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祖父的园子》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B.在网上搜集资料,输入的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只需要检索关键词“故事”就行了。

C.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趣》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D.学习《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让我们懂得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2、会意字“嘦(jiào)”的意思最可能是( )。

A.只要

B.只有

C.需要

D.要求

3、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哀鸿遍野

B.人寿年丰

C.太平盛世

D.安居乐业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近义词

尽—________    休—________    熏—________

5、词语大比拼。写近义词。

核心——满分5 manfen5.com  估算——满分5 manfen5.com

神往——满分5 manfen5.com  矗立——满分5 manfen5.com

茫茫无际满分5 manfen5.com巨大——满分5 manfen5.com

 

 

6、课文回顾。

1.《乙亥杂诗》是_______诗人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 振兴国家的愿望。

2.陆游在弥留之际,心中最大的遗憾是________(用诗句回答),他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诗中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

3.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大雾_______漫 小心__________________万状 汹涌_______急 调兵______

______救人 失魂落_______ 惊慌失_______ _______然有序 镇定自_______

8、重温课堂。(8分)

(1)《宿石邑山中》是 代诗人   的作品,其中描写山景的诗句是 《望洞庭》是   的名篇,诗中连用三个比喻。其中一句中有两个比喻的是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是  

(2)请你用两个词语来形容《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 《母亲的纯净水》一文让我们明白了

(3)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没有文字),人们 的方法,表现出人类无穷的智慧。

(4)名言积累。

  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以 为出发点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4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稀罕—— 顿时——

(2)从画“____”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课外阅读。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他全明白了。“父亲呀,”他默默地流泪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有独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将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拟一个题目。

5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就在这一刹那,他全明白了。”他明白什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猜测一下他今后将如何生活?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纹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辨。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棒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踩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摔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干瘪:   _______________                                                                                                    

(2)近水楼台: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__ 、炸香椿、_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第②段画横线句子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表达效果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             B.表现了母亲炸的“香椿鱼儿”很好吃。

C.表现了我不喜欢吃母亲炸的“香椿鱼儿”。

(3)第⑦自然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 承上启下        B.篇末点题       C.提出问题

【4】回答问题

(1)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2)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我怀念故乡榕树旁清澈的小溪,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和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

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当中午,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荫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辛劳一天的人们,躺在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该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故乡的榕树啊,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1】快速阅读短文,我打算运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根据选文,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选择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表示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1)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和榕树的叶子一样多……______

(2)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______

【4】用“ ”画出描写老榕树生命力顽强的语句。

【5】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榕树深深的______________之情。

【6】选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品味

我的老师

我最喜爱教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英语没有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英语26个字母都背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一次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当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老师在做牵引飞机试航。同学们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认真听讲,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开了口: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国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横线的词语。

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她)才恍然大悟

期待指的是 

恍然大悟指的是 

3.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4. 按要求从文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中画句子。

(1) “——”从文中画出一句老师善于理解我们的句子。

(2) “”从文中画出一句老师善于引导我们的句子。

5. 根据内容填空。

(1) 文章用和两个事例写喜欢王老师,这两个事例是用这句话连接起来的。

(2) 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 的人。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贾平凹

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是住在金山上的吧。”“去太阳上有路吗?”“当然有的。”“啊,那怎么个走呀?”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③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1)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2)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④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⑤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妹妹说:“这路太陡了。”弟弟说:“这路太长了。”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⑥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⑦“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⑧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

【1】读读文中划线句,注意“长”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再写出其不同含义。

长(1):________________。长(2):_________________

【2】“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刻画奶奶形象时,最主要采用什么描写?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从这些描写中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两句话,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省略的内容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结合文章内容,试着概括、填写,意思不重复。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

【6】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松鼠》一课时,已经学过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分条列出信息的好处是条理清晰,但列出的信息要概括且准确。试着用分条列信息的方法梳理本文。

