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提”,出自韦庄写的《台城》。
B.“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诗中“君”指李白的朋友张少府。
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陶渊明写的田园诗《归田园居》。
D.“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中“夜”指冬至的晚上。
2、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诗句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心在《谈读书》中提到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指的是名著《水浒传》。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相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大石头。
C.《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
D.《月迹》一文中充满着月亮爬竹帘儿和满院月银银的情趣美。
4、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2)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3)勤俭节约乃持家之本。诸葛亮强调“夫君子之行,________,俭______”;朱用纯则提醒大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论语》强调“敏而好学,_______”;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强调读书要用心专一,他的《观书有感》(其一)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进步。
5、语言积累。
(1)许多家长常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孩子不以向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岳飞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
(3)《蝉》中“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6、补充精彩语句。
(1)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相思》
(2)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_。东方一点儿一点儿_______________鱼肚色的天空,___________微微的红晕,_________红紫红紫的彩云。《四季之美》
7、按要求写成语。
表现国破家亡境况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查字典,填空。
“恙”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恙”的意思有:①病;②忧。在“安然无恙”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如果一个物品被摔以后安然无恙,我们还可以说它 。
9、大闹天宫(节选)
玉帝听到报告,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天罗地网,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到花果山来捉拿孙悟空。
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悟空主动迎战,与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趁机杀进了水帘洞。
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的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立在芦苇上。二郎神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
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各路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围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刚镯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1】请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带领——( ) 提议——( ) 赶忙——( )
【2】悟空在与二郎神大战的过程中,分别变成了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庙。
【3】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好将军,优秀的将领。( )
(2)一下子全都围上去了,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4】孙悟空是怎样被抓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请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小时候,生活拮据,吃饺子只有挨到逢年过节。即使不逢年节破天荒包上一回饺子,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妈妈不生气,用手拍拍我和弟弟的小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把饺子边儿用手指轻轻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转眼间,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这年的大年初二,正好是妈妈的生日,全家又包饺子。为了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包了一个糖馅儿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对妈妈说:“今个儿您要吃着这个糖馅儿的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滚开的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里上下浮动。
热腾腾的饺子盛进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夹了三个。妈妈吃第二个饺子就咬着了糖馅儿,惊喜地叫起来:“哟,我真的吃着啦!”我笑着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
【1】请给短文添加上合适的标题,填在文前橫线上。
【2】找到描写花边饺子外形的句子,然后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顺序写的。小时候,妈妈包花边饺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长大后,“我”包花边饺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品味画线部分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对妈妈的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小时候,妈妈教会“我”包花边饺子。
B.“我”这次故意包花边饺子是妈妈教的。
C.妈妈不但教会了“我”包花边饺子,也教会了“我”用爱守护家人。
11、课外阅读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 )他按住我的手( )就这样( )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请给划横线的句子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绝望——(____) 承担——(____)
反义词:真实——(____) 粗心大意——(____)
【3】文中母亲剥豆时之所以慢下来,是因为______;母亲剥豆时之所以快起来,是因为_______。
【4】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请任选其中两种描写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
【5】儿子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
【6】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并答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甲]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
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语段中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注意加点的词语,分析“我”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鸟的天堂(节选)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意思相近的是( )
①数不胜数②心中无数③不计其数④如数家珍⑤不胜枚举⑥车载斗量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2】选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画“ ”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情感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的山野 _________的柿子 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____
【3】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说明文,完成练习。
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
“神舟十一号”飞船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在那里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地球大气的辐射和反照,还会受到许多游离在空间的高能粒子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船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究人员为飞船设计的神奇“外衣”,就像人类的衣服一样,天冷时能保暖,太阳照射时能防晒,同时衣服还能隔离灰尘、雾霾等有害因素对皮肤的伤害。
