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无论……都…… 只要……就…… 如果……就…… 不是……而是……
(1)( )不来台风,我( )可以收几大箩。
(2)( )我们身在何处,( )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
(3)( )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4)我们并( )捉来吃,( )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著名的行书字帖,但是富含哲理的散文佳作。
B.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C.通过学校举行的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会了快速、安全地逃生。
D.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传承历史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体验课程。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蛰伏(zhì) 间隔(jiàn) 馈赠(zèng) 节俭(jiān)
B.剔透(tì) 偏僻(pì) 空旷(kuàng) 拗不过(ào)
C.叮嘱(zhǔ) 龟裂(jūn) 酵母(jiào) 嗜好(shì)
D.垂蔓(wàn) 嫉妒(jì) 酬谢(chóu) 牛虻(máng)
4、比一比,再组词。
哨(________) 悔(________) 榆(________) 殖(________)
梢(________) 诲(________) 愈(________) 值(________)
5、填空。
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是对松鼠____的描写,抓住 “_____、_____、_____”三个字来表现松鼠遇到危险时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突出松鼠_____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文章 背得( ) ( )地读书 ( )地写作
8、默写王之涣的《登鹤雀楼》。
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蜗牛
事情发生在春天。
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你到小树林里去玩玩吧,树叶儿发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草莓没有了,地上却长出了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蘑菇已经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也全掉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
【1】蜗牛妈妈第一次叫小蜗牛到树林里( )
A.看树叶发芽
B.采草莓
C.采蘑菇
【2】第三次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小蜗牛看到( )
A.很多蘑菇
B.树叶发芽
C.树叶掉了,地上有很多雪
【3】你能告诉蜗牛妈妈,小蜗牛为什么没有完成她交给的任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____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____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____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____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根据课文内容,在短文的空缺处填写上恰当的动词。想一想,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_描写。
【3】“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片段中画“_____”的句子是课文的_____句。“我”快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惧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让作者感到很快乐,那么你又从阅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本选文的作者是 ,课文的题目是“ ”。
2.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恭恭敬敬
3.用“ ”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12、阅读二。
袋 熊
澳大利亚有两种袋熊:一种是鼻端有毛的袋熊,生活在昆士兰州和澳大利亚的南部;另一种是粗毛的袋熊,生活在东南沿岸。这两种袋熊都有棕色的软毛皮、短耳朵、厚实的身体。据说,袋熊和北美獾很相似。鼻端有毛的袋熊,比长粗毛的“表亲”要小一些,而且耳朵更尖一点,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在很多方面,袋熊和另一种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考拉熊也非常相似。和考拉熊一样,袋熊有健壮的前肢和强有力的爪子。但是袋熊并不像考拉熊那样用爪子来抱紧高树枝,而是用它们来挖大地洞。这些洞穴通常有九至十五英尺宽,但也可能更宽,有的时候能够达到九十英尺。洞穴的一头是袋熊睡觉的地方——在那里袋熊用树杈造了一个窝。
袋熊是食草性动物,所以它也会用巨大的爪子来撕碎青草和树根,把它们作为食物。母袋熊通常会把青草连根拔起并把它们放在地上,这样它的小袋熊就可以吃细嫩的根部了。袋熊的牙齿终生都在不停地生长,它的牙齿很锋利,适合于切食物和撕食物。
袋熊一次只能生一个孩子,通常是在澳大利亚的冬季——五月到七月。小袋熊刚出生时仅有一英寸长,它借助前肢沿着妈妈身体的下部往上爬进育儿袋,在这里,小袋熊将会感到温暖、有安全感,同时也方便袋熊妈妈喂它奶。
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有袋动物靠母亲的乳汁来汲取营养。供应乳汁的乳头就在育儿袋里面。一旦小袋熊进入育儿袋里,它发现乳头后就去嘬(zuō)。乳头就会在小袋熊的嘴里隆起,这样就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食物源。幼兽在妈妈的育儿袋里住四个月,并且发育很快。
大多数有袋动物有育儿袋,站立的时候育儿袋都是朝上敞开着。但是,考拉熊和袋熊的育儿袋口却是朝下敞开的。强壮的肌肉使育儿袋紧闭着,以防小袋熊或考拉熊掉下来。这种朝下敞开的育儿袋的好处是当袋熊挖洞穴时不易使泥土进到里面。
袋熊是一种腼腆的、温和的动物。即使你住在澳大利亚,而且也能坚持夜间观察,可还是很难了解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袋熊生活的地方,他们破坏了袋熊的洞穴和食物来源。在一些以前袋熊很活跃的地方,现在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了。近来人们不得不建立动物保护区来保护袋熊。也许有了这样一些保护区,这种友好的动物将会再次繁盛起来。下一次我们再开车经过澳大利亚时,可能真的应该小心袋熊了。
【1】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 )
A.袋熊特殊的身体结构如何帮助它生长和生活
B.高速公路上的路标起到了保护袋熊的作用
C.袋熊在习性上和考拉熊以及北美獾相似
D.袋熊怎样喂养和抚育小袋熊
【2】袋熊通常居住在( )
A.高速公路旁边
B.树干里面
C.高树枝上
D.地下洞穴里
【3】人们不能经常看见袋熊的原因是( )
A.袋熊看起来非常像考拉熊
B.袋熊通常在晚上活动
C.没有足够多的袋熊出没标志
D.袋熊在树上很难被发现
【4】袋熊借助( )来获取食物。
A.鼻子
B.耳朵
C.爪子
D.育儿袋
【5】如果袋熊遇到了人,它很可能( )
A.袭击人
B.跑开,离人远远的
C.向人咆哮以发出警告
D.向人乞讨食物
【6】请写出为什么人们不应该把袋熊当作宠物的两个原因。用你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支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杨子荣 向座山雕请示, 迈开大步奔向东北山包。杨子荣 在山头上的一棵树旁,借着晨光向正前方观察,看到几个不密的黑影,向这里射击,从他的观察中更 了自己的判断。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这段话表现了杨子荣善于 和 ,从而做出 的判断。
