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三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聒噪       呕心沥血       举世闻名

B.誊写       富丽堂惶       路不拾遗

C.爱慕       一如即往       有恃无恐

2、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没有运用对比写法的一组是( )

A.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D.(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投(bēn)       读万书(juàn)

B.美(chāi)       水浒(zhuàn)

C.母(xiào)     默而之(zhì)

D.力(zháo)     甸(diàn)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月亮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描写对象,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请写出几句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

5、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______一鉴开,天光云影______

(2)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______不须归。

(3)由俭人奢易,______

6、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桥梁     (   )的妇女

(   )的威尼斯   (   )的交通工具

(   )的街道   (   )的影子

(   )的声音      (   )的水上城市

 

 

7、词语克隆。照样子写词语。

(1)爬进爬出   

(2)沉甸甸    

(3)金黄色的马蜂  

 

8、我能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父亲的尊严

新生入学,某大学校园的报到处挤满了在亲朋好友簇拥下来报到的新同学,送新生的小轿车挤满了停车场,一眼望去好像正举行汽车博览会。

这时,一个礼衫褴褛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保安的视野中,那人在人群里钻出钻进,粗糙的手里拎着一只发黑的蛇皮袋,神色十分可疑。正当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满地的空饮料瓶出神的时候,保安一个箭步冲上去,揪住他的衣领,已经磨破的衣领差点给揪了下来。

“你没见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要捡破烂也该改日再来,不要破坏了我们大学的形象!”

那个被锹住的男人与其说害怕不如说是窘迫,因为当着这么多学生和家长的面。他一时(竞 竟)说不出话来。这时,从人缝里冲出一个女孩,她紧紧(抓住 挽住)那个男子黑瘦的胳膊,大声说:“他是我父亲,从乡下送我来报到的!”

保安的手松开了,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不错。这位农民来自湖北的偏僻山区,他的女儿是他们村有史以来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他本人是个文盲,十多年前曾跟人到广州打工。因为不识字,看不懂劳动合同,一年下来只得到老板说欠他八百元工钱的一句话。没有钱买车票。只得从广州徒步走回鄂西山区老家,走了整整两个月!在路上。伤心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三个女儿都读书,还要上大学。

女儿是老大,也是第一个进小学念书的。为了帮家里凑齐学费。她八岁就独自上山砍柴,那时每担能卖五分钱。进了中学后住校,为节省饭钱,她六年不吃早餐。每顿饭不吃菜只吃糠饼。为节省书本费,她抄了六年的课本……

他绝对想不到会在这个心目中最庄严的场合被人像抓贼似的揪住。当女儿骄傲地叫他父亲。接过他的化肥袋亲昵地挽着他的胳膊在人群中穿行的时候。他的头高高地(举 昂)起来。那是一个父亲的尊严,也是一个人的骄傲。

报到结束后,他一天也不敢耽误。而且他的路比别人都要遥远,因为他将步行回到小山村。不过。这一次步行,他会比一生中的任何一次都要快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谱。

(1)衣衫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安误认为父亲是来捡破烂的。所以想把他轰出去。

B.女孩是他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

C.女孩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觉得丢脸。

D.父亲是文盲,外出打工没得到工钱,发誓要让女儿都读书。

4在保安揪住父亲的时候,女孩是如何做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为什么说父亲的这一次步行比一生中任何一次都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材料,完成练习。

《流浪地球》这部被称为“首部国产重工业科幻影片”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看完《流浪地球》,相信很多人对“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北京第三交通委”的交通提示语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看完电影几天了依然“余音绕梁”。

【1】这则材料主要想提醒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语,提醒人们过马路走斑马线。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惩治孙猴

孙猴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莫想伤及其身。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以雷削钉打,不能损伤一毫。众神启奏玉帝:“万岁,这泼猴不知从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偷吃了蟠桃,偷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刚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老君回宫,将孙猴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整整七七四十九日。

1孙猴被惩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神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都不能损伤孙猴,只得把他送入________中锻炼。一共炼了________天。

3孙猴急不能伤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你喜欢哪一个人物?请写出喜欢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1“刹那间”可以换成的词语有(   )  (多选)

A. 转眼间   B. 霎时   C. 顷刻间

2变色龙靠_________来判断昆虫的位置,用_________来捕获食物。

A. 舌头;眼睛   B. 眼睛;舌头   C. 舌头;舌头

3这段文字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了变色龙速度之快。 ( )