研究人员为轨道舱设计了一套厚度约2厘米的外衣,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间的换热,外衣表面还有一层华丽的复合膜,来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在返回舱外表面,喷涂了特殊设计的有机热控涂层,为保证在轨期间的返回舱温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在推进舱的底部,为有效抑制动机点火后的高温对推进舱内的影响,这一重点区域运用了多层隔热材料,能够隔离的最高温度达900℃。
【1】标题“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作比较
【2】“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船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这句话是( )句。
A. 疑问 B. 设问 C. 反问 D. 比喻
【3】下列不是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作用的一项是( )
A. 保暖 B. 制冷 C. 防晒 D. 隔离灰尘、雾霾
【4】下列说法不属于第3自然段中飞船轨道舱“外衣”的功能的一项是( )
A. 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间的换热。
B. 能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
C. 隔离太阳紫外线对返回舱的强烈辐射。
【5】读画线的语句,说说如果去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品春
①山里人品的第一口春就是鲜嫩的香椿芽。
②香椿树在春日里泛着紫红光泽的嫩芽,是报春的使者。那芽丰厚娇嫩绿叶红边,状似鸡毛毽子,一般五成六被为一株,外观浅棕色,遇熟呈绿色,初闻异香扑鼻,食之馨香可口。
③我老家沂蒙山区,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我有香椿树,三月的微风吹开春天的门扉,气候渐暖,香椿树枝丫的顶端就冒出了一个个赤色的鲜嫩小芽。春天各家炒的第一把香椿芽,春味浓烈,左邻右舍都能闻得到,诱惑着行人吞口水。
④记得早年我家也有棵香椿树,树干弯曲苍老,树皮皴(cūn)裂多疤,有三尺粗,长到两米多高,就努力让它分权,这样树形好看也便于采摘香椿芽。
⑤采捕香椿芽,是十分虔诚和圣洁的事情。通常头天晚上先给香椿树浇饱水,让它吸收足够的水分,第二天采摘的时候,香椿芽会更加鲜亮。清晨太阳刚露出山头、露水未干的时候采摘时机最佳,从香椿树上轻轻采摘一段段香椿芽小心地放在篮子里。清明前后,香椿树被头长满了第一茬香椿芽,每棵树的香椿茅口味不同,家人就合计着哪天摘、摘多少,尽享这纯天然的美味。
⑥香椿芽越摘越旺,刚采了一茬,一周时间就能又蓬勃地长出新的一茬,第二茬的香椿芽就不那么嫩了,颜色也变成绿色,把最嫩的那部分采下来,吃法也有不同,通常的吃法就是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还有拌凉面。真吃不了或者舍不得吃的香椿芽,便被腌制。腌制好了,三五天即可食用,能保存大半年。
⑦后来,我到外地求学读书,便离开了家乡原野上熟悉的香椿树,那关于香椿的情景,已成了遥远的过去,只能在梦中重温。
⑧春日里我多次在城里找饭店再品尝香椿芽,无论怎么做,那口味永远没有老家香椿芽那独特的味道。
⑨最近这次搬家,开春时邻居送给我一棵小香椿树苗。我和妻子把它栽在小院中,精心呵护和照料,树苗长得很快,不久就发出了枝芽。那小香椿树直直地挺立着,伸展出光滑的枝杈。为了给它更大的生长空间,第二年春天,我们又把它移到了院墙外。那天黄昏,我在刚刚发芽的香椿树旁凝视许久, (此处不写字)
⑩每到春天,驻在心窝里的情感就会像香椿树一样发芽,伸展一树美好记忆,品得无限春光……
【1】读第②自然段,作者从 颜色 、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对香椿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对香椿芽的喜爱之情。
【2】阅读第⑤—⑨自然段,围绕“香椿”写了哪几方面的事?用列小标题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香椿芽→种香椿树
【3】阅读时,抓住关键语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第⑤自然段,只要抓住“____________”这句话,就能把握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4】读第⑨自然段,“那天黄昏,我在刚刚发芽的香椿树旁凝视许久”,从所学的内容想开去,作者会想到关于香椿的哪些人、事、景呢?请展开想象,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⑩自然段,联系全文内容想想“驻在心窝里的情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斗力不如斗志
一个孩子在山上种了一片苞米。苞米快要成熟的时候,被狗熊发现了。狗熊钻进苞米地吃了一些,扔了一些,糟蹋了一地。
孩子找狗熊去讲理。狗熊满不在乎地说:“你的苞米是让我给糟蹋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呢?”
孩子说:“我要你包赔。”
狗熊说:“我若是不包赔呢?”
孩子说:“那我就叫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狗熊说:“我劝你还是忍了吧,我有的是力气。”
孩子说:“我光听说狗熊傻,可没听说狗熊有力气。”
狗熊火了,指着一个磨盘大的石头说:
“等我把这块石头扔到山下去,你就知道我是不是有力气了。”
狗熊背起了磨盘石,故意在草地上走了一圈儿,顺着陡坡把石头扔下山去。磨盘石发出隆隆的巨响。狗熊得意地哼了一声。
孩子说:“背石头不算力气大,能拔下一棵树才算力气大。”
“那你就等着瞧吧!”
狗熊说着,吭哧吭哧拔起树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底把一棵松树给拔下来了。
孩子说:“你能把松树拖到东边的湖里去吗?如果你能把树扔到湖里,让它像船一样漂起来,我就服你了。”
狗熊真的把大树拖到湖里了。可是,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站进湖里以后,本想爬到岸上来,却“扑通”一声落到水里去。孩子趁机跳过去,揪住狗熊的耳朵,把他的脑袋摁到湖里,灌了他一肚子水。
狗熊告饶了,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赔偿:自己要当一头牛,学会拉犁,帮助那个孩子种地。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完全不放在心上。( )
②形容十分疲劳。 ( )
(2)狗熊为了显示自己的力气大,先把________扔下山去,然后拔了________,最后又把 ________拖到湖里。孩子和狗熊斗_______不斗_______,使力大无比的狗熊告铙了。
18、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 )肯离去。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这段话主要写了( )
A.行人走搭石
B.老人走搭石
C.人们摆搭石
【3】最后一句话是对老人________的描写,体现在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上,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遇见这样的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练习。
红梅赞
我喜爱红梅。我赞美它!
已是隆冬季节,冬姑娘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冬天的树木抖去了绿叶,缩着褐色的身子立着。当你看到那开着似火一样的红的梅花的梅树时,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可是精神大振的。
那是一种美丽给人以力量的树。瞧,屈曲盘(旋 族)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 辫),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气﹣﹣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而起敬意的花。
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雪、冰霜,然而它们像冬梅一样,战胜了向自己袭来的无情的风雪,昂首阔步于生活的道路上。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曲 屈)的性格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不正是那一朵朵充满生机、芳香四溢的梅花吗?
我赞美红艳艳的梅,更赞美那些生活中的“梅花”一一顽强不屈的勇士们
【1】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用“×”划掉。
【2】将文中你喜欢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注意要把字写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处用了破折号,它们的作用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赞美梅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识积累:写出五个表示“想”的词。
如:深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今年的春天有点冷,不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寒料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美妙的琴声怎么不令人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改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修改句子
(1)八次单元考试卷子被我们复习过了。(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书中的课文被我们学完了。(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被我们背完了。(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跳绳和踢毽子被我学会了。(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的生字被我弟弟抄写了一次。(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芳被一阵铃声惊醒了。(被字句转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当长辈不开心的时候,懂事的孩子会用自己的言行让他(她)重新展露笑容。请以“我让 露笑脸”为题,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