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误的是(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2、你觉得“痒”应属于什么字?(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3、下列句子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赛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夺冠当然是出乎意料的事。
C.弟弟一声不响地坐在房间的角落。
D.汽车在公路上横七竖八地奔驰着。
5、有些词语,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某种事物,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喜爱之情。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这种写法的一句是( )
A.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我们家那个淘气包,什么时候才会回家哩!
C.敌人耀武扬威地挺进了村子。
6、选出下面指定标点的作用。
【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句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突出强调 B.表特定称谓 C.表直接引用
【2】“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列举的省略 B.表引文的省略 C.表说话断断续续
7、微笑像一块香甜的蛋糕, ;微笑像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 ;微笑像一盏明亮的台灯, ;微笑像和你有说有笑的好朋友, 。( )
①给你舒适和光明 ②给你温暖和闲逸 ③给你自由和快乐 ④给你幸福和美好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8、理解《蟋蟀的住宅》一文,完成填空。
小小的蟋蟀,凭借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执着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9、快乐阅读。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选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1】文中的“火山”暗指_________;“霹雳”比喻______;“铁树开花”比喻______。
【2】“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歌的题目“一句话”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4】这首诗歌反复两次出现“咱们的中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困境即是机遇
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钻进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神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对我还算是有些益处。”
于是,狮子向大象走了过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答案。
的确(dí dì) 尽管(jǐn jìn)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狮子的烦恼是________,大象的烦恼是________。
②狮子对自己的烦恼是这样想的:________。
【3】狮子回头会对大象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身边的人是否有烦恼?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呢?举一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画“_____”的句子中,“有位同学”指________(谁),他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_________。
【2】“中华之崛起”的意思是_______。联系课文,说说周恩来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此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提到的读书目的有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为中华之崛起,你为什么而读书?请联系生活,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长,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作者描写大潮是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3】反复品读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____________句,突出江潮的庞大气势。主要是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13、阅读。
乡村夏日
李学强
①夏天,乡村最不缺少的颜色是绿色。柳树,榆树,桑树,叫不出名字的杂树,它们拂动着青绿的枝条,一片片绿叶在微风中舒展着。深绿与浅绿交织,枝丫横斜,叶片披拂,遮蔽了火热的阳光,在树下留下斑驳的阴凉。
②枣树上枣花落尽,小枣从树叶间萌生,泛着亮光,一颗颗宛如绿色的珍珠。几枚黄杏兀立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③蔬菜是农人抒写的绿色情诗。齐整的竹竿插满畦间,架上黄瓜水嫩,辣椒硕大,豆角翠绿。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香,一棵棵野菜不甘寂寞,从黑色的土壤中探出头来,清新茂盛,引人注目。蝉鸣在百日是必不可少的,嘹亮而高亢地整天唱着。牛儿轻拂尾巴,羊儿在半坡上吃草。母鸡们躲在园子里的阴凉地懒散地啄虫,一棵南瓜悄悄爬上了墙头,蹲在墙头上偷偷地欣赏院外的世界。
④夏日最妙的去处要算小河边,堤岸绿树成荫,水中鱼儿畅游,鸭鹅扑棱起洁白的浪花。人们换上背心短裤,脚踩拖鞋,工作之余在树下乘凉,左手摇一把蒲扇,右手执一颗棋子,逍遥自在。小孩子玩累了上了岸一头栽在树荫下,躺在葳蕤草丛间美美地吃上一支冰棍,里面盛满童年的味道。
⑤坐在河边清凉的石板上,阳光洒下一地浓浓的绿意。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我打开一本诗集,翻开悠长而又寂寥的一段旧时光。当眼睛酸涩、走回家里,老屋墙脚剥落的泥土,是我散落的少年记忆。
⑥天黑了,“咕呱”“咕呱”的蛙声次第响起,像山间跌落下一缕清风,似一枚低沉婉约的音符,让人突然嗅到花的芬芳,让浮躁的心宁静。夜空里的星斗数也数不清,黑蓝的天际显得深邃而神秘。
⑦明月划开夜色,风儿变得凉爽。院落门前,摆放一张小矮桌,米饭、烙饼散发着香气,黄瓜片蘸酱让人食欲大开、颊齿留香,两碗绿豆汤,喝起来爽快、舒心。唠着家常,饭不知不觉也吃完了。
⑧乡村的夏像一瓶陈年老酒,馥郁醇香,醉了你,醉了我。
选自《河北教育(德育版)》
【1】乡村夏日最不缺的是什么颜色?( )
A.黄色
B.绿色
C.金色
D.红色
【2】文章中“绿色的珍珠”指的是什么?( )
A.枣花
B.豆角
C.小枣
D.黄杏
【3】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农人抒写的绿色情诗”?( )
A.桃子
B.白菜
C.青枣
D.柚子
【4】文章中用“垂涎欲滴”形容什么?( )
A.形容非常想吃黄杏的样子。 B.形容黄杏要掉下来的样子。
C.形容人们想摘黄杏的样子。 D.形容黄杏泛着亮光的样子。
【5】文章描绘了乡村夏日的5幅图画,请你按照所给示例,给每幅图画取个名字。
(绿树成荫图)——(菜园诗情图)——( )山野晚景图——( )
【6】“乡村的夏日像一瓶陈年老酒,馥郁醇香,醉了你,醉了我。”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老酒的赞美之情。
B.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夏日的喜爱之情。
C.拟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伙伴的思念之情。
D拟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7】文章第③自然段不仅描写了黄瓜、辣椒、豆角、野菜和南瓜,还提到了蝉、牛、羊和母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对文章中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这个男孩,从小便因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操弄与耻笑。为此,男孩苦恼不已,连做梦都想成为一位勇敢而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高中毕业的男孩应征入伍,来到了离家很远的新疆。他满以为新的环境给他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度沦为大家嬉闹戏谑的对象。男孩为此痛苦极了。
一天,教官对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新兵旁边掷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暗,他愤愤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教练弹,我这样做是想检验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静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男孩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示意新兵们不要告诉男孩真相,便故伎重演,将手榴弹再次掷出。大家掩面窃笑,等待着一场闹剧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后,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瘦弱的躯体把手榴弹压在身下,并伴以急迫而短促的一声呐喊:“快,快闪开!!!”
谁也没有想到,男孩竟想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挽救战友们的生命。
人们诧异了,个个面面相觑。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头,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后,这次没有,男孩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无私征服了大家。顷刻间,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敬佩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战功,赢得了人们的无限崇敬。想及年少遭遇与今日的辉煌,已荣升为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千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才能让你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一生恪守不渝的座右铭。
【1】给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测试
B.走出卑怯
C.一个男孩的座右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面面相觑:______
恪守不渝:______
【3】同样面对一枚抛来的手榴弹,男孩和战友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请用“——”画出男孩表现的句子,“﹏﹏”画出战友们表现的句子。
【4】男孩的座右铭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
【5】说一说你的座右铭是什么?它给你怎样的激励?
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睁大眼睛的纪昌死死地盯着织布机的踏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家乡的古剑山像一只高傲的雄鸡凌空屹立。(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中国人不得不只好任他们欺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事,不回家吃饭。”(如果你是这句话中的“我”。请把这句话转述给你妈妈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我肯定李明这次数学考试可能得满分。
2.清明节那天,到烈士陵园。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段。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起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加安全。
19、习作。
题目:我喜欢的小动物——
要求: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描写一下,注意条理要清楚,还要表达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