A.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   B. 刷;卷入   C.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入

4下列关于变色龙舌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色龙的舌头跟它的身体差不多长。

B. 变色龙的舌头长度是它身长的两倍多。

C. 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身长的一倍多。

13、会行走的书

①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②我在口袋里揣上我的第一份薪水,185元,站在马路边,等一辆开往南通的班车。当一辆班车在我的身边停下,候车的人便一拥而上,我几乎是在一群人的裹抉下挤进了车厢。

③当我伸手掏钱买票的时候,我的脸变得煞白:我的185块不翼而飞!我带着哭腔对售票员说,我的钱被扒手扒了,售票员语气平静地说:“这个借口我听多了!”

④我急了,满车的乘客,竟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能证明我的无辜与清白,我想,刚才把我挤上车的那几个人很有嫌疑。可是,我哪来确凿的证据?我只好觍(tiǎn)着脸对售票员说:“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口袋里真的没有一分钱了。”“既然没钱,那你就下车好了。”“这怎么行呢?我要去南通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耽误不得的。”

⑤一个来客对售票员说:“同志,要不你就别收人家小姑娘的钱了,出门在外,谁没有过不方便的时候啊?”售票员说:“这个头可不能开,要是都拿这个做借口,我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⑥另一个乘客指着我的手说:“姑娘,你把戒指抵押给他们好了。等你有钱了,再过来赎回去便是。”我握紧戒指,摇摇头。这枚戒指是我家的家传宝贝,妈妈在我参加工作之后才郑重其事地戴到我的手指上的,我怎么舍得将它抵押出去?

⑦就在这时,一直闷头开车的司机开口问:“姑娘,你手里拿的是本什么书?”我凑到他的驾驶座旁,给他看书的封面——《十月》。司机看了一眼,笑了,说:“可巧了,我也喜欢这本杂志。这本杂志多少钱?”我把封底翻给他看,说:“挺贵的,6块呢。”司机说:“能不能帮我个忙?你把这本杂志卖给我吧,不然,我还得等下班之后,走很远的路才能买到它。”

⑧我心里一动——那年,从我的出发地到南通的车票钱是5块,司机腾出一只手来,从口袋里取出6块钱给了我。我高高兴兴地将书放进司机搁在驾驶座旁的那只白色的帆布工具包里,然后扬眉吐气地掏出其中的5块钱买了车票。

⑨一年后,我担任某班的班主任,班长建议在班上建立一个图书角,要求大家将家里闲置的书籍带过来交换阅读。孩子们都积极响应,于是,我的办公桌上就堆满了厚厚薄薄、新新旧旧的书。着手整理的时候,我忽然眼前一亮——《十月》!去年,被一个司机从我手里买去的《十月》!封二上面还写着“丫丫购于1995年4月4日”呢。丫丫,那可是我的乳名啊!我找来捐书的小男孩,问他:“这本书,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小男孩不好意思地扭着自己的衣角,说:“老师,这是我家里唯一的一本课外书,是我爸买的。”

⑩从和小男孩的交谈中,我得知他爸爸从来不看杂志。为了买这本杂志花了6元钱,男孩的妈妈还和爸爸吵了一架。我抚摸着这本“失而复得”的《十月》,对小男孩说:“回去告诉你爸爸,这个星期天,我要带着这本会行走的书登门拜访他。”

看着小男孩紧张的样子,我笑了,我拉着小男孩的手,给他讲了那个发生在一年前的故事,小男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了。我想,今晚,小男孩一定会眨着眼睛告诉他妈妈,他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好爸爸。

【1】作者为什么以“会行走的书”作为文章的题目?(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

【2】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上述温情故事中“巧合”因素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

【3】请展开想象,说说小男孩怎样在妈妈面前夸“了不起的好爸爸”。

______

14、

(一)阅读分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珍贵(   销毁(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纹线画下来。

(6)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

(7)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答:

(8)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    

(9)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答:

 

15、语段阅读。

梅花颂

没有牡丹之堂皇,没有荷花之耀眼,也没有昙花之珍贵。梅花以它独特的清新之感,博得众人的喜爱。梅花之素,绝非素得呆板,白中略含淡墨痕,将人们认为能和谐的两色调和得恰到好处。

