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每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1】预料( )

A.干预

B.预备

C.预测

D.预付

【2】居然( )

A.果然

B.竟然

C.依然

D.仍然

【3】敏捷( )

A.矫捷

B.简捷

C.快捷

D.直捷

【4】一丝不( )

A.暂且

B.如果

C.假使

D.马虎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B.我们几个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有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C.我又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D.桂花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要仔细寻找才能看到。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隔(jiàn) 执(niù) 透(tì)

B.强(mián) 写(téng) 红(yùn)

C.弱(xuē) 好(shì) 裂(jūn)

D.弃(xiān) 垂(wàn) 噪(guō)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1.太阳的表面温度有五千多shè shì________度,太阳光有shā jūn________、zhì liáo________疾病的作用。有了太阳,地球上的生物才能生存、fán zhí________

2.我们要珍惜liáng shi________,不能浪费。

3.他蹲下身子从地上shí qĭ________了笔。

5、读拼音,写词语。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白鹭ɡū dú______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ān wěn______,而它却很yōu rán______。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幅美丽的wànɡ shào______图,yùn wèi______无穷。

2.秦王说他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赵王的wú jià zhī bǎo________和氏璧,赵王很着急,立即zhào jí______dà chén______shānɡ yì______,蔺相如说,他愿意出使秦国,如果秦王把yǔn nuò______的十五座城交出来,就把和氏璧给秦王,如果不交,就把和氏璧送回。

6、积累运用。

1.诗中有趣:范成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儿童学种瓜的乐趣;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稚子弄冰的乐趣。诗中有情: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与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孟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无限感激之情。

2.学完课文,我们知道毛泽东面对爱子牺牲在朝鲜战场,他的批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这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

7、写同音字。

(1)huī    金碧_____    _____毫泼墨

(2)líng   盛气_____    烈士_____

(3)xiāo  一笔勾_____    _____炎止痛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老师  一____曲子

____上衣  一____布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二段写“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爱买书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普通工人,爱抽烟,爱喝酒,更爱读书、买书。

爸爸从来都是喝劣酒,抽孬(nāo)烟,但买书都是品位极高的,从中国的《史记》《三国志》到外国的《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全都是名著。但是对一些格调不高而又很流行的书,爸爸将它们视为“文化垃圾”。用爸爸的话说就是这些书臭不可闻,能弄瞎人的眼睛。

爸爸在生活上极其简朴。1984年发的厂服一直到1995年才“光荣下岗”:1988年买的一双皮鞋,爸爸至今还穿在脚上,我和妈妈戏说那双鞋是卓别林的“道具”。而爸爸买书却十分豪爽,一买就是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因为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一家四口人全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妈妈有时对爸爸买书的事想不通,爸爸除了向妈妈讲一些道理之外,有时也干一点“偷偷摸摸”的事:把刚买来的书混在其他书当中。反正家里书多,妈妈也发现不了。这种事他干了好多次,妈妈一次也没有发现,但从没瞒过我的眼睛。

爸爸十分注重我对课外知识的学习,在我上三年级时,就有选择地让我看一些书。爸爸在推荐给我的书上都题了字,如“读书破万卷,知识积如山”“读书苦,读书福”等,这些鼓励的话语都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我发愤图强的斗志。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就会想起保尔等英雄形象,从而获得信心与力量。

爸爸经常对我说:“人活在世上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要从书里获取,而不是从游戏机中获得。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则无疑是一具行尸走肉,整天在无聊、空虚中度过。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你就是无比富有的人。”我的姐姐就是在爸爸的熏陶下,去年以609分的好成绩如愿以偿地跨入了理想大学的大门。

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自豪、幸运。

【1】本文语言富有幽默感,请试着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光荣下岗:________________

(2)偷偷摸摸: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用爸爸的话说就是这些书臭不可闻,能弄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文中画线句子跟买书没有关系,以删去,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的爸爸在推荐给“我”的书上都题了字请你也学着题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_______________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磅。”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 仁爱无价   B. 梦想成真

