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B.“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

C.乐山大佛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D.我们小学生也有义务为社会文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选择

1声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2加横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 《济公    《水浒

B.       

C.        

D.       

3、找出与例句所用人物描写方法相同的一句。(  )

例: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A.他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B.往日和蔼可亲的妈妈,今天却铁青着脸,好像要和谁决斗。

C.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D.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空。

政通( )( )             ( )( )人亡          众星( )( )

( )( )无缺               应接( )( )        ( )( )

(1)以上四字词语中,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的是__________,形容完整而无缺损的是__________

(2)“牧场丢失五十头牛的情况(          ),我刚去过牧场了解了原因。”这句话中的括号里应填以上四字词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字词。

hào   kè xiāo  sǎ     róng  yù   pù   bù

(   ) (   )   (   ) (   )

fèng  xì   dǒu yá diàn  táng   xiè luò

(   ) (   )   (   ) (   )

6、按要求写成语。

(1)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出自寓言故事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结合语句巧填歇后语。

1.审讯一开始,警察“________——单刀直入”,这些匪徒根本找不到狡辩的机会。

2.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的思路如开“_______——开动(冻)了”,不一会几就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3.这么久不见你的脾气还是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

8、我能写出很多带有“扌”的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乐阅读

生命生命

  ,我在灯下稿,一只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停在眼前小憩,我一伸手住了,我原想弄死,但动双翅,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就不能再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扎,那生之欲望令我震,使我忍不住放了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呢?角的砖缝中掉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可以冲破硬的外,在光、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然起敬!

  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器,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而有律的跳大的震撼,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有意的人生,也可以任、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然肉体的生命短,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使我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自己掌握。

  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不辜生命,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的命如何,遇福遇,或喜或,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托住天,撼大地,形容强、高大,有力量,引申事物影(   )

2)十分穆地生敬重的心情。形容严肃、敬仰的度和感情。 (   )

2】忍不住放了小娥的原因是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么说它有擎天憾地的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了事例,请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菊花

俗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高洁怡雅;紫的是紫玉蓬,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责。另有墨荷的黑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盆,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妖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瓣分挂瓣、匙瓣、平瓣、管瓣四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龙爪、毛刺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风、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惯,如菊花肉、菊花囊、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原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功能,被人称赞为空气的卫士

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珍贵花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①②③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怎样说明菊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菊花的颜色以黄、红、白、紫四种为主。

B.龙类造型的内部长瓣紧紧合抱,外部的短瓣自然下垂。

C.菊花的花、茎、叶、根都可以做药材使用。

D.人们称赞菊花为空气的卫士,是因为菊花能保护环境、净化大气。

6古代文人对菊花大有赞赏,下列诗句中,属于咏菊的诗句是(   )。

①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③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④曲沼关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1、课内阅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12、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硕士、蓝盔、维和部队、联合国秘书长”四个词语的资料搜集与理解,你能用这四个词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以一个同样渴望和平的小朋友的身份给雷利回一封信。(4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惫_________误会_________擅长_________

【2】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方法二:__________,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什么?(结合相关内容,概括出三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的      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持   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的      得)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   yān   yàn)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力   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hún   hùn)身轻松。这时____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____记住____你们是吃饭长大的____也是读书长大的_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和读音。

饿________(的      得)       (支持   支撑)________     忽然________(的      得)

________(yè   yān   yàn)了     所有的________(智力   智慧

________(hún   hùn)身轻松

【2】请给第三段中缺少标点的语句填上标点。

这时________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________记住________你们是吃饭长大的________也是读书长大的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我”饥肠辘辘时,“我”________。 当“我”腿真酸时,“我”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把你的感受、理解用几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慈母情深》选段,完成训练。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母亲旁边那个女人对母亲说的话,是对母亲的(  )

A.赞扬 B.批评 C.鼓励 D.讥讽

2选文对母亲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3读画  的句子,选一选。句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____的母亲;句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____的母亲。

A.勤劳能干   B.通情达理   C.生活拮据   D.和蔼可亲

16、课内阅读。

①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②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节选

【1】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两个情景,简要概括为:____________

【2】将文中“理所当然”换成“顺理成章”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搭石无声却有情,文中两个“任人”让你想到了______

【4】关于选文结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尾优美,意味深长,很有画面感。

B.主要写的是“搭石”的美。

C.读到结尾,脑海中就会浮现乡亲们在搭石上的情景。

D.作者明写“搭石”,暗赞乡亲们美好品质。

17、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第一段中点明课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几句话,把“香飘十里”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宁死不屈的空军勇士

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空军勇士阎海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②1937年8月17日,淞沪会战中,阎海文的战机被击落。几天来,日本侵略军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种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当他们看到阎海文从战机上跳伞下来时,就急着想看看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的。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中国飞行士。”“让这家伙尝尝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但阎海文并没有放弃反抗,他一直战斗到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并把那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枪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③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阎海文的墓碑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繁华的闹市区,“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

④阎海文是辽宁省北镇市人,殉国时年仅21岁。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更为一个民族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可这丰碑上,又何止凝聚着一个阎海文?这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化身。

                                                              (选文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第②段日本侵略军的语言描写反衬出____________,让日本侵略军吃尽了苦头。

【3】日本人为什么要向阎海文列队脱帽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想对勇士阎海文说什么呢? (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延伸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有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15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非常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要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说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是专门为我而唱的。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疑惑,但也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间,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是胶水。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问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让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有删改)

【1】写出文中他们“不屑”和“羡慕”的原因。

“不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羡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写的两个场景是________

A.在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大家都很羡慕“我”。

B.父亲和“我”一起制作音箱。

C.父亲拒绝给“我”买音箱。

【3】“我”为什么感觉到爸爸“了不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4】文中“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闪电撕破了乌云。

(1)“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终身难忘的航行,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2.秋天,香山的黄栌红了。(改写成比喻句)

 

22、今年的全国两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改成感叹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乐国。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好书始终伴随着我们,在与好书相伴的日子里,我们一定有许多感受、体会、启迪、故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读后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