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向读者提出了十万个问题。
B.这是一本内容有趣、语言生动的小说。
C.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米·伊林。
D.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冰心的故乡是福建福州人。
B.我养成了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
C.同学们一定要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杀菌 嫩绿 毛耸耸
B.淹没 警戒 催眠曲
C.遂道 藤萝 一私不苟
D.侍候 预妨 无能为力
4、《花牛歌》的作者是( )
A.巴金
B.屠格涅夫
C.徐志摩
D.冰心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A.《夜莺的歌声》是发生在英国的故事,“夜莺”在文中是指一个小男孩。
B.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是荷兰。
C.《全神贯注》讲的是罗丹和茨威格之间发生的故事。
D.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6、下面与“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怎么会满意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会满意的。
B.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C.这个姑娘很漂亮,河神很满意。
D.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会不会满意呢?
7、下列哪一项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游览路线图( )
A.路上→外洞→洞口→孔隙→内洞→出洞
B.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路上→外洞→洞口→内洞→孔隙→出洞
D.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孔隙→出洞
8、按课文原文填空。(6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3)七月 展奇葩,八月 满枝黄。
(4)雾锁山头山锁雾, 。
(5)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 )。一根( ),一个( ),都是它的好玩具,( )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个( ),但是跌倒了( ),再跑再跌。
(6)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 ( )在墙上。
9、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季________(时间)江边的景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镜的“进化史”
①眼镜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一步。眼镜是怎么来的呢?公元13世纪,罗吉尔•培根注意到因视力不好,许多人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他用金刚石和锤子将玻璃球割出一块,磨制出玻璃圆片,用来放大字体,这就是最早的远视镜——放大镜。很快,人们又研究发明了近视镜。
②虽然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直到13世纪末期,意大利人发明了能挂在耳朵上的挂耳眼镜。到了17世纪,先后出现了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人们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眼镜。这时期的眼镜都是用玻璃或水晶制作而成的,十分厚重。
③随着眼镜的普及,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人们使用上的需求越来越大。178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同时解决近视和远视的两用眼镜。1825年,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散光镜。在18、19世纪,这些研究发明已经充分解决了人们的视力问题。
④虽然视力问题解决了,但镜片的材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因为镜片是玻璃做成的,度数越大,镜片越厚,质量就越重。20世纪,终于有了突破,法国人发明了又轻又不易碎的亚克力镜片,大大解决了鼻子的承重问题,但这种镜片很容易磨损,清晰度不够好。经过不断研究,1954年,人们从飞机座舱材料中受到启发,改用既清晰又轻薄的树脂做镜片,从此,它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棒的材料,一直延用至今。
⑤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眼镜除了改善视力外还兼顾了许多其他功能。隐形眼镜、太阳镜、护目镜、3D眼镜等功能性眼镜纷纷闪亮登场。现在人们还研究出许多智能眼镜:有的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有的可以进行视频通话,还有的可以辨明方向。也许未来还会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眼镜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词语补充图表,梳理眼镜的“进化史”。
【2】请你把“虽然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这句话长话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同学阅读第④自然段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0度的眼镜片有多厚多重呢?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仙 人 掌
我家的“小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像火一样红的鸡冠(guān guàn)花,有洁白如玉的兰草花,还有月季花、迎春花。这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相继开放,真惹人喜爱。但我最爱的却是那身上长满刺的仙人掌。说起来,还有一段经历呢。
记得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拿着一个大纸包,我知道又是花。连忙打开一看,哎!竟然是一盆长满刺的仙人掌,既没有好看的颜色,又没有好闻的香味。于是,就把它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了。
我一连几天都没给它浇水,心想,大概枯(gū kū)死了。可是我跑到小花园一看,呀!仙人掌不但没有死去,而且很健康。
去年冬天,我得了腮腺炎,腮帮子肿得厉害,又疼又胀,难受极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后来,爸爸找了个偏方,就是把那棵仙人掌切下半截,拔了刺,捣碎,给我敷上。嗬!还真有效,肿处觉得凉凉的,不那么火辣辣的了。我想起那棵仙人掌,便跑到“小花园”去看它,只见它被切掉了头,刀口处渗出一粒粒小水珠。为了我,它也许会死的。
又过了几天,我的病好了,就跑到“小花园”去看。只见它的伤口干了,留下一条灰白的伤痕,可全身还是绿油油的。仙人掌居然活下来了。