雪却输梅一段香,融香于清,如水般圣洁无瑕,沁人心脾。这份暗香,没有桂花之浓烈,但却好似甘醇,细品之后,便觉得有无限神韵于其中了。

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

我们要如梅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1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将梅花与牡丹、荷花、昙花相对比是为了体现梅花的清新;第三自然段将梅花与菊花相对比,是为了体现梅花的孤独。

B.文中引用诗句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了突出梅花的清香,引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为了突出梅花的执着坚毅。

C.这篇短文通过描写梅花,告诉我们要如梅花般执著坚毅,不屈不挠,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2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通过写________的特征来教导我们如何________

16、阅读理解。

修鞋青年

星期天上午,我去书店买书,路上我被一个修鞋的小摊吸引住了。

修鞋师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穿工作服,腰间系着蓝围裙,消瘦白净的脸上,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里闪着机敏的光,一张微微向上翘起的嘴巴。他静静地坐在那儿,用他那灵活的双手摆弄着各式各样的鞋子,偶尔抬抬头,冲人笑一笑,继续手里的活……

一位女青年把一只没了后跟的皮鞋递了过去,修鞋师傅仔细地看了看,用(   )的口吻说:“是用钉子钉,还是用黏合剂粘上?”显然,女青年在这方面是外行,没有马上答话。修鞋师傅看出了女青年那种不理解的神情,便(   )说:“还是用黏合剂吧,既美观又省钱。”女青年点了点头,修鞋师傅便熟练地操作起来。他仔细地切磨后跟之后,从一个暗色的瓶子中取出黏合剂,均匀地涂在后跟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粘好。我以为已经完成了,谁知他却转身走了几步,把身后的长方形烘箱打开,扭亮了里面的大灯泡,把鞋子放了进去。“得烘半个小时左右才行。”修鞋师傅一边往回走一边说,“时间是长了一些,我现在正准备研究一种新型黏合剂。”

这时,我忽然发现这个师傅的腿有些异常——左腿要比右腿长好多,右脚穿的鞋是特制的。啊?这位俊朗的青年竟然是个残疾人!于是我怀着敬佩之情,重新打量起这个小小的修鞋摊,一堆零碎的工具,一个半旧半新的烘箱,上面放着一个小小的“意见本”,上面写满了对他的评价与意见,“热情”“技术好”“正能量”……

渐渐地,那些赞扬的词语在我的视线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

【1】结合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建议   商量

(1)修鞋师傅仔细地看了看,用(______)的口吻说:“是用钉子钉,还是用黏合剂粘上?”

(2)修鞋师傅看出了女青年那种不理解的神情,便(______)说:“还是用黏合剂吧,既美观又省钱。”

【2】用“   ”把描写修鞋师傅外貌的语句画出来。

【3】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仔细地切磨后跟之后,从一个暗色的瓶子申取出黏合剂,均匀地涂在后跟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粘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修鞋师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这说明了________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它们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18、阅读【A】【B】两个语段,按要求做题。

A】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节选自《太阳》)

B】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节选自《海上日出》)

【1】两段话都是对太阳的描述,【A】语段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B】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很生动。

【2】【A】语段加点的词语不能省掉,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要求语言“__________”这个特点;通过对【B】语段加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B】语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朗读者》由中央电视台推出,于2017年2月18日起播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的宗旨在于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的真实情感。

材料二

网友评论: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会很快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这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

材料三(见图)

1根据三则材料给出的信息,下列对《朗读者》这一节目理解准确的是哪一项?     

A.它只是一款流行街头巷尾的大众综艺节目。

B.它的组合方式单调乏味,不能真正鼓舞人、教育人。

C.“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我们是朗读者”是它的宣传语。

D.它虽能以文化感染广大民众,但无法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的真实情感。

2从材料三中,不可能得到的信息是哪一项? (     

A.《朗读者》的播出时间为2017年2月18日起的每周六、日,在CCTV-1、CCTV-3频道同时播出。

B.《朗读者》的主要赞助商是北汽集团。

C.《朗读者》从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黄金档联合播出。

D.广大网友对《朗读者》好评如潮。

3有人认为《朗读者》这档节目会流行一时后立即消失,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并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填空。

(1)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往事涌上奶奶的心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子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松树挺立着。(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选择本单元的一则民间故事,进行缩写。要求: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