2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孤独________   朴素________  沮丧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就文中画线句子回答: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位青年为什么赢得住宅的购买权?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精彩阅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读这段话我用了______(多长时间),知道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无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有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欣赏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功能】

本品能有效净化空气,防霉除臭,调节湿度等。

【使用方法及用量】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内、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注意事项】

①本品无须洗涤,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以保持竹炭包功效。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方法:可以烧掉或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一个3平方米的空间建议放几包200克的竹炭包?(  )

A.1包

B.2包

C.3包

D.4包

【2】竹炭包的有效使用时间一般是多久?(  )

A.一两个月

B.一两年

C.一年

D.两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竹炭包的功能单一。

B.竹炭包用久了可以洗涤晾晒。

C.在有效期内竹炭包可以重复使用。

D.竹炭包不适合放置在比较大的空间里。

【4】废弃竹炭包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奶奶觉得冰箱有异味,便把未拆开外包装的竹炭包直接放进冰箱里,请问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在家里的新车里放入了3包竹炭包,一个月后,竹炭包有异味,妈妈认为竹炭包已失效,要把竹炭包扔掉,你会怎样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某学校对100名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调查。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表:

A.1043

B.80 40

C.9017

D.100 20

【2】小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⑤

C.②④③

D.⑤⑥④

【3】你认为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结合调查表,联系实际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陨石

在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公园里,有一座吸引中外游客的小亭——落星亭。亭旁有一块_______的石头,它质地坚硬,灰白相间,石面布满沟痕,有规律地呈斜线状分布,游人们常常围在它的周围,_________地谈论着。这块___________的石头。为什么会引起人们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事情得从很久以前说起。秋天的一个傍晚。暮色笼罩着古运河畔的常州城。突然,城内外的居民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巨响,如同雷鸣。抬头一看,东南的天际有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发出夺目的火光。一会儿,这星星移到了西南,眨眼的工夫又听见一声巨响,这颗然烧着的流星划着一道闪亮的线,从天上坠落下来,落到了常州附近宜兴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立刻火光冲天,星星坠落时溅起的火焰。把许家篱笆都烧毁了。远近几十里的人都聚到许家,围着被吓得___________的许家老小问长问短。大家看见星星落下的地方,有一个很深的洞。往洞里看,里面还有微微的亮光。不一会儿,亮光慢慢地暗下去了,但还有一股热气。过了一些时候,有些大胆的人把洞挖开,挖了一米多深,找到一块石头。它的颜色和重量都跟生铁块差不多。

原来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在靠近地球时。它受到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就以每秒几十千米的速度闯入大气层。当它同大气发生摩擦时,就很快燃烧、发光、汽化,并且发出巨响。这颗流星个子较大,没有在摩擦燃烧时烧尽。剩下了这块石头坠落在常州。

这是一块铁陨石,含铁量在80%以上。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直接触摸的,并且能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地球外天体。通过对陨石的分析测定,我们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龄,推测它形成后的经历。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貌不惊人   津津有味   异乎寻常   目瞪口呆

B.异乎寻常   津津有味   貌不惊人   目瞪口呆

C.貌不惊人   目瞪口呆   异乎寻常   津津有味

D.异乎寻常   目瞪口呆   貌不惊人   津津有味

2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①突然,城内外的居民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巨响,如同雷鸣。

②它的颜色和重量都跟生铁块差不多。

③过了一些时候,有些大胆的人把洞挖开,挖了一米多深,找到一块石头。

A.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B.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C.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D.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3快速默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加点的“不速之客”和“天然史书”指的都是陨石。______

(2)陨石在靠近地球时,受到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以每秒十几千米的速度闯入大气层。______

(3)陨石是人类在地球上不可以直接触摸的,能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地球外天体。______

