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和( )。
A.李清照 王翰
B.李清照 王昌龄
C.王翰 王昌龄
2、下列关于所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的顺序来写的。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岳飞。
C.古诗《嫦娥》与我国正在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都与神话故“嫦娥奔月”有关联。
D.《呼风唤雨的世纪》题目中的“呼风唤雨”一词形象地说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突出了科技的力量很强大。
3、下面诗题和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苏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B.《游山西村》——陆游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C.《过故人庄》——孟浩然 《望天门山》——苏轼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蓄须明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B.《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法布尔先生,他观察仔细,描写准确生动。
C.写信时,在行文的最后都要先署名后写上日期。
D.农历八月,丹桂飘香。有的人还穿着衬衣和裙子,有人已经早早穿上了棉衣,这可真是“二八月,乱穿衣”呀!
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别看小红此刻教训起人来声音挺大,但她就是一只“ ”,一碰到班长,立马就躲一边了。但是我们都喜欢听她唱歌,她唱歌时歌声优美动听,真像一只欢乐的 。
A.千里马 应声虫
B.纸老虎 老黄牛
C.老黄牛 小蜜蜂
D.纸老虎 百灵鸟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隐蔽(yĭn) 住宅(zhái) 挖掘(jué)
B.毫米(háo) 慎重(zhēn) 搜索(sōu)
C.优良(liáng) 倾斜(qīng) 布置(zhì)
D.骤雨(zhòu) 住址(zhĭ) 抛出(pāo)
7、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积攒(cuán zǎn) 早餐(cān chān) 一亩地(mǒu mǔ)
8、在主题活动中有一个“背诵积累大比拼”的考验,请你和昌昌、乐乐一起参加吧!看看谁填写得又快又准确。
(1)诗能明理:《雪梅》中“______,______ 。”让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诗能明志:王昌龄身处边塞大声疾呼“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______。”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诗能抒情:高适在送别友人时发出感叹“ 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诗能联想:中秋节赏月,会不自觉吟起李商隐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
(2)老师教导我们:做学问一定要认真,因为“______,谬以千里”;做学问还贵在有疑:好问则裕,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做学问是艰难的“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 。”
(3)王戎不取道旁李,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此必苦李。”
(4)《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时节的景象。
【2】“了”在诗中的读音应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______和_______,也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4】诗的后两句给人( )的启示。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一寸光阴一寸金
C.一年之计在于春
10、重点段落品析。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 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毫不可惜:_____________
(2)随遇而安: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从文中哪句话中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chōng,捣去皮壳或捣碎)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从种到收,需要好几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蝗等水虫叮咬。再后来就是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来锄草。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激励了他的勤奋学习。
【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
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 )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2】用“﹏﹏ ”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3】概括第②~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B.这从种到收,不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C.这从种到收,只会累坏几个种田人。
【5】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至少从文中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雾笼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玉带 一( )白马 一( )冰山 一( )轻烟
【2】根据提示写出文中的词语。
(1)变化多端,没有规律。 (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
(3)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 )
(4)留恋不止,含不得离去。 ( )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写的,庐山的云雾像白色绒帽,像玉带,像大海,又像天幕。
【4】第三自然段表现了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作者抓住这一特点描写了云雾由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的样子。
13、课外阅读。
麻姑山
位于江西省南城县境内的麻姑山因麻姑仙女的故事发祥于此而得名。千百年来,她那秀丽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令人心驰神往。
从空中俯瞰麻姑山,整座山万木葱茏,流泉飞瀑散落其间,深洞幽穴秘藏其中,峰顶山涧云雾缭绕,宫观亭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立体山水画。
麻姑山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瀑布“玉练双飞了。站在潭底向上望,只见万绿丛中飞泻而下的溪水被崖顶凸出的岩石隔为两股,既像微微舞动的两匹白练,又如贴壁飞行的双龙。“龙”入潭时,声震山谷,如烟似雾腾空而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麻姑在这里得道成仙。大家广为熟知的神话传说“麻姑献寿”就源于此山。相传,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西天王母的寿辰。麻姑用家乡的灵芝草、银珠米酿成寿酒,带到蟠桃会,为西王母祝寿。天下的蝴蝶闻到酒香,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祝寿的行列。
唐大历六年四月,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登临麻姑山,乘兴挥笔写就《麻姑山仙坛记》。当时其书法造诣已炉火纯青。这幅作品远观布局饱满、大气磅礴;近看雍容壮伟、厚重挺拔,因此,被后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宛如仙境的麻姑山充溢着仙女的芳泽,漫着神奇的不可言说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炉火纯青: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第一自然段,请你从内容方面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从麻姑山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的。
【4】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其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 。
【5】读第三自然段,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请你简单描绘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在等你说谢谢
那天我经过一个度假村,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车,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身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谁帮我爬进车底拧一下螺丝啊?”
原来他的车油路出了问题,从度假村游玩出来,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这里离最近的加油站也有上百千米,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那打扮娇艳的女子说( )看把你急的( )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 )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百元大钞( )谁帮我拧紧( )这钱就是他的了( )
我身旁的小伙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了:“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这时只见一个小孩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拧好了,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人。男人刚想把那百元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还真打算给他一百元啊?给他五元就已经够多了!”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又加了五元,小孩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这十元钱也不给你啦。”
“不,我没有嫌少,我的老师说,帮人是不要报酬的!”
男人蒙了:“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说谢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说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请概括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满天繁星像_____在夜空中闪烁。(填恰当的喻体)
(2)稻谷成熟了,稻穗沉甸甸的,把稻秆都压弯了。(用拟人的手法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改成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一个词语造句:因此 顿时 齐头并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被我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句。
①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错误。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象棋下得好。可近日,不知道弟弟用了什么战术,竞让我满盘皆输,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可是,赢了几盘棋就十分得意,自己就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要我尊他为“师傅”,直咬牙气得我。
___
19、按照要求完成习作。
游戏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了。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写一写你玩过的、喜欢的一次游戏。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