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暮江吟》中的“吟”和《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歌”一样,都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与“人缘”的“缘”意思一样。

C.“溺而不返”中的“溺”与“溺水”的“溺”意思一样。

D.“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沙场”与“沙场秋点兵”中“沙场”意思一样,指战场。

2、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奢(chǐ)       养(gōng)        如(pì)        (mèn)

B.脸(jiá)        徉(cháng)       (pài)        (zhá)

C.蜒(wān)     (báo)          强(juè)        管(kān)

3、下面选项中带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儿(què色(jué B.昌(水(qián

C.fèn)弯

4、拼音小关卡。(用“√”标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住(zhuài  yè)  一(fù  fú

着(līn  līng)  牙咧嘴(cī zī

 

5、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开凿

B.逼迫

C.扰命

D.提心吊胆

6、“√”标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wǔ huǐ苦(xīn xīng)

惨(qī pī)   成(jī jì

(kēng kàng)  爱(chí cí

 

7、“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句话描写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先把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清目秀  相貌____)(____  亭亭____)(____  威风____)(____  

________圆  ________颜  慈________  明____)(____齿  

文质____)(____  容光_____发  ____发童颜  老态龙____

1.青年人言谈举止________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教养。  

2.老爷爷脸上总是挂着笑,________的,令人感到很亲切。

3.湖面上初绽的荷花犹如下凡的仙子,________,美得令人怦然心动。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是一首(  )。

A. 送别诗 B. 思乡诗 C. 写景诗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君”中“君”指的是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

材料二:人类要实现“飞天梦”,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亮”,就成了第一个目标。早在20世纪,美国、苏联的无人探测器和航天员就曾登陆过月球。我们国家在2003年3月宣布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这标志着我们的奔月之路正式开始!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12月8日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将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并带回地球。

材料三:我是又高又胖的嫦娥五号。我的体重有8200千克身高差不多有两层楼那么高。我的身体是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四部分组成的。此次我去月球可是带着重要任务的哦,那就是“挖土”。可别小瞧我,我完成了1次对接,6次分离2种方式采样,5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才带回了约2千克的月球土壤。这些月球土壤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筑-3,但它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很少。至此,咱们中国也成了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成功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并带回地球,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成功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 )

(2)嫦娥五号探测器共有4部分组成,自上而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轨道器和返回器,总重量不超过8000千克。( )

(3)中国在2003年正式发射嫦娥一号绕月人造卫星,开启登月之路。( )

【2】下列关于中国实践“奔月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到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B.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是在2007年发射成功的。

C.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在2013年发射成功。

D.2018年12月,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发射成功,将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3】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有网友提出了质疑。你能结合材料,回答网友的疑问吗?

网友:地球上的土不够多吗?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跑到月球挖土呢?

这位网友,登上月球拿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中,李白和毛泽东都有着飞上天空,拥抱明月的愿望。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感受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陀螺(节选)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______在一边,一______又照样______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1】请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在横线上。

我发现:这些都是表示______(动作~心情~语言)的词语,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我”的陀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词语含义的理解。

(1)溃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只喜欢陀螺。

B.“我”的童年是值得怀念的。

C.表达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味和热爱。

【4】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想象一下,当时的“我”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通过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我”是一位____________的男孩。

12、写景类文本。

__________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它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请你为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本文是按 _______顺序进行描写,分别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夜晚的小河。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分餐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地开始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同时,疫情的暴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分餐”的重要性。一时间,“分餐”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倡导分餐制早已有之。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呼吁大家分餐,后来也被很多餐厅采用,但随着疫情好转又销声匿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再次强调使用公筷及家庭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感染者就是由于参加聚餐这类有密切接触的活动而感染的。

“合餐”是很多疾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比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群体庞大,“分餐”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有改动)

【1】以下哪项不属于“分餐”?(  )

A.使用公筷

B.使用竹筷

C.使用专用碗筷

D.使用公勺

【2】“……随着疫情好转又销声匿迹”中什么“销声匿迹”了? (  )

A.分餐

B.聚餐

C.合餐

D.快餐

【3】“比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群体庞大,‘分餐’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4】自从疫情期间提倡“分餐”以来,张华也建议家里“分餐”,但爷爷不同意,如果你是张华,你会如何劝说爷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在家用餐时,应如何做到“分餐”?(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片断,做一做练习。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并不重要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是( 

A.宝岛台湾与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无法割断,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B.架在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桥。

(4)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想象一下,数月之后,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妹妹的脸红扑扑的。(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大楼(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上一组关联词语:他( )自己多吃苦,( )不让妈妈操一点心。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报名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多彩丰富,有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和游戏等。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____

18、我能修改下列病句。

1.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示。

选择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经历。写之前,想一想:活动前,你做过哪些准备?活动过程中,你做了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活动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把活动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