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期,我们在“快乐读书吧”的指引下读了不少科普读物。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万个为什么》是美国作家米·伊林的作品。这本小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生动。他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易回答的问题。
B.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丛书,内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C.我国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2、在暑假中,同学们一定读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是神话故事的一项( )
A.夸父逐日 B.叶公好龙 C.女娲造人 D.潘多拉的盒子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俏(qiào)丽 陡峭(qiào) 消(xiāo)灭
B.捕(pǔ)捉 黄浦(pǔ)江 哺(bǔ)育
C.百分率(lǜ) 钻(zuàn)石 单(dān)于
4、“绡”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
A.绢
B.漂
C.消
D.骨
5、下列都是唐朝诗人的一组是( )
A.杜甫、苏轼
B.王昌龄、王翰
C.王之涣、李清照
6、“不容置疑”中“容”的意思是( )
A.盛装 B.外貌 C.允许,准许 D.对人大量
7、今天,爸爸想好好教育一下顽皮的弟弟,就特意让我在一旁( ):“你要乖乖的,在学校不欺负小朋友,哥哥就会带你去公园玩。”
A.碰钉子 B.敲边鼓 C.挑大梁 D.占上风
8、补充词语。
风(____)无阻 欢声(____)动 青(____)直上
(____)闪雷鸣 冰天(____)地 和(____)细雨
9、古诗品鉴
雪梅
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
B. “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C. 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
【4】有人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用得很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两句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6】我还能写出与梅花有关的其他诗句:________, 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材料二: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少数受访者认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D.书法教育可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3~6年级可以不练钢笔字。
B.书法列入课堂,说明书法课的重要性。
C.要在继续写好钢笔字的前提下,练习毛笔书法。
D.要重视并继承好书法传统文化。
【3】受访者中,( )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写好字仍很重要。
A.少数
B.没有
C.所有
D.大部分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学习书法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 ,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在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稍微有点儿寂寞吧,于是伸长脖子有节奏地哦哦地叫着,为宁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⑦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然后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2】文中画“ ”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B.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D.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3】文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明显特征来描写秋天?(写出四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第③——⑥自然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连一连。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写出你的理由。
第③自然段 牧童晚归图
第④自然段 稻田欢歌图
第⑤自然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自然段 池塘秋色图
12、阅读。
“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地邀请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
“‘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非常不幸。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刻上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能够继续陪伴我们。希望他们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不能’先生,您安息吧。从今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1】“‘我不能’先生”指的是( )
A.一位叫“我不能”的先生。
B.认为自己无法做到这件事的思想。
【2】“‘我不能’先生”在世时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能”还有哪些像“我可以”“我愿意”一样的“兄弟姐妹”?请再列举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我不能’先生”举行葬礼,实际是要( )
A.让“‘我不能’先生”好好安息。
B.告别消极态度,积极自信地去做事情。
13、课内阅读。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填空。
短文抓住____、____、____的特点来写漓江的水。
【2】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比作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住处附近,有一片葱郁的树林,在那儿我曾领略过两次截然不同的晨趣。
那是初秋。当田野上泛起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等待着收获的时候,我附近的树林也适应着季节,慢慢变黄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我的窗棂(líng)发出了沙沙的响声,我知道,那是雨。是凄清的秋雨!天空低低的,树林静静的,冷静伴着枯叶在零落。我困在屋里出不去,心底却浮出悠远的情思:黄叶已铺满小路了吧?
第二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窗帘看天,雨停了,天上没有一丝云。于是,我匆匆走向树林。果然,黄叶还在沉重地飘落,黄黄绿绿落满了小路,浓淡疏密的树林变得凄楚而苍凉,宛若一幅失了色的画。
我轻轻地踱着步,无端地产生出一种悲哀,一种生命的悲哀。
但我还是往前走,向着那棵老榆树走去,突然,我的头顶飘下几声小鸟清脆的鸣叫,那声音委婉尖细,我知道,那是一种灰绿色长尾巴的小鸟儿的声音,每天在我窗前的杨树上都能听到它细弱而娇美的鸣叫。
我在想:这只小鸟也在感受生命的短暂,生命的悲哀吗?
然而,从它的啼叫里,却听不到凄楚与哀怨,有的倒是一种顽强(qiáng qiǎng)的抗争。
随后,在不太远的一棵树上,一只麻雀一声一声地啼叫着,须臾又有一只麻雀清脆的叫起,像是在回答。高一声低一声,紧一声慢一声,紧紧慢慢,柔婉和谐很像在亲密地交谈,又像夫妻间窃窃低语。
也许由于它们的啼叫,惊醒了树林,刹那间,这棵树,那棵树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啼鸣。树林一阵颤动,转瞬之间一片哗然!
初秋的树林沸腾了!
叽叽喳喳的声音沸沸扬扬,婉转如水流潺潺;喧闹又如孩子们的嬉戏,是欢唱?是惊喜?是不安?说不清,高潮之后,是短暂的沉默,眨眼间,又出现新的情绪、新的意境……
这时,一枚黄叶轻轻落在我的额际,我一抬头,看见朝阳正跳跃在山脊,枝头的黄叶熠熠(yì)闪光,一群麻雀从树上翩然而下,如一阵落叶,翅羽上染着淡红色的阳光。而且,那啼叫变得低沉而亲切,仿佛是在相互间照应,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友爱又不甘寂寞的集体。
多么可爱的早晨,多么宁(níng nìng)静的早晨!
静心在此安然自得。大自然是多么的可爱啊!人的生命只有在她的怀抱中,才感到温馨、恬静,充满着活力。
清晨,生命的清晨,我爱你。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亲密——( ) 悲哀——( ) 收获——( )
【3】请用“√”划出短文中加点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宁(níng nìng)静 顽强(qiáng qiǎng)
【4】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
(2)形容悠闲而舒适。( )
(3)形容声音喧闹、杂乱。( )
【5】开头说“我曾领略过两次截然不同的晨趣”,这两种“晨趣”分别是什么引起的呢?
答:第一次是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
【6】第二自然段写作者想到黄叶铺满小路的景象,第三自然段写作者看到了这种景象,它们给作者的感受是否相同呢?请具体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仿照“(两只麻雀的鸣叫)高一声低一声,紧一声慢一声,紧紧慢慢,柔婉和谐很像在亲密地交谈,又像夫妻间窃窃低语”的句式,写一句话。
答:__________很像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要尽量节约开支和浪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它。(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个词,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自豪、生气、着急、快乐、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听见了,侧着眼睛看了看,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7、修改语段。(两处语病一处错别字。)
儿童节那天,妈妈带我去公园游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在人工湖边,令我们赞叹不已。可惜人工湖污染严重,湖面上飘浮着许多垃圾。禁不住对妈妈说:“如果我们都能保护环境那该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看看堤下,江水可能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
以“我家是个‘动物园’”为题,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你的家里每个人像哪种动物,有什么个性?把他们写下来。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