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不是静态描写的是( )
A.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B.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C.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啤啤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D.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昼夜(zhòu) 稚子(zhì)
B.樱桃(yīn) 巍峨(é)
C.蚂蚱(mà) 点缀(zhuì)
D.倭寇(wō) 眷恋(juàn)
3、下列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飞弛 摩拳擦掌 拧开nǐng 爱憎分明zèng
B.锻练 不动声色 轧伤zhá 龇牙咧嘴cī
C.奔赴 风平浪静 渺小miǎo 一针见血xiě
D.誊恋 不可思议 管弦xuán 养尊处优chù
4、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理所( ) 震( )动( ) ( )不生
( )神怡 应接( ) 一知( )
1.“应接(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一知( )”再写两个“一”字打头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5、多音字组词。(4 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龟 更 冠 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见(______) 不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起敬
一(______)不(______) 情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所思
7、按要求写成语。
千变万化(含数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负荆请罪(来自历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AAB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李明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浪费时间,我想用岳飞的名言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
2.遇到不会的问题,小静总是不懂装懂,你想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劝说她?
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古至今,“爱国”是一曲唱不完的旋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向自己的子孙后代嘱咐“______,______。”;林升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不禁长叹“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诗人龚自珍在昏沉、愚昧、一片死寂的社会现实下,大声疾呼“______,______。”。我们从《______》一文中看到了皇家园林昔日的辉煌,也看到了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梁启超先生在《______》里诉说着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我中国少年肩负重任:“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了大量的为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如______。(填写一个人名)
9、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__________) 干旱——(__________) 缓缓——(__________)
【2】威龙没有马上喝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小女孩说,为了妈妈,你喝吧!”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妈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妇女和小女孩为什么把水喝了?表现了她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慕田峪观云海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飘渺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但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却不多见。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练习短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目不暇接:__________________
飘渺虚幻: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这是“我”对_______的印象。
【4】“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文,慕田峪山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它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杆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地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你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 )
矮小( )
讥笑( )
【3】当“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不住地赞美时,为什么月季花“一声不响”?
【4】当月季花安慰凌霄花时,为什么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5】你读了这篇短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12、课内阅读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1】抓住关键句,把握段落讲述的主要内容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用“____”画出选文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速浏览文段,搜索相关信息,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游隼的速度没有飞机的速度快,但游隼俯冲的速度比飞机快。
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C.声音传播的速度没有超音速移动的物体速度快。
D.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4】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直接跳过,继续一口气往下读。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13、课外阅读。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不轻易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中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一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痞。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窜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他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⑦不久,我从一个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⑧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久,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改动)
【1】作者通过写借阅的四本书来讲述童年迷恋读书的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借阅的书籍 | 阅读的地点 | 付出的代价 |
《封神演义》 | 同学家的磨道里 | (1)___________ |
《青春之歌》 | (2)____________ | 被虫咬且耽误喂羊 |
《破晓记》 | 猪圈的棚子里 | (3)_____________-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____________ | 头发被烧焦 |
【2】第4自然段中“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对“晕头涨脑”一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
B.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
C.“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
【3】读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虽然贫穷但不潦倒
(1)小李毕业后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2)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3)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不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循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小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4)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得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5)这家的男人在几年前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3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6)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 她说 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她家的 用用也蛮好的 孩子懂事 做完功课还帮她干零活
(7)这是,小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油罐擦得发亮。最让小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磨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8)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10来分钟,比别人家稍稍长了些。小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却是贫困,但他亦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这是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1】这家“贫困”表现在哪里?“不贫困”有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短文第(6)段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15、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不可计数”在文中指__________;如果给它找一个近义词,可以是_____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第2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16、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①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大胆的人。
②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使急匆匆地往回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身全是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底气十观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③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④后来,父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⑤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母亲回家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外出打工。
⑥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了——
⑦ 。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地划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⑧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1】为了展现父亲“胆大”的性格,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进行了场景描写,请你用“ ”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自然段中破折号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联系文中内容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
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正在尽情地嬉戏。它们忽而腾空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为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①往上托;②推举,选举;③全。
2.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请你也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本文中心句。写写短文主要描写了香港的哪几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节选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躲藏( ) 光临( ) 勉励( ) 充分( )
【2】用“---- ”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片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
【3】造句。
不但……还……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5】我知道画直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__: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_______: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_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8】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21、按要求改句子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请你选择一处令你印象深刻的景物,以“一处美景惹人醉”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清楚景物的特点,充分表达出对这处景物的喜爱之情。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