带着伤疤的仙人掌坚强地站在角落里,在众多的花丛中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竟然_________ 也许_________ 珍贵________ 顽强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 难看________ 一定________
【4】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仙人掌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的心目中,仙人掌为什么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呢?用“√”选择,可多选。
A. 它坚强,生命力强大。( )
B. 它颜色好看,香味好闻。( )
C. 它帮“我”治好了腮腺炎。( )
12、整本书阅读。
①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动。
②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③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④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⑤还有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囱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⑥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
⑦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⑧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喷水汽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成为人类的祸害,而为人类的利益服务。(有删改)
【1】选文是一篇(童话 科普)作品,选自高士其的《 》。
【2】短文在讲述灰尘的旅行时,是从灰尘无处不在、______、______、防止灰尘乱飞的措施等方面来说明的。
【3】在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文中还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
【4】同学们,我们在了解了灰尘的危害之后,通过阅读整本书,你知道灰尘有哪些好处吗?请举一例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某品牌洗衣粉的使用说明,并完成练习。
洗衣方式 | 机洗 | 手洗 | ||
用水量 | 60升 | 80升 | 90升 | 20升 |
洗衣量 | 2—3千克 | 3—4千克 | 4—5千克 | 1—2千克 |
建议用量 | 一浅勺 | 一平勺 | 一满勺 | 半勺 |
【1】星期天,妈妈要洗的衣物较多,约有4.5千克,你有什么建议?( )
A.手洗,一浅匙 B.手洗,半匙 C.机洗,一满匙 D.机洗,一平匙
【2】换洗衣物较少时,妈妈选择手洗。放半匙洗衣粉,大约需多少水?( )
A.20升 B.60升 C.80升 D.90升
14、阅读《钱塘江观潮》,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江观潮
邸延生
到杭州一个星期后,我去了一趟萧山——去到钱塘江岸看大潮。
每年这个季节,特意赶来这里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人很多。多少年来,钱塘江潮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直吸引着许多敢于冒险和勇于亲临险境来看大潮的人——潮水作为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是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所以,人们观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啊,钱塘潮!过去有多少游人墨客曾被你的巨大威力所震慑,又有多少游人墨客曾为你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我不是诗人,我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来描绘你磅礴的气势,但我确实为你的来势汹汹所震撼,更被你的巨大威力所叹服!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吗?海啸或是地震?抑或是龙卷风或者是火山爆发?我想,凡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赞美大自然所产生的这伟大的力量,赞美钱塘江大潮所带来的这极为壮观的一幕……
(选自邸延生散文集《风雨人生》 新华出版社)
【1】“然而我还是来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领全文。
B.表示转折。
C.承上启下。
D.埋下伏笔。
【2】跟划波浪线的句子意思完全一样的是( )
A.世界上有些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
B.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
C.世界上哪有什么力量不可以超越大自然?
D.世界上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不是没有的。
【3】下面关于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完全正确的是( )
A.到了杭州,你就可以看到钱塘江大潮了。
B.钱塘江大潮是地心引力造成的天下奇观。
C.钱塘江大潮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D.钱塘江大潮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
【4】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小潮汐是怎样的?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散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仔细品读划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写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昏我站在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为雪域高原送来 。
2. 《丝绸之路》开头引用古罗马恺撒大帝看戏着装的故事的用意是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暑假,游览了庐山爸爸带我,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变化无常,为庐山增强了几分神秘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有深篮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海底高低因为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彩色就不同了。
19、写作。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写写你最喜欢的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