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顿时”表示时间很快,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瞬间、一眨眼、霎时”等。

B.《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他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C.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候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号,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D.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海上日出》和《鸟的天堂》都是他的作品。

2、了一双适合他的芦花鞋穿上了。                           

A.用肩担着

B.选,拣

C.挑、担的东西

3、下列属于科普类的丛书的是(  )

A.《安徒生童话》 B.《十万个为什么》

C.《中国寓言故事》 D.《中国民间传说》

4、下列动物的家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马厩   猪圈

B.狗洞   鸟窝

C.虎穴   鱼塘

D.鸟巢   牛棚

5、这话出自于你的口,(       ),你可要说话算数。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6、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色(xùn)   (xìn)

B.样(mó)     (zhuó)

C.破(dìng)  (shù)

D.转(xuàn)   大(páng)

7、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腾云驾雾

B.神机妙算

C.切切私语

D.山崩地裂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趣味古诗填空(根据图片写诗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完成填空。

 

1默写苏轼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注意格式、行款、字距,写正确、整洁、美观。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中国_______山壮美多变的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_________。诗中“缘”一字的意思是;在“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中的“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而“城市的边缘”中的“缘”则是_________

3苏轼有一句著名的词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它是“但愿人_____________共婵娟”。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维生素C的故事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

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

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   悲喜交加)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回去以后,就把这些船员(出生入死   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治而不愈   不治而愈)了。

【1】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2】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主人公是____________,其他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先写“怪病降临”,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揭示秘密”。

【3】哥伦布虽然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他有一种科学精神,在这篇短文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当他看到十几个船员还活着后他的所想所做,请你把他的所想和所做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读了这篇短文,我有很多收获,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相应位置。

燕子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②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大转变,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几分钟。

③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④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⑤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数十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身体上的弱点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两只脚很小很小。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

B.身体笨重给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C.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子老是在飞,似乎永不感到疲倦。

B.燕子在给孩子喂食时是扑棱着翅膀蹲在巢沿上的。

C.燕子能够在空中进行几分钟的滑翔。

【3】文中加点的词语“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回答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边读边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请你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并在横线处写下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春天来了

叶圣陶

春天来了,什么东西都像睡醒了觉,神清气爽,预备做一番事情。

泥土默默地说:“所有的植物在我胸前生长吧。你们要多少养料就拿多少。我是从不吝惜的。我只愿你们开得好花,结得好果。”

河水轻轻地唱:“我要旅行,就在此刻登程。一路访问田里的朋友,也想看看城市的风景。最后到那大海——我的外祖父的家庭。”

麦叶伸一伸腰,豆苗抬一抬头,大家说:“我们有满身的精力,来,比赛谁的花开得茂盛吧!”

桃树的花蕾靠在枝头,这个那个都说:“好一个可爱的世界呀!”有几个就露出笑脸来。

母牛、母羊挂着大肚子在那里想:“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这嫩草地正好做他们的运动场。我要尽力看护他们,使他们个个强健。”

【1】联系文章,理解下列词语。

(1)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吝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叶圣陶笔下的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人间,唤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生机,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3】文中所描写的泥土是怎样的?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①我要尽力看护他们,使他们个个强健。

②我要看护他们,使他们个个强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还会唤醒谁?他们会做些什么呢?仿照文章第2至5自然段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回放。请再次品味下面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找出选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

( )——( )             ( )——( )

【4】仿照文中画线部分,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

【5】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鸣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有些,“叽哩哩、叽哩哩”。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真奇怪……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三对反义词。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是什么现象引起“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短文是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的?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周六晚上, 小明一家正在讨论明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事。爸妈想带小明一起去给老人送些钱和生活用品。正在这时,同学也来约小明起去敬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跟爸妈和同学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 风强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清晨,我看见了花儿张开笑脸和孩子们悦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病句。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写作表达

题目:我终于

提示:

(1)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你肯定在各个方面有着不少进步,挑选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把它写具体。

(2)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长大了、成功了、战胜恐高、学会游泳……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标点正确,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