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_______
A.这个人是有名的纸老虎,一毛不拔。
B.玲玲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
C.叔叔称赞我是胸怀大志的千里马。
D.他是班长,也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2、表现边塞战士开怀畅饮场面的诗句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下列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均匀 并且 现在
B.触角 地止 休想
C.假使 青洁 疲劳
D.据子 重要 平整
4、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又被称为( )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5、下面各项中,与“供养不周”的“周”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个( )
A.环顾四周
B.计划周密
C.众所周知
6、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qí) 折本(shé)
B.率领(shuài) 麦秆(gān)
C.膨大(pén) 挣扎(zhá)
D.可恶(wù) 供养(gōng)
7、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摇摇欲坠(将要) B.随遇而安(顺从)
C.只缘身在此山中(缘分) D.可怜九月初三夜(值得同情)
8、照葫芦画瓢
例:又(大)又(圆)的苹果
又()又()的_____ __ 又()又()的______________
又()又()的_____ __ 又()又()的______________
例:(静悄悄)的夜晚 (热乎乎)的双手
( )的_____ __ ( )的_____ __ ( )的_____ __
( )的_____ __ ( )的_____ __ ( )的_____ __
9、先补充古诗,再回答问题。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
【1】请先把诗文补充完整。
【2】这首诗后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陀螺(片断)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1】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中的“______”一词来写的。
【2】仿照“做陀螺”“得陀螺”的形式,给选段起个小标题:“______陀螺”,读这段话时语速可以稍______(快 慢)些。
【3】“我”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的。
11、课外阅读。
攒 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juǎn juàn)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dǎo dào)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口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zǎn cuán)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妈妈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妈妈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搂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长大的,这是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弄明白的问题。
B.这里的“长大”指的是心灵的成长。“我”真正懂得了关心母亲,用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5】除了“攒钱”,请你根据文章中心再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老芭蕉和小芭蕉
春天,两鬓(班 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工 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 历)害。”正在(背 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的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就像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要做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学生,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用“\”画去括号里4个用错的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可以在短文中找答案)
(_____)的果实 (_____)的夜晚
(_____)地望着 (_____)地说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严重______ 养育______
反义词:枯萎______ 伤心______
【4】短文中“秋风送爽”是形容秋天的词,你能再分别写一个表示春天、夏天、冬天的四字词吗?
春:______ 夏:_______ 冬:________
【5】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____)
A.它病得很厉害。 B.它老死了。 C.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2)“老芭蕉越来越憔悴”这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你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____)
A.说明芭蕉有很强的生命力。
B.赞扬老教师辛勤培育下一代的高尚思想。
C.表达小学生喜爱芭蕉树的思想感情。
【6】联系上下文填空。
你认为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老芭蕉”比喻:________;“小芭蕉”比喻___________。
【7】“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老师为什么会眼眶湿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文本阅读
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环境资源为人们提供娱乐、度假服务,让人们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我国当前的乡村旅游类型可以划分为市场目标型、景区拓展型以及资源利用型。度假村、民族民俗风情园、农家乐等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项目。通过游玩项目,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平常的生活,因此乡村旅游十分受城市居民的欢迎。下面是有关乡村旅游项目的信息。
项 目 | 具体介绍 |
度假村 | 度假村通常建立在自然环境优越、气候舒适的地方,是比较高档的提供度假、休闲服务的乡村旅游场所。 |
民族民俗风情园 | 民族民俗风情园一般由少数民族或乡村建立,其风情特色十分显著,体现在其活动、居民生活方式和建筑等方面,能够有效地吸 引游客前来游玩。 |
农家乐 | 农家乐的旅游形式是农民自己发展起来的,他们借助自家房舍、农家庭院附近的自然风光,将来自城镇的游客吸引至这里游玩、 观光。 |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乡村旅游是为人们提很供娱乐服务和让人们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
(2)因为在其中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平常的生活,所以乡村旅游十分受城市和乡村人民的欢迎。( )
(3)民族民俗风情园是由少数民族建立,民族风情显著。( )
【2】如果你去乡村旅游,你会选择表格中的哪一种乡村旅游项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麻雀(节选)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1】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画横线的字词,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猎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作者,说说看到这一幕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读到“窃窃私语”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请把想到的场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写“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7、修改病句。
(1)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
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综合运用。(5分)
当我们在慢慢成长的时候,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却在慢慢变老。看了上面的两幅图,你有什么话要说吗?请你写在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