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发现有些广告乱改成语,我会把用错的字改过来。
白衣百顺 ( ) 默默无蚊( ) 有杯无患(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崩地裂 闪闪烁烁 惊慌失错 腾云架雾
B.漫天卷地 呼风唤雨 锣鼓喧天 风吹雨林
C.风号浪吼 坑坑洼洼 夜以继日 随遇而安
D.人声鼎沸 出呼意料 鸦雀无声 振耳欲聋
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篱笆 蝙蝠 妨备 灯火辉煌
B.迟盹 狂吠 行驶 一丝不苟
C.晌午 气势 秩序 心急如焚
D.窟隆 敏捷 既将 焦燥不安
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门豹治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惩治巫婆和官绅——摸清底细——兴修水利。
B.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岳飞。
C.《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唯戎不动”的原因是王戎吃过道边的李子,知道那是苦李。
D.《爬山虎的脚》写了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往上爬的等。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彼此(bǐ pǐ) 兴奋(xīng xìng) 诧异(cà chà)
铁锹(gāo qiāo) 树杈(chā chà) 喝彩(hē hè)
6、看到妈妈忙前忙后而我却帮不上忙,我感到非常( )
A.后悔
B.惭愧
C.自卑
7、哪个加点字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
A.辫子
B.辩论
C.花瓣
D.分辨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走进深林,看不到人影,只听得到说话的声音,我不禁吟诵起“_____________ ,但闻人语响 ”。
(2)“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告诉我们学习就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3)来到梅园,只见那高洁的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妖娆,真是“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
(4)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生病,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有可能惹祸,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___________。灰白色的_________布满河床。
(6)秋雨过后,奶奶用谚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醒我们及时加衣物,预防感冒。
(7)《凉州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将士豪放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9、阅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1,闻说2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3遮望眼,自缘5身在最高层。
注释:1.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4.缘:因为。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富含哲理的一句是: 。
3.告诉我们 的道理。与王之涣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课外阅读。
美的启发
①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可不幸的是,附近的居民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呢? 我(制 治)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依然朝那里倒垃圾。那里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伤透了脑筋。
②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当天,我们就行动起来。
③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féng fèng)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 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④从此以后,附近的居民[ ]没再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⑤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⑥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弥(mí ní)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 )内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将不正确的字或读音上用“/”划掉。
【2】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慷慨——( ) 仍旧——( )
【5】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1)我们伤透了脑筋。 A.穿过 B.显露 C.程度深
(2)我听了,乐得直拍手。A.公正 B.不断地 C.不弯曲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过去,人们把空地当成堆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们纷纷把珍贵的花木奉献
出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高山流水
一夜伯牙乘(chéngshèng)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diàotiáo),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xìngxīng)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伯牙弹奏的雄伟而庄重的曲调是赞美________,弹奏的宽广浩荡的曲调是赞美________。
(2)短文中的“樵夫”指的是________。
【3】伯牙为什么觉得“樵夫”是自己的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用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而读书。”
“( )而读书。”
“( )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 )!”
……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理解下列词语。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周恩来的回答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___时代的一件事,他深刻体会到“___”的含义,他意识到___必须___的重要意义。
【5】在“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___,“效”是__的意思,“此生”指的是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13、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选自语文教材《爬天都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1】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什么。请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下边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有句子把“我”爬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请在文中用“﹏﹏﹏”线画出来,并用批注形式写出你读此句的感受。
【3】从这一老一小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节选自《呼风唤雨的时代》
【1】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A.句子中的“那时”是指_______________,那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B.加点的词语词语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起到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现实生活中,它们会是些什么?
千里眼:_____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______
【3】引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1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有两处语病)。
星期天,我们班上全体每一位同学都要到青草公园参加实践活动,老师提醒我们下午两点在公园门口集合时,由一位家长必须陪同。
16、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提示:一个错别字,两个病句)
我酷爱书法。无论是钢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挥毫练笔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练习书法不仅使我写得好字一手,也陶冶了我的性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修改病句。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2).缩句。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
19、 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加线的词语说一句话。
(1)飞机再次冲刺,终于闯出了冷气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减轻了重量,犹如翱翔的苍鹰又恢复了搏击长空的活力,昂首飞向高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