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鹦鹉螺号在海底航行了(       

A.2万里

B.6万里

C.10万里

D.20万里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qiǎn)   抗(wéi)   (zhuō)   人声沸(dǐng)

B.时(lín)   貌(xiāng)   (guàn)   不平(fèn)

C.田(gěng)   (wù)     罚(chéng)   半明半(mèi)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幻想 B.模仿 C.淹护 D.严厉

4、下列俗语的含义与《巨人的花园》中给我们的启发相似的一项是( 

A.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B.是金子总会发光。

C.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5、下列选项中,人物与品质不匹配的一项是

A.精忠报国——扁鹊

B.志存高远——周恩来

C.英勇无畏——普罗米修斯

D.正气凛然——西门豹

6、下列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霎时( chà) 人声鼎沸( dǐng ) 昂首东望( yáng ) 风俗( shú )

B. 船舶(bò )归巢 ( guǒ )愚昧( mèi) 铃当(dāng )

C. 障碍( zhàng ) 囚犯 (qiū )僵硬( jiāng )霸王(bà )

D. 震撼(hàn )喧闹( xuān ) 屏幕( píng ) 奥秘( ào )

7、下面哪一项不是长文章分成几个部分的形式(   

A.用序号标示

B.小标题

C.首行空两格

D.空行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 )( )鼎沸       ( )( )

③神通( )( )       ( )( )无声

由上面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其中与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填序号);由第③个词语,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物);在读《三国演义》时,我领略到了__________(填序号)的诸葛亮决胜千里的风采。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快乐阅读。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2解释下列词语。

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一天下午,几个陌生人放着鞭炮,拿着感谢信来到张爷爷家。原来半个月前,一位外乡的老大娘患了急性阑尾炎,来到医院动手术,但缺少500元钱,手术无法进行。张爷爷知道后,二话没说就垫付上这笔钱。有人风言风语地说  张爷爷真傻,连得病的老大娘是哪里人都不知道  也去帮助她  张爷爷只是憨笑着。

1.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给这段话加上一个题目。

3.如果你是张爷爷,当听到有人风言风语时,你会怎么说?请写上几句

 

11、综合能力

 颐和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请你阅读以下信息,把你最喜欢的内容简单地写下来。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 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分布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重重庭院、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起居生活。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日“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2、阅读短文。

刑天舞干戚

蚩尤反抗黄帝失败以后,又有一个无名的巨人起来反抗黄帝。为炎帝复仇。立志要推翻他那宇宙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这个巨人,本来没有名字,由于后来被黄帝砍掉了脑袋,人们就叫他“刑天”。“刑天”,就是“断头者”的意思。

只见刑天左手握了一面盾,右手拿了一把板斧,直奔中央天庭,径去向黄帝挑战。他一路经过许多关隘,和把守重重天门的天兵天将交锋,都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黄帝听说刑天杀来,怒不可遏,登时提了一口宝剑,亲自出来敌斗刑天。两个在云端剑斧交加,你来我往,拼命厮杀。杀了许多时候,不分胜败。不知不觉,从天庭一直杀到凡间,一路杀去,直杀到西方常羊山的近旁。黄帝觑了个空子,冷不防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只听得“嚓”的一声,刑天那颗像小山丘样巨大的头颅,就从脖颈上滚落下来,落在山脚下了。头颅落地和滚动的声音,就像天上的轰雷,震得山谷和林木都发出嗡嗡的回响。

刑天一摸脖颈上没有了头颅,心里发慌,忙把右手的板斧移到左手,蹲下身来伸手向地上乱摸,周围的大山小岭都给他摸了个遍。那参天的树木、突兀的岩石,在他巨手的接触下都断折了、崩塌了,只弄得烟尘迷漫、木石横飞。

黄帝怕刑天摸到头颅,在脖子上凑拢起来,又将有一场厮杀。因此赶忙提起手里的宝剑,向着常羊山这么一劈,“哗啦”一声,一座大山被分为两半,巨人的头颅骨碌碌地滚入山中,大山又合而为一。

正蹲在地面上摸索头颅的刑天,一下子停止了动作。他蹲在那里,呆呆的,他知道他的头颅已经被埋葬,他将永远身首异处了。他失败了吗?——不,他并没有失败!至少他并没有甘心他的失败!

他突然站起身来,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拿着大板斧,向着天空激烈地挥舞,继续和面前看不见的敌人做拼死的战斗。赤裸着上身的断了头的刑天,在我们看来。他是拿他的两只乳头来当作眼睛的,拿他的肚脐来当作嘴巴的。他虽然被斩断了头,但他的身躯可以做他的头。

看啊,这个战斗不息的巨人的形象是多么成猛:他那长在胸前的两只眼睛似乎真要喷吐出黑色的愤怒的火焰,他那长在肚子上的阔大的嘴巴似乎真要骂出诅咒敌人的言语。他只不过被阴谋的利剑偶然砍去了头颅,他并没有失败!他并没有失败!他还有战斗的力量和勇气。虽然他的敌人早已经逍遥地跑回天庭去了,可是他一直到现在还在常羊山的附近,挥舞着他手里的武器……

——选自袁轲《中国神话故事集》

【1】读短文解题目:“刑天”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

“干戚”是指哪两种武器?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知内容:用简练的话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知人物:陶渊明有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你觉得刑天是一位怎样的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刑天舞干戚是一个__________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中最神奇的情节是___________。课外你读过的同类故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填故事名称),其中最神奇的情节是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文中的“它”指的是( )。

A.稻田 B.沟水 C.菜地

2读画“   ”的句子,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画面,仿佛闻到了________

3文中画“   ”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设问 B.反问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5文中写“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我能想象:夏天,我和“阿妈”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已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2】根据所给出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 )

(2)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

【3】“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这句话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当时“我”的家境贫寒。

【4】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积累展示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愁绪纷飞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曾因秋感怀万分,描写秋色、秋收的词语、诗句比比皆是,请按要求积累。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7、在下面一段话中找出4处毛病,请修改在横线上面。

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经常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项蓝色的帽子。他每天几乎差不多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不是打扫卫生,就是批改作业。课间的时候。他总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都很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表达

题目:这事,让我真 (如:高兴、自豪、难过、后悔、委屈……)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清楚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