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嫌弃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理所当然
B.吩咐 生灵涂碳 负荆请罪 相依为命
C.拐骗 流离失所 民不了生 内忧外患
D.拘束 同心协力 难以置信 振天动地
2、下列句子不属于动态描写的是( )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一只画眉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小枝上兴奋地叫着,真好听。
C.月亮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
D.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3、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两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B.这个护士经验不足,打针不能一针见血。
C.他总是在窗边一声不吭地坐着,好像是透过风景思念着他的家乡。
D.表哥在全神贯注地看书,我躲在他背后吓了他一跳。
4、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烈士和革命前辈,现在一起来回顾那感人的瞬间吧。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②《七律·长征》一诗中讲述了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事件。
③为了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邱少云像________________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
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________________,没________________。
5、积累运用。
1.《慈母情深》一课的作者是____,向我们介绍了一位____的母亲。课文在结构方面的最大特点是____。
2.《父爱之舟》的作者以____的形式回忆了往事。文中最令人难忘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补充词语。
描写神态表情的词语:
垂_____丧_____ 眉_____眼_____ 兴_____采_____
喜_____望_____ 气喘__________ 惊_____万_____
7、课文内容我理解。
1.文中反复出现这样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
2.文中末尾写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父亲的了不起体现__________,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字词。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mǔ( )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xī( )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fān( )地,bō( )种,jiāo( )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每年xùn( )期,溪水猛涨,人们来来往往必须脱xié( )wǎn( )裤。大家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间ɡé( )着摆成一排,这就是搭石。走搭石要快,才能动作xié( )调,保持平héng( )wěn( )定。
(3)蔺相如wán bì ɡuī zhào ( )立了功,赵王封他做大夫。在渑池之会上,他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这让廉颇很不服气。后来,廉颇负荆请罪,他俩tóng xīn xié lì( )保卫赵国。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微笑的含义
前几日,与好友在外面吃饭,落座后,发现正对我视线的是门口站立的一位迎宾小姐。看得出,这是个外地姑娘,二十出头,高高的个子,身着与其他饭店迎宾人员无异的旗袍,每有顾客光临或离去,她总会微笑着说“欢迎光临”或“请慢走”之类的话。大概是食客们对迎宾小姐早已司空见惯的缘故,他们要么只顾着和身边的人攀谈,要么就匆匆走过,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而这个外地姑娘似乎也习惯了人们的冷落,在没有顾客经过的时候,就收起微笑,面无表情地站着。她的漠然和热闹的饭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没人注意到,除了不经意间坐在她对面的我。
一个年轻女孩走了出去,外地姑娘的脸上又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但出乎她的意料,年轻女孩并没有像其他客人一样对她视而不见,而是回过头回应了她一个微笑,一个甜甜的微笑。外地姑娘愣了一下,但很快的,笑意重新回到她的脸上。不同的是,那笑是如此由衷,如此生动。年轻女孩已经走远了,但外地姑娘的笑却依然灿烂。
原来,一个微笑足以温暖一颗心。
目睹这一切,我不禁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每天下楼,都会碰上一个女孩,她是楼下新搬来的住户。我很想跟她打招呼,但又怕她不理我,自讨没趣。一天,我下定决心打破沉默,可她板着脸,一股冷冰冰的模样,我又犹豫了。思忖半天,终于硬着头皮对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岂料,她马上回应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她也很想认识我,只是怕我拒绝她罢了。
原来,一个微笑就可以拉近两颗心的距离。
微笑,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传递着动人的情感。怪不得有位哲人曾说: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_______)
(2)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_______)
【2】短文画线句子中外地姑娘“愣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
【3】联系短文,为什么说“一个微笑就可以拉近两颗心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微笑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在生活中与“微笑”有关的经历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觉的半月有馀。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 , 还要见责; 再十分伤损, 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篆,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1】关于提高阅读本文速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捕捉有用信息
B.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速度
C.集中注意力,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读
D.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猴王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猴王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同学们在阅读了《西游记》后,对猪八戒这个人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为此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你会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占小便宜,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古人眼中的读书观
【材料一】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材料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材料三】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看见满桌的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1】阅读材料一,对话古人,完成下列练习。
【2】【材料二】中的哲理诗让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完三则材料,我猜测朱熹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与朱熹的读书观是分不开的。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朱熹要求读书时要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 ( )
(2)朱熹倡导大量阅读同一类的书,多多积累。 ( )
(3)朱熹欣赏一打开书就读的人,觉得他们很热爱读书。 ( )
(4)朱熹觉得读书要循序渐进。 ( )
12、课外阅读。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 我问一位老花农 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他乐呵呵地说 你没看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吗
我这才注意起山茶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为什么说山茶花的颜色“那真叫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花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______和______,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___________与山茶花骨朵的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画线的句子,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 )。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形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答案。”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仪式,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 )。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 )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
置之不理 兴致勃勃 瞠目结舌。
【2】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1)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儿子说“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_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_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知道的。
【2】“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紧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走搭石要“紧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段中表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的句子。
