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正确的释义( )
A.可惜
B.可爱
C.怜惜
D.怜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风骚(sāo)
B.抛弃(pāo)
C.溺水(ruò)
D.花蕊(ruǐ)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入夜,红旗大街上华灯璀璨,车水马龙。
B.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焦躁不安。
C.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儿渐渐浓起来,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D.他拿着一本书,边欣赏河边的美景,边心急如焚地走着。
4、下列说法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兰芳想尽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B.《走月亮》中洱海在四川。
C.《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D.《雪梅》一诗中,“逊”和“输”写出了雪和梅各自的不足。
5、用“__”标出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磨面(mó mò) 果实累累(léi lěi) 薄荷(bó bò) 参差(chāi cī)
搂树叶(lǒu lōu) 率真(lǜ shuài) 和诗(hè hé) 着装 (zháo zhuó)
6、下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个句子是( )
A.姐姐坐在窗前,静静地望着远方的群山。
B.妈妈坐在摇篮边,深情地注视着熟睡中的弟弟。
C.夜晚,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海面,天地间一片悲凉。
D.看惯了城市的喧哗,才发现偏远的小山村更有一种宁静的美。
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炎帝被称为医药之神。
B.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时,可以用“破天荒”这个词语。
C.《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作者是屠格涅夫。
D.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8、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悲惨——______ 危险——______ 惩罚——______
错误——______ 痛苦——______ 凶恶——______
9、课内阅读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的____。
【2】对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正确的是 ( )
A.秦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B.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朝时期的边关
C.秦朝时期的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
【3】这首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
【4】本诗中表现诗人对朝代更替,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无数悲剧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诗写了匈奴大军对李广的畏惧
B.这句诗用“龙城飞将”的典故,婉转地讽刺了现在边防将帅的骄惰无能
10、练习一
改行
一头小驴,聪明好学。他一心想当文学家,但第一篇作品没有写好,被《森林日报》副刊部退了稿。此后他便丢下当文学家的幻想,改学画画。于是,他带了画板画笔,每天天一亮就去森林外写生。
第一天,他画了一群小鸟,有的在嬉戏,有的在啄食,有的在打逗,有的在梳羽,虽不栩栩如生,却也各有其态。学们看了都夸他:“画得太漂亮了,你真是位天才!”
秋天,森林里举行画画大赛,他当然报名参赛。别人爬山越涧,寻找景点写生﹑构思,他却只顾和同学下棋。到大赛征稿截止的前一天晚上,才借着月光匆匆涂了一张。参赛的结果可想而知。
一阵埋怨后,他改行学唱歌。听说目前歌星很吃香,挣的钱又多。清晨,便到森林里“哇呜哇呜——”叫着练嗓子,惹得百灵鸟在一旁“嗤嗤”发笑.小驴不服:“百灵妹,你别笑话我,目前的形势是女歌唱家多,男歌唱家少,像我这嗓门,这条件,嘿嘿……”
小驴如此自信,百灵鸟只得知趣地飞到别处去了。
春天,草原举行了第八届新歌大奖赛,小驴第一个报了名。
比赛这天,小驴第一个进入赛场,评委们以为他走错了门,“你来干啥?”
“参加唱歌比赛呀!”
“唱歌比赛?”
“我是男高音独唱演员。”说罢,他就“哇呜哇呜——”地叫起来,尖厉声刺得评委们赶忙塞耳朵。
反正交了参赛费都有权参赛。小驴按照顺序,终于登台了。他选民族唱法,手舞足蹈边走边舞,预先约好的啦啦队又拼命为他鼓掌叫好.一曲唱毕,又潇洒地一鞠躬,更加赢得一阵阵掌声。小驴十分得意。
当评委亮完分数后,他第一个退了场,”不分平,不公平!人家9点几,我咋6点几?”
“不可能。凭你唱的歌,笃定9点几……”几个小伙伴奉承道。
小驴一想,对!会不会评委把分数牌拿倒了,9变成了6?他回头找到评委。评委们听后哈哈大笑:“我们咋会拿倒了,八成是你自己看倒了。”
小驴耷拉下脑袋,脑海中如一盆浆糊,“我该钻研哪一门呢?”
