诉我,在你左脚那只鞋的里侧,也就是炉火刚好烤过的地方,皮面上有六道几乎平行的裂痕。很明显,这些裂痕是由于有人为了去掉沾在脚跟上的泥疙瘩,粗心大意地顺着鞋跟刮泥时留下来的。因此,我就得出这双重结论:认为你曾在恶劣的雨天里走过,而且判断出你皮鞋上出现的特别难看的裂痕,是伦敦年轻而没有经验的女佣人干的。至于你开业行医嘛,那是因为如果一位先生走进我的屋子,身上带着碘酒的气味,他的右手食指上有硝酸银的黑色斑点,他的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块,这就表明他曾经藏过听诊器。我要不说他是医药界的一位积极分子,那我就真够愚蠢的了。

福尔摩斯一席话,说得华生医生频频点头。

你简直太厉害了。这话真是入木三分。由观察到鞋的里侧六道几乎平行的裂痕,推断出是粗心大意的使女干的;由看到鞋的裂痕及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块,推断出华生医生雨天给人看过病。善于观察的人,就是这样从极其平常的事物中找出有关方面的联系,获得某种发现。当然,这首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时时处处留心观察。

1短文是通过什么事来写福尔摩斯的观察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尔摩斯是怎么知道华生医生又开业给人看病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尔摩斯说华生医生最近淋了雨和雇了一位粗心大意的女佣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对 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馆。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衰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ào),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也是(粗野  粗鄙)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纸短情长 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迟 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听民歌,是听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本文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照_____顺写的,全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是为什么“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风暴之夜你能否安眠

①从前有一位农场主,在大西洋沿岸耕种一块土地。他总是不断地张贴雇用人手的广告,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他的农场工作。因为大西洋沿岸的风暴总是摧毁沿岸的建筑和庄稼。直到有一天,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人找到农场主应聘。

你会是一个好帮手吗农场主问他这么说吧即使暴风雨来了我都可以睡着应征者得意的回答。虽然听上去有点狂妄,农场主心里也有点怀疑,但是农场主还是雇佣了这个人,因为他太需要人手了。

③新来的雇工把农场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天从早忙到晚,农场主十分满意。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狂风大作。农场主跳下床,抓起一盏提灯,急急忙忙地跑到雇工睡觉的地方,使劲地摇晃梦中的雇工,大声叫道:“快起来,暴风雨就要来了!在它卷走一切之前把东西全都拴好!”

④雇工在床上不紧不慢地翻了个身,梦呓一样的说:“不,先生。我告诉过你,当暴风雨来到时候,我能睡着的。”农场主被他的回答气坏了,真想当场就把他解雇了。

⑤他强压着火气,赶忙跑到外面,一个人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准备。不过令他吃惊的是,所有的干草堆都早已盖上了焦油防水布,牛在棚里,鸡在笼里,所有门窗紧闭,每件东西都被栓的结结实实,没有什么能被风吹走的。农场主这才明白雇工的话是什么意思。

⑥这个雇工之所以能够睡得着,是因为他为农场平安度过风暴做足了准备。如果当风暴吹过你的生活的时候,你能睡得着吗?

【1】请给第②段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来写的。

【3】下图是一位同学为本文的雇工画的思维导图,请你从中选择雇工的某一项性格特点,用文中的事例来理解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于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

【5】⑥段中的加点词“风暴”与前文中所说的“风暴”意思一样吗?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说你遇到“风暴”时,你是怎样面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短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一位雇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为农场主做好了一切准备,使其安然度过险情。

B.农场主之所以明白了雇工的话是因为暴风之夜他没有损失任何财产。

C.雇工在精神、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准备,所以他才会坦然睡觉。

D.本文给人的启迪是做人做事要学会居安思危,才会在变故面前泰然处之。

13、明天,我们毕业

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老师和同学,我的心中就涌起眷恋之情。还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者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展,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地跑进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地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知识,懂得了怎样做人,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忘记!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

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在这离别之际,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离别之际,让我们再给曾经种下的小树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有删改)

【1】短文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A.从眷恋美丽的校园和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两个方面。

B.从眷恋美丽的校园、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和敬爱的老师三个方面。

C.从眷恋美丽的校园和敬爱的老师两个方面。

D.从眷恋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和敬爱的老师两个方面。

【2】当你读到“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时,你可能会联想到诗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文中画“____”部分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从修辞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开头写几句毕业晚会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妪(yù)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出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suō)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sǒu),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

【1】读第②、④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招徕:_________________   (2)体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从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答)

(1)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2)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我选择第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为下文老妪在寒风中等待做铺垫。

B.第自然段中写到了老叟,用了许多与前文描写老妪相同的话,目的是为了刻画一位具有同样尊贵品格的老伴。

C.本文以“我”的情绪变化为线索,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D.“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这淡淡一笔,就展示了老妪骨子里所散发的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高贵品质。

【5】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字句、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改成被字句)

 

(2)他有梦想。(扩写句子)

 

(3)那样的梦想难道会实现吗?(改成陈述句)

 

(4)你被我泼过冷水。(改成把字句)

 

 

19、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2)我爱 ,更爱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字句)

 

20、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

①被老师夸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试失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开学的一天早上,王老师在发新书。小刚发现发给自己的语文课本的封面被折,于是他趁同桌李扬不注意时,把书调换了……

要求:自拟题目。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