4短文写了陨石的哪些方面?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请用关键词完成下面的表格。

自然段

方面

特点

1

外形

质地_______,灰白相间,布满_______

___

坠落过程

声音______、火光____、速度____、力量大

3

_______

受地球引力吸引,同大气摩擦

4

研究价值

推算年龄,推测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画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填序号)

A.总结全文

B.承上启下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宏伟——(______)收藏——(______  珍贵——(______  销毁——(______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探秘巧克力》,完成习题。

探秘巧克力

巧克力是外来词chocolate的译音。它是一种甜食,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

你知道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是什么吗?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源于可可树结的可可果。可可树是一种热带树木,原生长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地区。可可果形状像甜瓜,每颗可可果里面一般有1-2枚2厘米长的可可豆。

可可豆是如何加工的呢?首先,要进行发酵。人们用香蕉叶子把可可豆包起来发酵,既可以避免可可豆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发芽,也可以去除它的苦味。经过发酵,可可豆棕色的外观开始出现,并且形成了它独特的味道。接下来是干燥,这会进一步去除苦味并增加芳香。最后,可可豆经过清洗、挑选、分类后,就可以打包销售了。

制作巧克力有如下几个步骤:烘烤,可可豆在烘烤的过程中,外壳会膨胀与爆裂,这样有利于工人去除它的外壳。冷却,使可可豆保持独特的味道。粉碎,去掉可可豆的外壳后,把豆粒切碎成许多小块。研磨,在研磨可可豆的同时,温度上升,随之会释放出脂肪类物质,形成可可酱。把可可酱、糖、香精、桂皮香料、牛奶或者干果混合,以形成不同种类的巧克力。当各种原料混合的时候,可可酱要维持在29度,然后就可以放到各种模子里形成块状了。

现在,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老少皆宜的食品。

【1】第二段中“你知道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是什么吗?”一句话在短文中的作用是(        

A.前后照应

B.突出主题

C.引出下文

D.总结上文

【2】短文第三段主要介绍了(        

A.可可豆首先需要进行发酵。

B.可可豆需要清洗、挑选、分类。

C.可可豆通过干燥去除苦味。

D.可可豆是如何进行加工的。

【3】短文中,制作巧克力的步骤是(        

A.烘烤→冷却→粉碎→研磨

B.烘烤→冷却→粉碎→研磨→混合

C.冷却→研磨→粉碎→混合

D.烘烤→粉碎→冷却→研磨→混合

【4】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 )的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一段中,“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中“适量”一词能去掉吗?请联系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本题共13分。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开端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节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即使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逆来顺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4短文列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列举年轻人应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认为正是当初他的肯“低头”,才让他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一生就做一件事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

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大音希声。一辈子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50年3月18日,52名中国留关学生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

1964年10月16日15时,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史称“东方巨响”。

那天,在撤离试验现场时,司机驾车走错了路。当朱光亚转过身来,正好看到半空中升腾的蘑菇云,他顿时潸然泪下。当晚,朱光亚在庆功宴上喝得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醉酒。

大有大无。事业重如门前山,名利淡似杯中水——

“两弹一星”元勋的传记很丰富,但唯独没有《朱光亚传》。不是没人写,而是到他那里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父亲是干什么的?就连他的长子朱明远也是猜出来的。

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朱明远也问过父亲,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朱光亚的回答是:“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

2004年12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命名仪式上,朱光亚说:“我很不敢当……”

【1】选文第2自然段中,朱光亚的话前半句轻描淡写,后半句奇峰突起,前后之间形成反差,这充分表现了朱光亚既有__________的处事风格,又有_______的远大志向。

【2】朱光亚的两嗓子,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

【3】从朱光亚的回答“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扩句

这是声音! 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21、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2、小白蛇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亲爱的同学:“少年正是读书时”好书推荐活动如果邀请你参加,你想为大家推荐读过的哪一本书,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拿起笔写一写吧!

要求:(1)先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等基本信息;(2)然后分段写清楚推荐的理由,把重要理由写具体;(3)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