这时,熊老师拍拍他的肩,“三心二意的人,哪一门都钻研不好。”
【1】联系文章,解释词语。
(1)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舞足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说说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小驴都想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驴练嗓子时,百灵鸟为什么在一旁“嗤嗤”发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后,你想对小驴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驴改行的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12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g)谁怎么呼(换 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ǐ 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短文选自 的《 》,我们还学习了他的另一篇课文是《 》 。(1.5分)
(2)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 (3分)
(3)找出一个描写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词写在括号里。( ) (1分)
(4)用“ ”画出写猫很乖的句子。 (1分)
(5)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分)
(6)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猫十分尽职?摘抄有关句子。(1分)
(7)“~~~”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1分)
(8)用“非……不可”写一句话。 (1分)
(9)短文从 、 、 、三个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1.5分)
12、阅读《珍珠泉》,完成习题。
珍珠泉
吴然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xiānɡ)嵌(qiàn)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jué)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蕨草宽大的叶片,有的能拂到水面,花儿们却只是静静地投下自己的影子。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hé)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水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为去追一只小鸟,或者忙着扯路旁的一朵小花。
(选自《和花朵说悄悄话》,有删改)
【1】文中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什么?( )
A.一堆石头
B.一座房子
C.一眼清泉
D.一座小山包
【2】人们为什么给这眼清泉取名为“珍珠泉”?( )
A.因为泉底有许多美丽的珍珠。
B.因为潭底冒出的水泡似珍珠。
C.因为泉水清澈得可以看见珍珠。
D.因为泉水像珍珠一样宝贵。
【3】第2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青褐色的石头、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
A.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凉。
B.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脏。
C.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深。
D.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清。
【4】请找出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 外 提 优
把玉米变成黄金
考泽是美国艾奥瓦州的农民,和美国西部其他农民一样,考泽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虽然美国是发达国家,但种田的农民也是很艰辛的。为了有个好收成,考泽要像照顾孩子一样伺候自己的庄稼,年复一年,他在田垄里风里来,雨里去,常常是落得一身泥巴点,累得佝了腰,生活却没有什么变化。
种玉米,卖玉米,再种玉米,再卖玉米,几十年来,考泽一直在农田里重复着这个周而复始的轮回,每年秋收,考泽总会出神地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玉米,那时,他常常幻想着这些金黄色的玉米会变成金灿灿的黄金。玉米作为一种普通的粮食,它的价格是最低廉的,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但考泽却不这样认为。他在那些玉米中捕捉着灵感,寻找着希望。他相信,那些玉米颗粒中一定潜藏着人们未发现的价值,如果改变玉米的命运,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泽开始查阅有关玉米的各种资料。有一天,考泽在互联网上偶尔看到一则消息:德国和日本生产出了燃烧乙醇的汽车。他立刻把这条消息和玉米联系在了一起。当时,人们意识中的玉米只是一种粮食,没有人想到蕴藏在玉米中的乙醇是可再生的能源。但考泽却产生了用玉米来加工乙醇的念头。考泽还了解到,石油资源的逐年减少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逐年上涨,这使各国对能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源。用玉米来加工出乙醇将会是一种新的能源获得方式。
新的发现让考泽兴奋不已,他找到周围的其他农民,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道来实现这一梦想。但是,很多农民听了之后都认为不可行,因为他们认为玉米粒根本不可能产生汽车的燃料。考泽后来找到了一家科研机构商谈合作事宜,结果机构的负责人对考泽的想法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和考泽共同成立了林肯威能源公司。2006年5月,林肯威能源公司开始利用玉米来生产乙醇汽油。玉米脱胎换骨为乙醇汽油后,其附加值开始成倍增长,考泽那个玉米变成黄金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因为乙醇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又可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所以,玉米提炼乙醇将成为解决美国能源饥渴的新的办法之一。凭着这种创新,农民考泽成为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2010年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对他的评价是:这个农民,依靠智慧的魔法,把普通的玉米变成了“黄金”。
(1) 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面的词语。
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艰辛( ) 潜藏( ) 迫切( )
商谈( ) 依赖( ) 创新( )
(3) 什么叫“可再生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考泽将普通玉米变成“黄金”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认为能使考泽将普通的玉米变成“黄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不说那高耸的大厦,旋转的厅,
电子街的机房,夜市上的灯。
唱不够那新潮欢涌王府井,
道不尽那名厨佳肴色香浓。
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1.北京最能唤起故乡情的饮食是什么?
2.上文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___________之情。
15、按要求句子。
1.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 爬山虎不几天萎了。(用关联词“如果……就……”把两个句子连接成一个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修改下列病句。
1.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语段。(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今天是儿童节,小敏穿着黄裙子和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上台表演,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随后,同学们表演了独唱、舞蹈、魔术……等许多精彩的歌舞。
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能修改下面的病句吗?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尽管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不但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作文。
你一定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吧!请以“身边的小事”为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小事,要求把事情写清楚,把经过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