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是( )
A.刘禹锡
B.艾青
C.屈原
D.苏轼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杂(zá)兴 率(shuài)领
B.松脂(zhī) 崭(zhǎn)新
C.叫嚣(qì) 欺侮(wǔ)
D.遭殃(yāng) 波涛(tāo)
3、小小辨音师(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开(sǎn sàn) 簇拥(cù chù)
停泊 (bó pō) 弯曲 (qū qǔ )
船艄(sāo shāo)操作(chāo cāo)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大堤 (tī) 镀金 (dù)
B.叶柄(bǐn) 睡眠 (mián) 鸟巢(cháo)
C.坠(zhuì)落 怀抱 (huái) 芦苇(wěi)
D.水稻 (dào) 倘若(shàng) 屹立(qì)
5、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下面的名句中没有强调“问”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C.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板桥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B.我们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和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C.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D.集中注意力,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可以提高书写速度。
7、下列关于内容的理解,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洛伊国王用木马换了好几座城池。
B.小青石终于被人们带到了城里,做成了一颗纽扣。
C.炎帝神农氏是一位伟大的始祖神,他为人们的农耕与医药启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智救库吏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8、读拼音,写词语。
xuè yè pí fū zhù zi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hé lǒnɡ kāi tiān pì dì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_______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_______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_______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观潮》选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横卧)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打“√”。
【2】读选文,作者是按照由________及________的顺序,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________的。
【3】选文第1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人们________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____________。
【4】选文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1、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回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1.试着背诵这一段。
2.小狮子都会有哪些姿态,发挥想象说一说:
3.想想这段写了几层意思,试着写出层意思答:
12、阅读理解。
白鹅(节选)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1)文中加点的“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因为白鹅每吃一口饭就要______,为了防止______,所以必须有人站着侍候。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狗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狗______的做派,这与鹅______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2】文中把鹅称作“鹅老爷”,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鹅吃饭时架子十足,作者对此感到有些不耐烦。
B.写出了鹅吃饭时的派头,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的亲昵表现出作者对鹅的喜爱。
C.连狗都知道鹅不好惹,表现出作者对鹅的暴躁脾气感到不满。
D.鹅总是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吃饭,却总被狗抢食儿,作者用这个词是对鹅的讽刺。
13、组文阅读与分析。
【甲】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批注: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乙】
藏羚羊的故事
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西藏去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乘坐的车子,缓慢地行驶在高原上。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司机和一位科考队员走下车来,准备将它赶走。
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却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车内其他人也都感到好奇,纷纷走下车来。
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这只老羚羊,一定有求于我们。”年长的科考队长对大家说。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都跟着它朝草坡上走去。翻过草坡,一幕惨景尽显眼前:在一个土坑附近,躺着一只气息奄奄的小藏羚羊。它的一条后腿,正在向外渗着血水。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老羚羊,肃然起敬。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批注: )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半个月后,科考队员完成了任务,小羚羊的伤口也痊愈了。在归程中,他们特意留心着那个草坡。等他们把小羚羊放到地上时,随着小羚羊欢快的叫声,一只老羚羊从草坡背后跑出来。
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很多。见此情景,科考队员们的眼睛都湿润了。老队长转过脸去,悄悄地抹了一把,湿漉漉的,竟是泪。
“咩,咩——”活蹦乱跳的小羚羊,围着老羚羊边跳边叫。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1】选文甲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阅读选文甲的画“ ”的部分,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3】在选文甲中用曲线画出体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
【4】选文甲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
【6】请你认真阅读选文乙中画“ ”的部分,这是对 的 描写,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7】针对选文乙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学习写法】再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 选文甲 | 选文乙 |
起因 | 猎狗攻击小麻雀 | 路遇藏羚羊 |
经过 | ①_____ | ②_______ |
结果 | 猎狗退缩 | ③______ |
【9】读了这两篇选文,让我们明白: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写清楚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__________、想到的都写下来。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biān piǎn)蝠说起。
蝙蝠就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ì rìu),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yíng yēng)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巧_______ 敏锐 _______ 启示_______
【3】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它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实践。
张微一家八口,要到北京故宫游览,他在携程网上查阅了故宫附近的酒店情况(如右图)。请问:你是张微,你会订哪家的房间?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病句诊所(修改并加上标点)
(1)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地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
(2)去商店买东西买来了衣服和我喜欢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
(3)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都非常了解
_______________
(4)妈妈买了黄瓜 青菜 胡萝卜 哈密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爬山虎,牵牛花,紫藤都是可供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堪称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西林壁》的作者生活的时代是四川眉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清晨,我来到海边,吸一口崭新的空气,向远处跳望。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同学们,你这一周过得怎么样?学习上有什么新的收获?请你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一下这一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