15、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了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一般人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就故作严肃地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刚满三岁,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宝宝说:“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他带四岁的儿子骑车出去玩,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他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用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自己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准备拉便便,却只放了个响屁。站在一旁的奶奶故意逗他:“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很镇定地回答:“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讲述。我的儿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八九个小时外,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也剥夺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1】全文约1000字,你的阅读时间应为( )。
A.少于2分钟 B.2~4分钟 C.4~5分钟 D.超过5分钟
【2】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的宝宝“发现”地球在转;四岁的儿子雨中作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②段分别出现两次“提议”和“颜色”,它们依次指的是( )。
A.提出的建议;提出建议;教训、斥责、惩罚等;色彩
B.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色彩;教训、斥责、惩罚等
C.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教训、斥责、惩罚等;色彩
D.提出的建议;提出建议;色彩;教训、斥责、惩罚等
【4】第②至⑤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A.神态描写,衬托故事的生动有趣
B.神态描写,表现听众的开心快乐
C.对比描写,强调孩子的幼稚、搞怪
D.侧面描写,突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5】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等都是孩子的天性
B.应试教育夺走了孩子的天性和父母的快乐本文表达了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
C.文中的四件趣事与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
D.题目中的“本应芬芳”暗示芬芳渐渐消失,引发人们思考是什么让芬芳(孩子的天性和快乐)消失,新颖独特,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6】谈谈你对“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展开想象,把第⑤段中的“前仰后合”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不少于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致巴雷特大尉(节选)
雨果
建造这座圆明园足足用了两代人的劳动。它像一座城市那么夫,由岁月造成。造给谁?造给人民。因为由岁月建筑的东西都属于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不能不使人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千,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选文有删改)
【1】我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 借助关键词)的阅读技巧,知道了文中“两个强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圆明园称作“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的原因是( )
A.圆明园里面的环境优美。
B.圆明园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
C.圆明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3】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与虎鲸为邻的水母
水母属软体海洋动物,长有细长的触须,一般体重在10公斤以下。而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的水母却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强壮呢?
美国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的凯文·拉斯科夫,是一位研究水母的专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对这种巨型水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与这些水母为邻的居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
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断裂,重则皮开肉绽。令凯文·拉斯科夫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很快会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的。
【1】第一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谜团”,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母强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小学生错别字研究报告(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们对记录的小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类:
②多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多写了某一个笔画。
③少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少写了某一个笔画。
④笔画形态错误。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笔画的形态写错了。多数情况是:该长的短了,该短的长了;不该带钩的带钩了;该写折笔的写成了弯笔,不该出头的出头了,应该出头的没出头等等。
⑤多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字中添加某个部件,其中有的添加部件后不成字,有的成了另外的字。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受到前后字的干扰,也有的是受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影响,或者是“想当然”。
⑥少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中的某个部件写漏了。
⑦错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了。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不成为字;二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所写字变成了另一个不符合词义要求的字,如演奏(演秦)、波纹(波汶)。
⑧其他的还有改变结构和同音替换。
【1】撰写研究报告,先是( ),接着写( ),然后写( ),最后写( )。上面的片段属于研究报告的( )部分。(填序号)
A.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B.研究结论
C.问题的提出 D.研究方法
【2】本文将小学生的错别字分析归纳成_______(填数字)类:而将“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则属于_________类错别字。
【3】为了撰写这份报告,作者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
_______________
【4】请你针对“如何让小学生少写错别字”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在我国,家长帮着孩子拿所有物品,孩子两手甩甩悠闲自得地走在路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其他国家却几乎没有,是中国孩子的书包特别重吗?相关人士对各国小学生的书包重量进行大数据分析比较,发现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重量竟然偏轻。
【材料二】在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上,53.7%的小学生认为应参加家务劳动,35.2%的小学生认为要适当参加,仅10.2%的小学生认为无所谓,0.9%的小学生认为不必参加。在实际行动上,只有1/3的小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而多达61.11%的小学生只是偶尔参加,5.5%的小学生从不参加。12.7%的家长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约七成小学生则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
【材料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条: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材料一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我国生活中__________的现象。
【2】从材料一的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与材料二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少数人认为应参加家务劳动。
B.极少数小学生认为不必参加家务劳动。
C.大部分的小学生只是偶尔参加家务劳动。
D.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
【4】乐乐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时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写几句话送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
(2)公园草坪广告语:小草青青,踏之可惜,千万别踩我,我怕疼。
仿写一句花园广告语:_________
(3)读了《雷锋的故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
21、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营。
1.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改变句子说法,意思不变)
2.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缩句)
3.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仿写)
23、作文。
每个人都有朋友,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优伤日子里的一缕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今天,我们就以“我的好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吧! 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