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巧填关联词语

 ①荷兰,________是水之国,花之国,________也是牧场之国。

 ②________你来到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________能看到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朝霞

 ③________到了傍晚,________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

2、读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 dàn shēnɡ jī xiè biàn lù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uán zhù qīnɡ cuì kǒnɡ bù shè j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nì shí zhēn

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攒: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 )虚席 铺( )盖( 语重( )(

蜂拥( )( )兵( )政 邯郸( )(

1)像画 成语一样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有:

2)像画 成语一样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有: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是写给_________的。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8、课内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晞(xī xiē) 衰(shuāi cuī)

焜(kūn hūn ) 泽(zé zhé)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衰:____________。 德泽:____________

恐:____________。 焜黄: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 _______________的诗。

【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_____________,白了少年 头,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第2小节划线句中“这一切”是指( )。

A. 不时有人朝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B.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五六岁的孩子。

C. 一对年轻夫妻让五六岁的孩子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D. 盲人说出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

2第2小节中从失明男子“神情凝重”可以看出( )。

A. 他双目失明,很痛苦很自卑。

B. 他双目失明,他恨那些眼睛健康的人。

C. 他双目失明,偏偏又下岗了,儿子又要上大学,觉得生活有点困难。

D. 他双目失明,生活困难,觉得活着没意思。

3最后一节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

A. 路上的人少了,所以我觉得宽敞了。

B. 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是我的错觉。

C. 人行道经过改造,比过去宽敞了。

D. 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心情舒畅,更让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4文章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 )。

A. 第2小节通过对盲人乞讨者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

B. 他是一位正视挫折,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C. 文中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

D. 通过乘客们静静地听着描写,侧面衬托出乞讨者演奏水平高超。

5给短文选择最合适的题目( )。

A. 盲人演奏 B. 盲人的乞讨 C. 庄重的乞讨 D. 盲人的勇气

10、现代文阅读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chǔ  chù)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了珍稀动物经常出méi )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颗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cuàn  chuàn)出来,还没等你完全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 )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在照境子。

1用“√”找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文中写了哪四种珍稀动物?

_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选择恰当的义项。

________①看  ②看待  ③观察,视察

镜子________①照相,摄影   ②按着,依着   ③对着能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他人的影像。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________你去九寨沟,________会看到神奇的景观。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合,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発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地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 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発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那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 )这次数学考试( )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 )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 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淸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后,母亲为何会“差点儿流下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的家长会上,母亲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_;出乎母亲预料的事是________母亲因为________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

【5】读完选文,你觉得母亲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带刺的朋友(节选)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调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juē)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着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黑狗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几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1连一连。

缓缓地 享受

紧紧地 游着

悠闲自得地 吃吃停停

怵怵地 缩成一团

2吃东西的时候小刺猬和大刺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分别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___,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就会________

4关于刺猬的歇后语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短文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______   奇特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阿瑟林斯基的事例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 发明)的。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   发明)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给下面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

伟大________  端详________  肯定________

3观察---想象---实验让鲁班发明了。从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唐东杰布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