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嫚”字的读音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 )
A.蔓
B.昌
C.女
D.姐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问津( )
A.唾液
B.汗
C.润泽
D.渡口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不可缺少。
B.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杜甫等。
C.看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的“回目”,就可以猜出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D.小组讨论意见不同时,要听取最合理的意见,形成一致的看法。
4、比一比,再组词。
壁(_______) 诏(_______) 偌(_______) 仪(_______)
璧(_______) 召(_______) 诺(_______) 议(_______)
防(_______) 堕(_______) 绰(_______) 挽(_______)
访(_______) 惰(_______) 卓(_______) 晚(_______)
5、给下面的字组词,再换部首变成另一个字,然后再组词。
侵( )______( ) 境( )______( )
抑( )______( ) 歇( )______( )
6、给下列词语选择合适的修饰词。
( )的眼睛 ( )的毛票 ( )的手指
( )的心思 ( )的诗 ( )的力量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座人物雕像( ),没有手,只有( )的身躯和两条( )、( )、( )像是在走路的腿。
(2)他没有手、( ),因为他正在专心( )!
(3)他(米开朗琪罗)的人物塑像( ),每一块( ),每一条( ),都充满了( )。
(4)因为他(罗丹)要表现的不仅仅是( ),更是艺术家内心的( )。
8、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鲸的寿命很常,一班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
(2)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哪就是鲸。 ( )
(3)目前以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 )
9、阅读《蚯蚓》,回答问题
蚯蚓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烂结构,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2)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3)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而成为现代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近年来,人们把蚯蚓烹调成营养丰富的佳肴。将来蚯蚓有可能成为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4)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1】第(1)段,蚯蚓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是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土壤的( ),而且它的粪便还是( )。
【2】第(2)段画线句用了( ) 和( )说明方法。
【3】蚯蚓为什么能成为现代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
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蚯蚓是人类的挚友,请将作者列出的理由用横线画出来。
10、阅读理解。
背书(节选)
①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中学时,我就选中了墙角的一溜猪舍(shě shè)。其实,除了猪粪的气味,那是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石子铺的小道,青石砌的圈栏,薄薄的雾气,冰冰凉凉的青石板,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除了背诵文、史、地、英语外,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一首一首,一页一页,在晨风轻(佛 拂)的油灯下,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日子,一个又一个的日子,都从油灯下,从我朗朗的背书声中翻过去了。
②对于我的惊(扰 拢),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它们又哼又撞,甚至跳起来用嘴拱我放在圈栏上的煤油灯。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我背我的,它们睡它们的。望着它们相依相偎,呼呼噜噜,我的心里便踏(tā tà)实了许多。
③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猪圈位于校园一隅,冷风从低矮的围墙呼呼而入。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我的两只脚也溃烂成疮,袜子与脚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更为严重的是,我早起背书缺了觉,一回到家,倒头便睡,几天几夜,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可把母亲吓坏了。
④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到。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照样子,写词语。
呼呼而入 飞旋而下 _____而_____ _____而_____
【3】猜想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选择可以替换的词语,填序号。
A.一溜(_______) B.一隅(_______)
①一角 ②一排
【4】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A.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______)
B.相互依靠彼此温暖。(______)
【5】第①段的哪句话与第③段里的“惬意”相照应?把它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衬托出“我”背书的环境是多么______,而“我”背书的态度又是多么______。
求学的日子就应该珍惜时间,这可以从短文最后一段中的名言“______”看出。除了这句以外,我还知道珍惜时间的名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____________。”
【7】“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这句话让我想到了______(课文名)中,连续三个“我的母亲”的句子,这种______的句式在表达效果上,都是为了______某个意思或表达______的感情。
11、短文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 )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背诵积累。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用“ ”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鸟窠”也可以叫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求用“暖和”写句子。(4 分)
(1)形容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心里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选段的描写方法,把“春暖花开”这个画面写具体。(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赏析。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jià)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2分)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骑”乐无穷 一“明”惊人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2分)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2分)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2分)
13、《读书莫放“拦路虎”》培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 [1] 我怎么祈祷,[1] 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2] 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 [2] 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为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
A. 垂头丧气 B. 兴奋不已 C. 忐忑不安
【2】给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1) (_____) (2) (______)
A、无论……都……
B、一旦……就……
C、不论……总是……
D、因为……所以……
【3】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 )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A. 第2和第3自然段之间 B. 第3和第4自然段之间 C. 第4和第5自然段之间
【4】联系上下文,为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选择一句合适的话填上。 ( )
A. “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B.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C.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5】上帝如了农夫所愿,但却没结出一粒麦子的原因是( )
A. 因为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没有经历风雨,没有了阳光的照射,就变得无能了,所以没结出一粒麦子。
B. 因为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这样反而就结不出麦子了。
C. 因为农夫过于欢喜,最后反而乐极生悲了,让事情进展不顺利了。
14、阅读
山庄湖色
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庄之一。它虽名为山庄,规模却是很庞大的,那随着山势蜿蜒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
当你走进山庄的正门,从玲珑精巧的宫殿区开始,而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和景色明丽的湖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处胜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它有着一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在我看来,它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它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塞湖是山庄上湖、下湖、澄湖、银湖、镜湖、如意湖六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分不清究竟是湖水飞上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阳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 )