14、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
【2】选文是对景物的_______态描写,其中画线句子中描写鸟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
【3】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鸟___________多、__________多。
【4】“应接不暇”一词的意思可以用文中的原句来解释,请你用横线画下来。
【5】文中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鸟的_______之情。
15、阅读实践。
牛郎织女(节选)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像“恋恋不舍”这种结构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
【2】通过嫂子的言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想一想,这段文字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要再留恋了,哥嫂不喜欢我,那我就走吧。
B.有老牛这个亲密的伙伴相伴就足够了。
C.为了得到这头很惹人喜欢的牛,离开家也没什么。
D.牛郎不喜欢这辆车。
16、短文。
鸟的天堂(节选)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目不暇接( ) 依恋( )
【2】现代文学巨匠______________(姓名)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侧重于静态描写,主要写___________;选文是第二次,侧重于_____________描写,主要写鸟。
【3】选文第①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第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特指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________________。
【5】对“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作者第一次看见这样大的榕树,想多看一看。
B.作者昨天晚上没看见一只鸟,今天见到了这么多的鸟,很欣慰。
C.作者欣赏榕树的茂盛、群鸟的热闹,赞美、留恋生命的蓬勃。
17、课外阅读。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匠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地一个人装配了一个大衣柜。刚刚装好,父亲回来了。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儿看。蓦地,他用力一下把大衣柜推倒了,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质问:“你瞎了?”说话间,他突然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然而,另外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认识。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地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想弄清楚里面的结构。正在研究的兴头上,突然听见父亲的推门声和脚步声,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他忽然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坏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当啷”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他猛地扭回头,看着我说:“又是你干的好事?”
我害怕地低下了头,眼睛盯着父亲的脚尖。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掌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摩。我奇怪地仰起了头。父亲的脸上竟然有一丝笑意。他对我说:“真淘气!什么都想动动。”我不明白,一台座钟可比一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他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我在一次教育孩子中,才忽然想起问父亲为什么那次没打我?父亲说:“你跟我学木匠是学手艺。做木头活好比做人,一榫一眼都要套牢弄实在,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投机取巧;可你学修表,那是钻研,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前途……”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1】给短文添加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父亲的 、 、 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 的父亲。
【3】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 ,他这样做是为了 ;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 ,他这样做是为了 。通过这两件事,表达了“我” 。
【4】“奇怪”有两个注释:①稀奇罕见;②表示惊讶;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我能用另一个意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
A.点明主旨 B.总结全文 C.抒发情感 D.首尾照应
【6】文中的父亲打了“我”,让“我”在做人做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们身边也有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你同意这种教育方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精彩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描绘的画面多美呀!请给这幅画起一个恰当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②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③其实,太阳高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④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⑤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第③句话可以改为“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与中国神话故事《______》有关联。
【4】第⑤句话是一个______句,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写下来,要保持原有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母亲从衣兜里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变脸(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双重否定)
②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改成陈述句:
22、按要求答题。
(1)昆明湖很静、很绿。(改为比喻句)
(2)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成拟人句)
23、作文。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着这次习作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吧!题目自拟,注意书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