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指李子)

B.诸儿竞取之 (跑)

C.戎不动 (只有)

D.与诸小儿游 (常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利诱,一再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的事。

B.梅兰芳蓄须明志,表明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出的决心。

C.大家愿意站着观看梅兰芳的演出,只是因为他的演技好。

D.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登台唱戏,迫使自己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儿丢了性命。

3、玛利欧最早给蟋蟀柴斯特安的家是(       

A.火柴盒

B.野餐篮

C.废报纸

D.玻璃杯

4、选择。

A.听见;B.听见的事情;C.用鼻子闻。

1.我每天都看新闻联播。 ()

2.销烟池里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A.除去;B.销售;C.溶化。

4.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5.这本书在新华书店已经销售一空了。()

6.因工作失误,单位里撤销了王叔叔科长的职务。()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B.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C.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D.“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

6、下列词语中与“手舞足蹈”中“舞”的意思相同的是(     )(填写序号)

A.载歌载

B.文弄墨

C.手双刀

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提高能力                率领军队               改善生活

B.发明问题                 改进技术               扩大范围

C.增长见识                 增进情感               改正错误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______)的春光       ______)的电器       ______)的土炕

______)的脊梁       ______)的理想       ______)的茅屋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诗人先写空山___________,接着一声__________打破了空寂。诗人用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出山林__________(①清晨 ②晌午 ③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2】下列句子对古诗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鹿柴”中“柴”读音zhài,是栅栏的意思,所以诗题的意思为:鹿的栅栏。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中“返景”是指诗人返回深林中。

C.“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指的是用鼻子闻味道。

D.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文回放。(10分)

多年之后,我终于悟通了这个道理: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譬如一提到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合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高度能力,在此展示给我们。

(1)短文从   等方面来说明汉字,其中最主要的意思用文的词语来概括是  

(2)文写到对翠、风、雨等字的感受,你对中国汉字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觉?请你试着写写你对一个字的感受:

 

 

11、我爱语文课本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晨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着课文,一遍、二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样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去了五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2】短文中第②.③.④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

(2)形容连续不断( )

【4】用恰当的成语表示下列意思

(1)每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

【5】用“_______”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6】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括号里打“√”)

(1)借物抒情(       

(2)借物喻理(       

(3)借物喻人(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一天,王想取笑阿凡提,就了他一匹老同去打。打着打着,忽然了天,下起了大雨王和随从们立刻掉转马头也似的回去了。

阿凡提的马跑,他就把外衣装在口袋里,冒着雨往回走。不一会儿,雨住了,天晴了,阿凡提重新穿戴好,抄近路回到殿。

纳闷道:阿凡提,的衣服怎么没湿呀?

您给我的是了不起!你们走了以后,忽然了翅膀,空而起,一眨眼就到家了。

王又,又慕。

下一次打了阿凡提那匹老,把自己的千里驹让给阿凡提。一天,又下起了大雨,阿凡提立刻掉转马头也似的回去了。王信了阿凡提的让随从们都先走回去。可是老马并没长翅膀。王使打呀,喊呀,老怎么不起才知道上了,心里想,回去非好好教训阿凡提不可。

王像只落汤鸡似的回到殿里

阿凡提,竟敢我。这马怎么没长翅膀?

阿凡提马怎么长翅膀?它既就不像我一,把外衣装在口袋里?那样虽然被雨淋着点,衣服却是干的。唉,原来国王是一回事,智慧又是一回事

1本文出一最恰标题( )(2分)

A.阿凡提的故事   B.阿凡提智斗   C.王和阿凡提

2文中找出下列的近义词(3分)

义词:嘲笑(     疑惑(     一刹那(  

3用“   出文中用__   __ (3分)

4了短文后,阿凡提和?(5分)

我想阿凡提  

我想对国

 

13、课内阅读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1联系课文,从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两个方面把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写得十分具体: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去掉一个画呀,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与他励志学画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徐悲鸿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徐悲鸿是个天才。

B. 徐悲鸿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决心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C. 徐悲鸿受到法国画家达仰的指导。

14、课外阅读。

青铜葵花(节选)

青铜早就渴望上学了。他常常将牛放到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入迷地听着琅琅读书声。有一阵子,他见了有字的纸就往回捡,然后一个人躲到什么地方去,煞有介事地看那些纸,仿佛那上面的字,他一个一个都认识……

学校,是青铜的一个梦。然而现在的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

这天晚上,大人们将他们叫到了面前。

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青铜却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我要放牛。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小,她不会放牛。”两个孩子不停地争辩着,都想把唯一的上学机会让给对方。妈妈转过身去,她落泪了。

第二天,当事情依然不能有一个结果时,青铜捧出一只瓦罐来。他将瓦罐放在桌上,从口袋里掏出两只染了颜色的银杏来,一颗为红色,一颗为绿色。青铜说:“我把一颗红银杏、一颗绿银杏放到瓦罐里,谁摸到了红银杏,就决定让谁上学去。”

奶奶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她说葵花小,让葵花先抓。

葵花走向瓦罐,将小手伸进瓦罐里。两颗银杏躺在黑暗里,她一时竟不知道抓哪一颗好了,犹豫了好一阵,才决定抓住一颗。她抓银杏的手,像一只怕出窠()的鸟,慢慢地走出了瓦罐。她的手攥成拳头状,竟一时不敢张开。

奶奶说:“张开啊。”

爸爸说:“张开啊。”

妈妈说:“张开看看吧。”

葵花闭起双眼,将手慢慢张开了……

葵花睁眼一看:一颗红银杏,正安静地躺在她汗津津的掌心里。

青铜将手伸进瓦罐,摸了一阵,将手拿出瓦罐,然后将手张开:掌心里,是一颗绿银杏。

他笑了。

奶奶、爸爸、妈妈都望着他。

他还在笑,但已含了眼泪。他永远不会说出这里头的秘密的。

【1】联系上下文,“煞有介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A.若无其事

B.像真有那回事

C.无事找事

D.故作姿态

【2】文章用空行分为三个部分,请用学过的方法为其余两部分列出小标题。

兄妹互相谦让

【3】读画线句子,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葵花不情愿上学去,生怕摸到红银杏。

B.葵花不敢张开手,是因为害怕抓到绿银杏,她就不能去上学了。

C.葵花和青铜一样渴望上学,她希望摸到红银杏,获得唯一的上学机会。

D.葵花既想摸到红银杏去上学,又担心自己摸到了红银杏,哥哥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4】根据选段内容,从写法、内容、情感等方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级要排练《青铜葵花》的课本剧,你最想扮演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照样子写句子。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4)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5)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上动作描写写一句话,来表现“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病句门诊。

1.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作坊。(修改病句)

1.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和蔡桓侯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妈妈的唠叨

提示:生活中,妈妈肯定对你关怀备至,避免不了啰嗦,你是如何看待妈妈的唠叨呢?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妈妈的唠叨,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