(2)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
【2】文章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它”指的是______,“翡翠画屏”指的是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避暑山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庄之一,它位于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 ( )
(2)文章按照先分后总的结构,先具体描写塞湖的壮观图景,然后勾勒出山庄全貌。 ( )
(3)文章通过对避暑山庄湖光山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
【4】阅读文章,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塞湖上奇妙的“水中天”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画横线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我怀念故乡榕树旁清澈的小溪,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和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
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当中午,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荫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辛劳一天的人们,躺在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该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故乡的榕树啊,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1】快速阅读短文,我打算运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根据选文,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选择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表示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1)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和榕树的叶子一样多……______
(2)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______
【4】用“ ”画出描写老榕树生命力顽强的语句。
【5】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具体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榕树深深的______________之情。
【6】选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发小行星漫想
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须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100年。
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的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就是_____,本文开头主要介绍了________和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 )
(2)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 )
【3】第2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
A.一颗小行星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B.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
C.小行星是诱人的财富。
【4】在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 )→( )→( )→( )
【5】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欣赏。
雾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 )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 ),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颗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 )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纤毫不遗——
弥漫——
(3)请你用曲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4)短文中作者写了雾的什么特征?
(5)读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8、课外阅读。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 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 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 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 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 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 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辟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 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 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 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 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 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 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 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 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 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 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 称是。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 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极度拥挤或包围得严严实实。 (_____________)
(3)使人神魂震惊。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 (__________________)
(4)自己垂下双手,恭恭敬敬地听讲。 (_______________)
【2】第五自然段中具体写了销烟的过程和方法,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老百姓为什么会如此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虎门销烟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我发明的“新型玻璃”
玻璃是家家都需要的。但是,现在的玻璃却有许许多多的隐患,比如:它又薄又脆,有时连声波也会震碎,破碎后因伤人,四季只有透明的颜色,太单调……我要发明一种新型玻璃,以便清除隐患。我在窗户上做了一下修改:
我发明的新型玻璃里面有微型芯片,窗户上有许多细小的透气孔,我用CDM和YOUNGE材料制成的,怎么样?很特殊吧?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发明的新型玻璃吧!
大家肯定会想,装芯片有什么用途啊?装上芯片是为了让窗户在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半透明的漂亮的图像,使人心情舒畅,有益身心:春天,玻璃上会出现春意盎然的景象,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夏天,一派炎热的气派出现在玻璃上,太阳快发“高烧”了,一个小孩子在街道上一边走,一边吃雪糕……。秋天,上面会显现出大丰收的景象,麦秆黄了,稻田也黄了,红柿子挂在树上,显得亮极了……。冬天,会出现一片欢快的情景,一群小孩子堆雪人,一群小孩子打雪仗。大家会想,这整天开着太费电。不会的,我在上面安装的是微型的二极发光管,并在上面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透气孔顾名思义,就是通风换气的小眼儿。可我做的新型玻璃上面的透气孔,不仅有透风换气的功能,还有别的功能,比如:夏天会喷出凉气,冬天会喷出热气,平时还会喷出等离子净化空气,制氧等功能。
在材料上也是与众不同,我在上面加了CDM和YOUNGE材料。所谓CDM材料,就是我最新研究出来的化学材料,使玻璃坚硬无比;所谓YOUNGE材料,就是超级软化剂。这两种材料合起来具有防弹、不易破碎、坚硬无比。既使破碎,YOUNGE也会把玻璃软化的,就不会划破手啦!
这就是我的新型玻璃。怎么样?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
“装芯片”作用是(_______)
透气孔作用是(________)
【2】文章第一自然段划线句子,作者列出现在的玻璃的存在的隐患,目的是为了(____)
【3】作者在介绍过程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方法。
【4】CDM和YOUNGE材料相结合的好处是什么?在文章中直接找出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有自己设计的新型玻璃?如果有,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反问句。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残酷。
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成功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应该用积极的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被小姑娘扶了出来。
_____________
2.闰土用短棒支起一个很大的竹匾。
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读例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以“久别重逢”为境,照样子写。
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情境: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济南的冬天可真冷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家乡最美是
提示与要求:你的家乡哪里最美?什么时候最美?横线上可以填表示地名的词语,也可填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突显出“最美”二字。字数400以上。(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