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出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流光溢彩鱼米之乡  心扉

B.囫囵吞枣别出心裁宫阕

C.悲欢离合牵肠挂肚  冗繁

2、下面关于《海底两万里》中人物身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捕鲸手尼德兰

B.博物馆教授阿龙纳斯

C.鹦鹉螺号艇长尼莫

D.林肯号舰长康塞尔

3、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词语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试(juàn)       (bēn)跑       便(biàn)利

B.勉(qiǎng)       (guàn)   (dǎo)退

C.(chēng)道       (bào)露       (tiáo)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形近字组词。

喧( 漠(    暇(   陪(  

渲(  寞(   瑕(   赔(  

5、课外阅读知识积累。

1、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2、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

6、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点明时间、地点的诗句:

             ,            。”

7、看拼音,写词语。

máng lù zhēng lóng shòu ruò jīng zhì cháo shī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牛郎织女》和《____________》两个民间故事,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间传说故事。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这是描写___________节的诗句,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我还能写出我积累的一首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猎人海力布》,我们知道文章写了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找出文中描写庙会热闹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年一度的庙会是盛大隆重的。这种盛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节目多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4】阅读选段,用“——”画出一个过渡句。

【5】文中列举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动物的奇特“语言”

①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②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再如,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或“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③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哺育;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④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研究可知,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1】“动物的‘语言’”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2】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

A.先总述再分述

B.先分述再总述

C.按时间顺序叙述

D.按空间顺序叙述

【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的“语言”不包括动作。( )

(2)鹿科动物遇到危险时,会发出白色的“信号”。( )

(3)雄羚羊求偶靠嗅觉识别,是会发出声音的“语言”。( )

(4)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句话。( )

(5)动物的“语言”有警告、识别、求偶等作用。( )

【4】第②段画“   ”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题

从小,我就有luò lào)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揉着脖子——痛不堪言。

母亲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决定给我特制一个枕头。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棉絮是母亲一把把地tiāo tiǎo)选的。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 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睡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没办法,母亲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并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是没有歌词的童谣,我当然睡得格外香。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只绿豆枕了,我便不分昼夜地抱着。终于有一天满枕的绿豆壳散落满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

后来,母亲sài sāi)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在学校住宿的每一天,枕着药枕,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里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短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苦涩_______    糟糕_______    污浊_______

【3】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四字词语。

(1)痛苦到了极点,无法用言语表达。_______

(2)不管白天还是黑夜。_______

【4】“我”枕过三种枕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变的世界”指枕袋,“有一种情感”是对枕头的喜爱。

B.“不变的世界”指枕袋里的东西,“有一种情感”是睡觉时对枕头的依恋。

C.“不变的世界”指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一种情感”是指亲情。

【6】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园地:(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并作答。)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然不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   )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   ),你应该珍惜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 ,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   )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吧!”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爱——( ) 悲痛——(   )

3.发挥你的想象,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完整句子。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5.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你认为他倾诉什么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6.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7.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把感想写在下面横线上。

 

 

13、阅读理解

《搭石》选段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 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请你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文中“____”这个词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

14、   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遣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

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拾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流水______   月光______   笛声______

2请用波浪线画出这几段话的中心句。

3用小标题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一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并写出家乡人表现什么品质?

动作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第二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开凿居庸关隧道用          的办法,原因是      ;开凿八达岭隧道用      的办法,原因是          

16、课外阅读。

(节选)

然而(shā chà)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yān yàn)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qiáng jiàng)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词语。

(1)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   )

(2)(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

3.这篇短文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了白杨树的特点?

4.由文中写的不折不挠的树,你想到了什么?

 

17、阅读理解。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陶醉于南极洲的圣洁天地,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朵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显露在脸上。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得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务必从看电视、看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至于懊悔。(有改动)

【1】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从文中提取信息,填一填。

【2】关于读书,作者既高兴又懊悔,他高兴和懊悔的原因分别是(  )

A.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变得有钱,懊悔的是自己的钱太少。

B.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延长寿命,懊悔的是生命只有一次。

C.高兴的是读的书能变成宝贵的财富,懊悔的是自己读得太少。

D.高兴的是读书使人情趣高雅,懊悔的是这种高雅只是暂时的。

【3】“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能让自己再长出一个头脑。

B.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

C.读书能把别人的头脑偷过来供自己用。

D.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4】第4自然段中提到“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为了说明(  )

A.“我”很喜欢泰戈尔的诗。

B.“我”喜欢看到花朵开放。

C.读书能让“我”走进诗歌的世界。

D.读书使我们变得情趣高雅。

【5】下列关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

B.点明中心

C.照应题目

D.总领全文

【6】请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谈谈你对“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花边饺子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荤的,一种素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转眼间,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这年的大年初二,正好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堆饺子,我哪儿这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滚开的锅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④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马上把带花边的、不带花边的几个饺子夹入妈妈碗中。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她惊喜极了。

⑤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②段及第⑤段中的“花招”。

(1)第②段中的“花招”指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的“花招”指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写“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她惊喜极了”。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出此时母亲咬着糖馅的饺子的语言、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蕴含丰富的情感,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我”小时候,说明妈妈教会了“我”包花边饺子。

B.揭示悬念,“我”这次故意包花边饺子是妈妈教的。

C.明确妈妈不但教会了“我”包花边饺子,也教会了“我”用爱守护家人。

【4】这篇文章中有多处细节描写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其中的一处,进行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我能行。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把___当作____来写。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句子)。

1.小红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海军。”(改为转述句)

2.他得去参加联欢会。(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温和”按提示写句子。

形容气候:_________

形容性格:_________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

(3)侧: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___________

22、用比喻的的修辞手法把“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的情景写出来。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乐园。

用你的笔介绍一下你所喜欢或崇拜的人。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