(1)小时候我们最猜不透太阳,所以想到太阳上去。

(2)奶奶带着我们种园,苗儿直噌噌长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太阳路需拼尽全部力气去走。

【7】给文章选择最合适的题目(       

A.我的奶奶

B.记一件难忘的事情

C.太阳路

D.贾平凹和奶奶的故事

15、课外阅读。

我爱昙花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儿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我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1】在横线上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有点儿心急—________________

【2】“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这句话中,“心情也就淡然了”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我爱昙花”。这种写法叫______,作用是_______

【6】结合“我”从昙花三年才怒放中悟出的道理,谈谈你对成功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现代文阅读

刷脸时代

①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A.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②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并自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合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③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④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B.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⑤C.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各种机构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⑥在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深思。

【1】刷脸支付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第①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B.人脸识别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要看好自己的“脸”

C.“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D.“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

【3】细读短文画横线的句子,先判断说明方法,再选择其中一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A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B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C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句的好处是:________

【4】第⑤段中加点词“有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⑤⑥两段,发表你的看法。

“人脸识别”真是太方便了。以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上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揪,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选段中用“//”把短文分成了三个层次,即武松打虎的三个回合,请根据提示为一、三回合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2】“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这三个动作描写了老虎____的特点。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写武松“打折了梢棒”,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烧棒的这一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注意你的“体语”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回眸一笑百媚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回眸”,一“横眉”,不正意味深长吗?这种以非文字语言以传情达意的手段,就叫“人体语言”,简称“体语”。 

人体语言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信息发射站。它发射出来的种种动作、状态、表情等无声的“语言”,常常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人们正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心态。 

人体语言有头语、脸语、眉语、手语、腿语等,可以说,人体的每个活动部位,几乎都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比如,眉毛位置的稍稍改变,便可传达出全然不同的意思,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两眉扬起,则表示惊讶;两眉垂下,表示沮丧、悲伤;两眉横展,表示了愤怒——真是“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李白《上元夫人》)。诗仙李太白也懂得以眉毛的舒展或收敛来代替语言,表达感情。 

常言道, 。的确,在人体语言中,眼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传递人们最细微的感情,“暗送秋波”“眉开眼笑”“瞠目结舌”,这些成语都是通过眼语来反映人们的喜、愤、哀、乐等感情的。 

额肌收缩、眉头紧锁时,则为一幅迷惑不解之容;唇肌下降,口角略垂时,又是一副闷闷不乐之态。察颜观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也能显露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不善言谈,说话没有惊心的妙语,但他的举止行为却热情而不失态,自然而有礼节,由于他的体语帮助了口头语言,同样能赢得料想中的社交胜利;有的人虽有一副好口才,但由于不注意体语,往往一激动而手舞足蹈、旁若无人,其表达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了。 

现在,人体语言学虽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却以其实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已被广泛用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中。在现代社会,它将成为开启人际关系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注意你的体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只顾自己,好像身旁没有人,形容自高自大,态度傲慢。____

(2)手和脚不知放哪里好。形容非常慌张,不知如何是好。____

(3)形容心里烦闷,不快活。____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该段横线上应填的一句俗话是_____

【3】第三自然段列举了_____的例子,来说明_____。(用原文来回答)

【4】请你写出四个是体语的成语(文中出现的不能写):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它将成为开启人际关系的一把重要钥匙”这句话的?

__________

19、现代文阅读。

鼾声

马一刀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就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见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常,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

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崽,像您,也打鼾,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傍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轩,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本文在情节部分用了“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等词语,这是以_____顺序展开描写的方法。

2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地”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插叙描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

①我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阵狂风刮倒了路旁的那棵高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天而降的石块把敌人砸得屁滚尿流。   (改为“被”字句)

 

22、用词语“勉强”的不同含义分别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请选择其中一个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求:

1.题目自拟,不少于 400 字;

2.选取典型事例;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