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花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眉清目秀 鹤发童颜
B. 威风凛凛 文质冰冰
C. 百发百中 聚精会神
D. 无能为力 面如土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chì) 蜿(wān)蜒
B.剖(pōu) 惩(chěng)罚
C.混(hǔn) 乱 亲昵(nì)
D.祈求(qí) 倔(jué) 强
4、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豪不可惜 B. 人迹罕至 C. 汪费心机 D. 郁郁仓仓
5、“胫(jìng)”字最有可能的意思是哪一项?( )
A.道路、方法
B.身体部位
C.时间概念
D.动物种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热爱和赞美。
B.“父亲把锅端下来,放在备好的架子上。”句中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C.《天窗》表现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D.“运筹帷幄 腹背受敌 风声鹤唳”这些成语都与战争有关。
7、选字组词。
列 例: 照( ) ( )举 ( )子 排( )
磨 摩: ( )擦 ( )难 折( ) ( )天大楼
8、比一比,组词语。
纫( ) 棕( ) 浮( )
韧( ) 踪( ) 俘( )
绿( ) 殊( ) 经( )
碌( ) 珠( ) 径( )
9、《敕勒歌》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壮丽风光,抒发了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查阅资料,把这首诗歌补充完整。
敕勒川,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野茫茫,风吹草低 。
10、延伸阅读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一丛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我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测 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都是雪。她的翅膀(稍稍 梢梢)张开,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野鸭提了起来。在她身子底下居然有一个巢(cáo cháo),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②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糟 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③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有删改)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或读音。
【2】用“﹏﹏﹏”画出描写野鸭死后的外形的句子。
【3】请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不超过4个字)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B.表达“我”对野鸭的无限同情。
C.赞扬野鸭所表现的深沉、伟大的母爱。
【5】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说一说作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________
春天,两鬓(班 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pō bō)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里栽下一株芭蕉。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带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lèn nèn)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kū gū)萎了。学生跑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 老芭蕉病得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教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着:“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愿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多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文中恰当的字或读音,打“√”。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枯萎(_____) 和蔼(_____)
【4】“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 )
A.它病得很厉害。 B.它老死了。 C.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5】“老芭蕉越来越憔悴”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拟人 C.比喻
【6】在第3自然段的结尾,老师说的话应该是( )
A.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B.是的,老芭蕉多可怜呀!
C.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D.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7】本文运用________的写法,用老芭蕉比喻________,用小芭蕉比喻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蜗牛——背着房子去旅行》。
蜗牛——背着房子去旅行
刘香英
蜗牛总是背着房子四处旅行,它的房子可不是装饰品哦。当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打不过,躲!瞧,它把头和触角迅速缩回壳内,快速分泌黏液将缺口封住。等到敌人离开很久后,它才慢慢地从壳里伸出头和触角,继续舒适地生活。此外,它还是修房子的高手,外壳坏了不用请工人,自己分泌出一种物质修补一番就可以了,怎么样?厉害吧!
小小蜗牛牙齿多
蜗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能活2~3年,最长也只有7年。但是它总是慢慢爬行着,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不因为生命短暂而自怨自艾。
不要看它小,牙齿可不少哦。在它针尖一样大的嘴里,有一条长满牙齿的舌头,上面大约有25600颗牙齿呢。所以,它们吃东西毫不含糊,连带刺的树叶也能咬碎吃下去。
蜗牛只吃素吗?不,也有吃肉的蜗牛呢。比如玫瑰蜗牛和嘉纳蜗牛,它们以蚯蚓、小蛞(kuò)蝓(yú)或其他蜗牛为食。
环球之旅
不要看蜗牛小,种类可真不小,整个种群有4万多种。褐云玛瑙蜗牛、海南坚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不信你随便翻开一丛杂草,一定会有几只躲在那里。
蜗牛在世界各地都有,它在各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人认为蜗牛象征缓慢、落后;在西欧它们象征着顽强和坚持不懈;芬兰人用蜗牛的举止来预测天气,他们觉得蜗牛的触角伸得很长,明天就会有一个好天气。
爬行的秘密
蜗牛爬得慢,是公认的。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蜗牛在干燥的地面上,每分钟能爬行9~13厘米;到了遮阴的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爬行6~8厘米;等到了有薄水层的地面时,每分钟可以前行25~30厘米。
在西方一些国家,每年都举行蜗牛赛跑,在一次蜗牛赛跑中,一只来自西班牙的蜗牛获得冠军,它竟然在5秒内跑完了124厘米!
