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信的格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的开头要写称呼
B.信的结尾要署名,写日期
C.信的正文不能分段
2、 选词填空。
不知所措 犹豫
(1)学校的管乐队开始训练了,我想继续参加,又怕影响学习,心里很 ( ) 。
(2)上课时,明明低着头走神了,老师突然让他回答问题,他站在那里有些(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无原无故 通情达理 犹其
B.哄堂大笑 垂头丧气 大概
C.毫无怨言 得心应手 预侧
D.兴致勃勃 不动生色 砸锅
4、心灵是什么?心灵是 ,它 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偶尔也会 阵阵涟漪;心灵是 ,它 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A.一方广袤的天空 包容 一片宁静的湖水 泛起 一块皑皑的雪原 辉映
B.一块皑皑的雪原 辉映 一片宁静的湖水 泛起 一方广袤的天空 包容
C.一方广袤的天空 反应 一片宁静的湖水 掀起 一块皑皑的雪原 映照
D.一块皑皑的雪原 映照 一片宁静的湖水 掀起 一方广袤的天空 反应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在学习中,我们遇到疑难问题就应该向别人请教,这样学识才会越来越渊博。
B.传奇小说中的道士大多具有呼风唤雨、驱邪除魔的通天本领。
C.我有许多不懂的问题,又不好意思向同学们请教。老师对我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不懂就问,千万不能不好意思啊!”
D.满园硕果累累,我不禁赞叹道:“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6、边阅读边写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B.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后,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需要重新读文章和批注了。
C.同学间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可以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7、死亦为鬼雄。( )
A.yí;不过
B.yǐ;又是
C.yì;也是
8、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
,古来征战几人回?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4】诗中“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 )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儿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为我( )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就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____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儿委屈。
(2)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为我____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A.营造 B.创造
【2】画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 )
A.文中第一段第一句。
B.文中第二段第一句。
【3】为什么“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 )
A.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
B.没想到他父母都是聋哑人。
11、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qīn chāi)大臣林则徐(xú),遵(zūn)照皇上御旨(yù zhǐ),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jiǎo)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zhān)……”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hē)呵地捋(lǚ)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通过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人们听到当众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的_________。
【4】本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赞不绝口”造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1.这首诗押的是____韵,把韵脚写在下面横线上。
2.文中“爱我中华”反复出现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
A.内容重复。
B.提示读者。
C.反复咏叹,深化主题。
3.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 )
(2)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
华,中华雄姿英发。 ( )
4.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画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_______的作用。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___ 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 _____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本用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片段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片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捅马蜂窝
冯骥才
①爷爷的后院很小,里边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连连摇手。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瞧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有删改)
【1】(整体感知)快速默读文章,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按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我”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2】(体会情感)在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2)选择词语,填写“我”心理变化的示意图。(填序号)
( )→( )→( )→( )
①迟疑、胆怯 ②好奇 ③惊呆 ④觉得有趣
【3】(品读词句)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词,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捅马蜂窝时的情景的。
(1)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这句话通过________描写,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马蜂窝被捅掉时的具体情景。
(3)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这句话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突出了马蜂飞行________、进攻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马蜂__________的气势。
【4】(自主批注)默读短文,按提示在短文右侧空白处作批注。
(1)读第①段,从写法的角度进行批注。
(2)读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从体会他们的心情的角度进行批注。
(3)读第⑦段,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从疑问的角度进行批注。
【5】(感悟道理)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西门豹说:“下回河伯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展“阅读小能手”评比活动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写害怕:我们马上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写惊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句子。
(1)今天大概肯定不会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足球队胜利了,顿时赛场上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歌声。
______________
(4)因为科学技术发达了,可是很多人都掌握了电脑技术。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步行走到凤凰广场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暖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生活中我们常常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