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我当时还很小,只不过跟鹅一样高,但是我很怕它。
B.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C.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
D.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
2、画线处应该填入的诗句是( )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A.远近高低各不同 B.半江瑟瑟半江红 C.春光懒困倚微风 D.风光不与四时同
3、以下不是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多萝茜是个怎样的女孩?( )
A.胆小自私 B.凶狠残暴 C.勇敢善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厨艺已经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B.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总结经验,然后重整旗鼓,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C.放学的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昨晚那场足球赛。
D.“自学”,顾名思义,就是没人指点,全靠自己学习。
6、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划线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写在后面括号内。
【1】乞求 ( )
A. 希望 B. 请求 C. 哀求 D. 要求
【2】拘留( )
A. 拘禁 B. 留下 C. 停留 D. 滞留
【3】门庭若市( )
A. 水泄不通 B. 颠倒黑白 C. 一劳永逸 D. 手舞足蹈
【4】斩钉截铁( )
A. 慷慨激昂 B. 当机立断 C. 削铁如泥 D. 坚定沉着
7、下列诗句中能说明“角度不同,所见不同”这一哲理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即使……也……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风雨再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不害怕。
(3)(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比得过任何一个地方春天的花园。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春季。
【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刻画出儿童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链接。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惩办:(_________) 举目四望: (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填字母)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11、语段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划线句是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说明作者已经来到了长城。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从______看出建造长城的人多;______字看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_____________突出了长城的长。
1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沙尘暴
沙尘暴是很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队,在甘肃有个叫一条山的地方办农场,那里是高山上的平原。当汽车爬过一个叫九道湾山梁后,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迎面而来,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有绿草的地方,便有羊群散落其间。到了住地,见不到营房,下了车才看见,原来房子是半地下的干打垒,一扇扇的窗户紧挨着地面。问,为什么,说,一会就知道了。连长和几个老兵都显得很紧张。命令,抓紧卸车,吃饭,进屋,特别嘱咐,万一迷路,就地卧倒,待命。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午饭后,便在营房边溜达,一会,便见远处黄龙腾起,声如牛吼,嗷嗷的,象闷雷滚动,天边,一开始有一条抖动的黄线,向前滚动,越来越宽,十分壮观。瞬间,还没来得及反应,黄沙便一扫而过,刚才的一切都象魔术一样消失了,眼前只是一片黄,看不到房子,看不到汽车,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腿,我伸手打了一下脸,还好,有感觉。我匍匐前进,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那窝棚。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沙尘暴。
不过,青海的沙尘暴,就不象甘肃的这样混沌。如果说,甘肃的是炖刀割肉,那青海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次在青海格尔木,那沙尘暴是阳光下的沙尘暴,一面阳光照耀,一面风沙起舞。风声是呜呜的,偶尔带一两声尖叫,飞起的砂砾打在车上,发出“当当”的声音。一阵疾风,真能把石头吹得满地乱滚,那也叫一奇观。可怕的是,青海的风可以杀人。我就听说过,一个牧民,被一阵风沙卷起,抛到了一里外的一个山上。
【1】选文分别介绍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沙尘暴,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营房是半地下的干打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沙尘暴来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沙尘暴令人“毛骨悚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我们能为预防沙尘暴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倾听鸟语
我爱鸟。
过去在乡下,到处是树,有树就有鸟,树多鸟也多。大麦泛黄时,黄鹂天不亮便开了嗓子:“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啦!”夏日里,布谷鸟不肾不慢地叫着“布谷——布谷——”,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天空欲雨时,急促地叫着“滴水,滴水”。云雀、白头翁、灰喜鹊、燕子……最多的是麻雀,田野里,草堆上,树丛中,成百上千地一哄而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刚进城那几年,宿舍围墙外有许多高大的梧桐。清晨和傍晚,成群的乌儿,聚堆在树上,准时举办着欢快热闹的“森林音乐会”。鸟声里,我们迎来朝霞,送走夕晖。我仿佛又找到了在乡下的那种感觉。
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节假日,我更爱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鸣唱。找一片幽深的林子,静静地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近了山的心灵。
鸟是世上尽善尽美的灵异之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长长的尾巴,尖尖的嘴,鲜艳光洁的羽毛,优美无比的流线型体态,婉转流利的鸣唱。常念江南青青的水稻田里,一只两只的白鹭,蜷着一条腿,缩着颈子,间或低飞于黄昏的空中,背衬以黛青的山和油绿的梯田,多美的一幅画,赋予了生活多少的诗意。
假如天空里不见了鸟影,生活里闻不到乌声,人类将会多么寂寞。多一点爱给鸟类朋友吧,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
【1】用横线画出描写鸟外形的句子。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说明麻雀很多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明鸟鸣唱动听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成。
(1)文章写了西门豹治理邺城的两件事,它们分别是哪两件事?
(2)西门豹是怎样救出新娘的?
(3)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
(4)按文章叙述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 )警戒了其他官绅。
( )救出了新娘。
( )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 。
( )兴修水利。
( )教育了老百姓。
(5)最后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呢?
。
15、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1.针对片段的内容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出开始了,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为了准备累坏了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最喜欢校园的哪个地方,是操场、小花园还是图书室,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请选择一处,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篇习作,你可以写它的样子,可以写在那里发的事,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