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慎重 霎时 报负
B.甚至 开劈 暮色
C.拔打 振奋 红薯
D.淮安 阀门 花卉
2、《一粒种子》中的种子被( )捡到后,才开始生根发芽。
A.国王
B.富翁
C.士兵
D.农夫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复照青苔上 复:又
B.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令,使
C.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可爱
D.至今思项羽 思:思考
4、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是一个人取得学问、成就事业的必经之途。正如古人所说:( )
A.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D.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收获(huò)依赖(lài) 连系
B.潜力(qiǎn) 兰花(lán) 哲学
C.船舶(bó) 索(suǒ)取 亿万
D.奥(ào)秘 的确(dí) 呼换
6、对于现代诗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诗歌表达独特。 ②诗歌想象丰富。 ③诗歌可以没有节奏感。
④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下面的解决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阅相关资料求证
B.联系上下文理解
C.让家长帮忙解答
D.结合生活经验推测
8、在括号内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 )
(2)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 )
(3)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 )
9、古诗欣赏。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
【2】从“斜阳”表达出的是______。(时间)
【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地红狐
①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②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看。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洁白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眼,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③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里一喜,纵马朝它奔去。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能打晕过去。正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可以看出,那狐狸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④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
⑤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在这样恳求我。我提着马鞭的右臂垂落了,不由自主地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它看见我让开,然后低下头,迅速从我的旁边奔跑过去。
⑥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狸继续逃奔。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蹿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那条蓬松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如一股被风曳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
⑦“快跑吧!快点,再快点!”我望着这只狐狸,突然满心都生出怜爱和担忧,仿佛它已经( )一只野兽,( )一团美丽的火焰,是雪原的精灵,太阳城的儿女。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照样子写词语。白皑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望着 ( )地看 ( )地跑 ( )地对视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夺路而逃——______________
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
【5】最终“我”捉住红狐了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片段品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选自《观潮》)
【1】以上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扫烟囱的孩子
这时,我亲眼目睹了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在学校对面一边的街边,站着一个扫烟囱的小孩,他浑身上下都是黑乎乎的,连脸上也沾满了烟灰。他一手扶着墙壁,一手放在额头上,在那里哭得很伤心。有两三个三年级女生走过去,关心地问他:“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呢?”可是,那个小孩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哭。( )
“喂,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哭呢?”女孩子们又关心地问道。他这才抬起头来,那是一张孩子气未脱的小脸。他哭着告诉她们,说他扫了好几处烟囱,才挣了30个索尔多,可不知什么时候却从背着的口袋的破洞中漏掉了。说完,他指着那个破洞给大家看,并且告诉她们,钱丢了,他不敢回家。
“师傅一定会打我的!”他说着又哭了起来,并绝望地用手抱住了头。( )
女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看着他哭得很可怜,这时,又有许多的女学生也夹着书包放学出来了,她们中有大的、小的,有穷孩子,也有富人家的小姐。其中有一个帽子上插着蓝羽毛的大女孩从口袋取出两个索尔多,说:“我只有两个索尔多,大家再凑凑吧!”
“我也有两个索尔多。”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说,“不要担心,我们肯定会凑够的!”
于是,她们每个人都呼喊着各自认识的同学的姓名:“阿玛里亚!路吉娅!阿尼娜!你们有没有一个索尔多?拿出来吧!”
许多女生把自己原先准备买花,买笔记本的钱都拿出来。还有一些很小的女孩也拿出了一些零钱。那个帽子上插着蓝羽毛的大女孩把钱收到一起,大声数着:“八个,十个,十五个!”啊,还是不够,这时,有一个像老师的大女生,拿出一枚相当于十个索尔多的银币,大家心里都很感激她。现在只差五个索尔多了。
“五年级的女生过来了!她们肯定会凑一点的!”一个女孩子说。
五年级的女生一到,钱币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大家还朝这边拥来,那个扫烟囱的小孩被围在五颜六色的衣服、涌动的羽毛,丝带和卷发中间,那情景真是美极了!( )
三十个索尔多早已凑齐了,可钱币还是不断地送过来。那些没有带钱的小女孩子们也想给可怜的小孩子送点什么,便挤进来,将鲜花送给他。忽然,看门的女工走过来,大声喊道: “校长来了!”女孩子们便像一群小麻雀一样走开了。
扫烟囱的小孩子一个人独自站立在马路中间,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满了钱。他上衣的口袋里、纽孔中、帽子上都是鲜花;他脚边的地面上也全是鲜花。
【1】请在( )处作批注。(一共三处。)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
目睹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划“~~~~~~~~”的句子,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感到温暖的事情吗?请你也把这件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告别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浙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节日,邻舍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选自《语文综合阅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________ 颤抖________ 荡漾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融化:________
瞳仁:________
【3】文中儿子告别妈妈,不忍心使妈妈痛苦。于是,他要化作________,化作________,化作________,你还想化作________,进入妈妈的生活。
【4】文中儿子告别,不忍心使妈妈痛苦,主要想表达什么感情?如果你特别思念妈妈,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拟人句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突出了当时的形势非常________。
【3】选文中加点的“吼喝”换成“喊道”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15、句子训练营。
1.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哈尔威船长相提并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改变提示语的位置,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句子。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16、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仿佛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发明那两双芦花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病句。
①教室里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川、河流、森林把朝霞染得一片通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姑姑买了香蕉、梨子、茄子、苦瓜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本次习作请把你认为最有特点的一位老师或同学介绍给大家,写出他(她)的与众不同来,争取让大家在接触到你的这位老师或同学时,无需别人介绍,只需回忆你的这篇习作,就能认出他们来。
注意:文中不许出现老师和同学的真实姓名,可用A、B、C、D等字母代替,如A老师、B同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