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词填空。(5分)

改变  改观   改善

(1)经过近几年的旧城改造,我们的县城有了很大的( )。

(2)现代科学技术不断(   )我们的生活。

(3)经过老师的教育,小明的态度有了很大的(   )。

 

2、下列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是(  )

A.不动生色       气急败坏       (jǐ)昌学射            奔流不(停止)

B.得心应手       重整旗鼓       (hǒng)堂大笑       (拿着)心吊胆

C.无可耐何       明眸皓齿       (zhuó)             惊慌失(安排、处置)

D.无缘无故       容光焕发       (nìng)可             精疲力(尽)

3、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   )。

A.黄帝

B.燧人

C.仓颉

D.神农氏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葡萄   稻子 鹅卵石 人山人海

B.屹立 恢复 盐官镇 摇摇欲坠

C.静寂 运栽 钱塘江 半明半眛

D.崩塌 模糊 剪秋罗 坑坑洼洼

5、“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中断。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折。

6、对下列词语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A.菠菜     芹菜     芥菜

B.手舞足蹈     摇头晃脑     交头换耳

C.害怕     生气     高兴

D.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叮咚叮咚

7、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严厉   即使   自豪   腾云驾雾

B.坚定   暮色   拨打   喜出忘外

C.排练   奥秘   即然   志存高远

D.迎接   忍耐   大概   傍大腰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照样子,写词语。

孤零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高高兴兴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古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歌描绘了戌边将士生活,这一类诗我们把它称作“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诗歌我们还学过:《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          

A.边疆的战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战士出征前在开怀畅饮的场面。

【4】假如当时你就在诗人描绘的场面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海啸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拯教四百多村民的生命。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大地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人们恍然大悟,流着眼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救(zhěn zhěng) 热(mēn mèn) 将(jí jì)

【2】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多处对海啸进行了描述,用“ ”画出两处。

【3】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   z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打上“√”。

【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左顾右盼:近义词( )     反义词( )

【3】照样子写词语。

   ______   ______

【4】“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填字母)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5】周恩来因此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五彩池(片段)

神话传说中的五彩池在天上,而且只有一个。这里满山坡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不清,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líng lóng duō zī_____________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

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站在山上,向下望去,(màn shān biàn yě_________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绿、白、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   )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   )每池的水色却各不相同。有的上边的池水是咖啡色,流入下边的池就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的池水是湖蓝色,注进右边的池却变成了橄榄绿;有的水池只有一种颜色,有的一个水池呈现出多种色彩。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却又跟普通清水一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呢?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而这些石笋表面又(níng jié______着一层(xì nì________的石粉。在阳光照射下,池底就像一面面高低不平的反光镜,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变幻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美丽,格外神奇。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例:橄榄绿柠檬黄

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用十分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五彩池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丰富的比喻句,句中把池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

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líng lóng duō zī。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A.这些五彩池大的很大,水很深;小的很小,水很浅。

B.这些五彩池大的不是很大,水也不是很深;而小的呢,却很小很浅。

C.这些五彩池大的很大,很深;小的不是很小,水也不是很浅。

6请概括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垫高出一个台阶,而他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小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蓄积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垮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掀了撇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的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者。

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也绽开了笑脸——了不起的胜利!

“好一个登山者!”白胡子老爷爷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视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1】对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行为,文章共写了四个人的做法,请分别加以概述。

(1)老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胡子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列举自己的2个事例)其中令你最难忘的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________,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节选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短文写了________少年时的爱国故事。

【2】概括此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3】你为什么而读书?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空上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由于它的住宅。(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在疫情期间,我读了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故事中的丑小鸭经历重重魔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寂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缩句

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