蜗牛爬行可是有诀窍的,它们总是气派地前行。不信你看,它们会在走过的地方,铺上一条白色地毯。那“白地毯”是蜗牛脚下分泌的黏液,可以用来减小摩擦力,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爬行。
本文选自《聪明泉:少儿》2009(10)有删减
【1】蜗牛在各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象征( )
A.预测天气
B.顽强和坚持不懈
C.缓慢落后
D.努力和勇敢无畏
【2】蜗牛在遮阴地面爬行的速度的是( )
A.9~13厘米
B.6~8厘米
C.25~30厘米
D.124厘米
【3】“它总是慢慢爬行着,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不因为生命短暂而自怨自艾。”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蜗牛爬行很慢
B.蜗牛生命短暂
C.蜗牛乐观悠闲
D.蜗牛自怨自艾
【4】根据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的食物只有植物。
B.蜗牛用外壳保护自己。
C.蜗牛在世界各地都有。
D.蜗牛用黏液帮助爬行。
【5】“蜗牛爬行可是有诀窍的,它们总是气派地前行。”联系文本,对“气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很随便
B.有气势
C.爬得快
D.有方法
【6】“蜗牛总是背着房子四处旅行,它的房子可不是装饰品哦。”句中把蜗牛壳比作房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文本,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香山公园
①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众多的游人。
②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禁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④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淌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⑤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威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⑥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1】“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爽”字的解释有: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④违背。“爽人的秋风”中的“爽”是第________种解释。
【2】文章主要描写了香山的山峦、________、________、花儿这些景物,表达了对香山________的感情。
【3】写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________。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描写红叶的。
【4】这篇短文和课文《颐和园》,有哪些相同之处?(结构、语言、写作方法等)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④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⑤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⑥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
⑦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⑧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籐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⑨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文中“浑忘意想”一词中的“浑”的意思是( )
A.水不清,污浊。
B.糊涂,不明事理。
C.全,完全。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之力”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试着仿写: 。
【4】从哪些词句中看出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请选择一处抄写下来。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观察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美的乡下人家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仿写句子)
高大的教学楼,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我可爱的校园。
(4)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介绍某种事物)
茉莉花真香,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早晨,我到学校举行联欢会。走在路上,我呼吸着青新的空气。到学校后不久,联欢会就开始了。表演完精彩的节目,对我四年级的合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修改病句。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诗人苏轼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尽快地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病句辨析(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文艺演出时,同学们都无法控制自己不由自主地为我鼓掌,我不负众望,居然获得了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假如我可以隐身
提示:在风靡全球的电影《哈利·波特》中多次有这样的场景,当哈利身临险境时,都是一件可以将它隐身的东西救了他的命。同学们,你想过隐身吗?雷电隐身、药剂隐身、陨石隐身、涂彩隐身……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呢?假如隐身成功,你是想跨越时空,回溯历史年代或飞跃未来世界?还是想角色错位,把自己变成了爸爸妈妈,体验身份、地位的转换?亦或是想拥有更独特的隐身经历呢?请同学们携着想象的翅膀,飞跃现实,去追寻和描绘美妙的梦幻吧!
要求:
1.能按上述习作提示进行选材,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清楚;
2.想象要合理,最好能用有新意、充满奇趣感的情节吸引读者;
3.写之前要在头脑中进行构思,写完后自己读一读,不合适的地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