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领shuài 锐利ruì 晌午shǎnɡ 淹没mò
B.解闷jiě 规矩ɡuī 脸颊jiá 朝霞zhāo
C.豌豆wān 舒适shū 逃跑tiáo 疑惑hu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响午 气势 劈面 石笋
B.资态 即将 预备 昂首
C.敏捷 绸子 恃候 断绝
D.践行 拂拭 墨绿 劫难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拯救(zhěn) 堤坝(tí)
B.即使(jì) 相声(xiàng)
C.任凭(píng) 宁可(nìng)
D.红薯(shǔ) 气氛(fèn)
4、选出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敷(fū)药 盘桓(huán) 吊(diào)车
B. 豹(bào)子 巫(wū)婆 官绅(shēn)
C. 竞(jìn)赛 戎(róng)装 流淌(tǎng)
5、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是( )
A.开辟
B.拆除
C.狂风大做
6、下列哪个字的造字法与其他三项的不同?( )
A.秆
B.嚣
C.浦
D.俏
7、回忆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表达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B.俄国屠格涅夫的《麻雀》写了一只老麻雀面对凶猛的猎狗,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事情,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西门豹治邺》这篇文章详写了西门豹调查民情,略写了惩治巫婆和官绅,这样写重点突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8、形近字组词。
袄( ) 慌( ) 侍( ) 绸( )
妖( ) 谎( ) 待( ) 稠( )
9、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____________度阴山。
(二)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穿:磨破。金甲:铠甲的美称。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将”指的是(____),“胡马”指的是(____)。
A.名将李广。
B.名将卫青。
C.胡人的骏马。
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____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_____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
【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
(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____)
(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____)
(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____)
(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____)
【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 )。(多选)
A.都是边塞诗。
B.都是送别诗。
C.以描写环境开篇。
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让我震撼的美丽
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早晨。天不像平时那么蓝了,阴沉沉的。而我的心情如同这天空一般沉重。我坐在窗户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和淅淅沥沥的雨,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忽然,我发现,在院子里有一个黑点伏在一棵小草上。我对那个黑点有些好奇,于是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微小的蝴蝶,好像是刚成虫不久的,迷失了方向,在小草上休息一会儿。
但是,过了好久,我发现这只蝴蝶一动不动,一直停在那棵小草上。这时,我才注意到,这只蝴蝶的一只翅膀损坏了,缺了一个大口。它是在梳理自己的另一只翅膀,做起飞的准备。但那无情的雨水如同剪不断的线,仍然下着,不停地打在它的身上。但它丝毫不在意,专心地梳理着翅膀。
我真的很为它担心,担心它躲不过这雨水的打击,担心它会在这个下雨的早晨失去生命。不过它好像不是这么想的,它一直在努力地梳理自己,让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终于,它下定了决心,张开翅膀飞了起来。但是,它又被豆大的雨点重重地摔到了地上……那只蝴蝶好像死了。不知怎么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这只蝴蝶失败了。
我依然看着这只在雨中的蝴蝶,希望会有奇迹出现。
忽然,这只蝴蝶的翅膀动了一动——它坚强地活过来了!它吃力地扇动着翅膀,飞到了那棵小草上。这只蝴蝶依然梳理着自己的翅膀,它准备第二次飞向天空。
它又一次下定了决心,向天空张开了翅膀……它成功了!它灵敏地躲开了雨水的进攻,轻盈地在雨中展翅高飞。这一刻我不禁为之震撼,我望着这只坚强的蝴蝶,直到它消失在天空下。
这只小小的蝴蝶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不得不佩服它的坚强和自信。它让我懂得:不要害怕:困难,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1】照样子,写词语。
(1)阴沉沉 ________ ________
(2)淅淅沥沥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在小草上发现小黑点,原来是________,它的一只翅膀损坏了,在无情的风雨中,它第一次起飞________了,但它第二次起飞成功了。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天不像平时那么蓝了,阴沉沉的。”“我对那个黑点有些好奇,于是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微小的蝴蝶。”这两句都是比喻句。______
(2)“它又一次下定了决心,向天空张开了翅膀……”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蝴蝶向天空飞翔成功的动作、过程。______
【4】在看到蝴蝶展翅高飞成功时,你想对它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牛舌案
宋朝的时候,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保护耕牛,皇帝专门下了一道命令:凡私自杀死耕牛者,要从严治罪,判刑坐牢。
一天,一个农民跑到县衙来告状,说是昨天晚上,有人把他家耕牛的舌头割掉了。牛一割掉舌头就不能再吃草,要活活饿死。所以,割掉牛舌头,就等于杀了一头牛。
怎样才能抓到割牛舌头的人呢?包拯紧锁双眉,想了想,然后问那个农民:“你来告状,有人知道吗?”
农民说:“没人知道。”
包拯又问:“你家里会有人把牛舌被割的事说出去吗?”
农民说:“我只有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她从不管牛,不会对别人讲。”
于是,包拯发给农民一个准许杀牛的证件,并对农民说:“你回去之后,先悄悄把牛杀了,把肉拿到远些的地方去卖,不要让人知道。”农民听后点点头,按包拯的吩咐办了。
第四天,有一个黑脸中年人跑到县衙,向包拯告状,说那个农民私自杀了耕牛,应从严惩办。
包拯问:“你亲眼见他杀了牛吗?”那人说:“没有。”包拯又问:“你吃了他卖的牛肉吗?”那人说:“没有。”
包拯问:“那你凭什么知道他把牛杀了?”那人说:“我和他同住一个村,已三天不见他的牛,一定是。”包拯说:“你没见人家的牛,不等于杀了,人家难道不会把牛卖了吗?”
那人说:“不会有人买他的牛,因为……”
包拯突然把惊堂木一拍,喝道:一定是你割了他家牛的舌头!”那人一听牛舌头,立刻吓得瘫在地上。包拯把他抓起来,句句逼问。那人见瞒不住,只好老老实实交代了割牛舌头的经过。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点点)头 ______手 ______脚 ______眼
【2】皇帝为什么下令凡私自杀死耕牛者,要从严治罪,判刑坐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民来县衙告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包拯问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问题,最后包拯让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脸中年人说不会有人买农民的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包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选文按从______到______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这句话中加点字“最多”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2)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4】结合选文回答,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词语大臣也从收藏夹里取出了习题,想考考聪明的你!(16分)
(1)先补充词语,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6分)
风和( )丽 耀( )扬( ) ( )( )洋洋
受益( )浅 莫( )其( ) ( )( )与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爱”组词后,再选择合适的词填在句中括号里。(3分)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国民操劳了一生的周总理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
②我想到以后再也得不到叶圣陶爷爷的( )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③不管身处何地,他都深深地( )着自己的祖国。
(3)根据情境或要求填空。(7分)
①写一个非四字的成语:如,打破沙锅问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叶圣陶老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来概括。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是有名的爱国人士,除此之外,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等爱国人士。
④在“( )的语气”的括号里可填上哪些成语修饰?如,铿锵有力、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回了自信( )
(3)用“______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
(5)这篇短文通过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____ 。在生活中要___________ 。
15、口语交际
你在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摔倒了,旁边站着很多人。有人说,要把老人扶起来,不然后果会很严重,有人认为不能扶,要是扶,老人的家属会觉得是自己撞倒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___________
17、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18、修改病句。
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如下雨天想发明一双水上行走鞋,也想给宝葫芦重新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动笔写下你的奇思妙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