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期间人们会熬腊八zhōu(_________),泡腊八suàn(_____),吃jiăo zi(_______)最吸引孩子们的,除了买杂bàn (____)儿, 就是rán fàng(_________)烟花爆竹了。
2、小小模仿秀。
躁→()→(跳)(跳高)(跳远)
→(喿)→(燥)(干燥)(枯燥)
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泣→(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一(____)三 金(____)辉(____) 不(____)而(____)
震(____)欲(____) 触(____)旁(____) (____)无(____)席
4、看拼音,写词语。
hán hu jiān ruì kǒng bù mó guǐ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kǔ xíng fěi tú jū liú shū jí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解释加点的字,并用该字再写一个词语
例: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到了 过犹不及
①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鼓琴》) 汤汤:_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
【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理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
【2】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这首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忙碌的蜘蛛
为了觅食,小蚂蚁差不多奔波了一天,找遍了大树附近的坑坑洼洼,直到傍晚,才在一片落叶上发现了一条小青虫。他正想招呼饥饿的小伙伴们来分享这“美味”,树后走来一只公鸡,抢先把虫吃了。疲惫不堪的小蚂蚁愤怒地望着神气活现的公鸡,气得说不出话来;心满意足的公鸡得意洋洋地扇着美丽的翅膀,向远处走去,根本不把蚂蚁放在眼里。小蚂蚁叹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们蚂蚁寻找食物可真难啊!我已经厌恶劳动了。听说树上住着个蜘蛛,她单靠一张网,得到的食物就吃不了,也用不着多劳动。我得去跟她学点本领。”
小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在树上,他结识了蜘蛛。
正像别人说的那样,蜘蛛的生活十分悠闲:她辛苦一次,织一张网就不再愁吃的了。她伸开八只脚,舒舒坦坦趴在蜘蛛网上,风一吹,晃晃荡荡。她用不着东奔西跑,食物总是自动送上门来。小蚂蚁眼看着一只苍蝇被粘在蜘蛛网上,没一会儿,一只蚊子又“不请自来”。
小蚂蚁在旁看着,看着,真是羡慕极了。他央求道:“蜘蛛姐姐,把你吐丝和织网的本领都教给我吧!如果我能像你一样,织一张网,往上—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啊!”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蜘蛛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呀!”蜘蛛想了想,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儿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么生活的,行吗?”
小蚂蚁说:“行,我留下来。”
夜幕降临了。月光下蜘蛛网闪着银色的光芒。
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她在蛛网上爬来爬去,把蛛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里。好好的一张蛛网给蜘蛛拆了,只剩下儿根搭架的蛛丝。
小蚂蚁睁开朦胧的睡眼,疑惑不解地看着眼前的变化。
蜘蛛把丝吃掉以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就这样,她从天黑忙到天亮,才把新网织好。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新再织?”
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蛛丝吃进肚子,重新织网,网就没有粘(nián zhān)性,第二天就粘(nián zhān)不住飞虫,我就得挨饿。”
小蚂蚁又问:“你每天夜里都要这样干活?”
蜘蛛说___是的___我为了生存每天不得不通霄达旦地干活___一天也不敢间断___我的网总是拆了织___织了拆___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___许多人都不知道___以为我织成一张网就一劳永逸了___他们真是太不了解我啦___
小蚂蚁再也没有问什么,默默地沿着树干朝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粘_____(nián zhān)性 粘_____(nián zhān)不住
【2】给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蜘蛛说___是的___我为了生存每天不得不通霄达旦地干活___一天也不敢间断___我的网总是拆了织___织了拆___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___许多人都不知道___以为我织成一张网就一劳永逸了___他们真是太不了解我啦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一劳永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疲惫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蚂蚁在旁边看着,看着,真是羡慕极了。”小蚂蚁羡慕什么?用“_______”线在文中标出。
【5】 “小蚂蚁再也没问什么,默默地沿着树朝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小蚂蚁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②③段A、B两处景物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选文中的徐老师是一位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好老师,你同意吗?请结合选文中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选择词语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徘徊________(huí huái) 花瑞________(ruì ruǐ)
三蒂________(t ì dì)莲 荫蔽________(bì pì)
【2】用横线画出文章第④~⑧段中描写“我”情绪变化的四句话。
【3】本文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的叙述方法,点明了花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下文以花喻人________。
【4】文章中对白莲的描写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_________ 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_____ ,流必向下,______ ,它好像有情义。水__ 山岩, ___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_____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根据课文内容,将片段补充完整。
【2】造句。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原因有:①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 ;④ ______。
【4】根据你对孔子的了解填空。
(1) 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_________ 。
(2) 写出孔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
13、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稍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脖颈,“哦!哦!”有节奏地叫着,在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呢?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型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恍然: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
【2】找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句中用____比喻____,写出了天空的____、____和____。
【3】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雁群来写秋季的原野。
【4】作者通过静态和动态描写秋天原野的景物,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原野的_______之情。
14、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
①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我——×××,是为北大而生的。”
②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算是出类拔萃的。虽如此,但父亲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
③少年继而又说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白活的,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见儿子说出这样的话,父亲有些惊讶了。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想不出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儿子的一个好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
④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⑤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多变化。以前要钱买零食,如今却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而且,长时间地坚持着。有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⑥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一个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1】联系上下文,推测下列词语的意思。
(1)锁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
(1)第③自然段中,父亲为什么惊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儿子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话点明了中心,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写了少年的以前和现在,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中写到“父亲会心地笑了”。父亲为什么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20、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写。
读了《金色的鱼钩》,你一定会被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请你把这个故事缩写到200字左右,并把它讲给你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