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暂(zàn)时   签署   策源地   向隅(yú)而泣

B. 镌(juān)刻   贵恙   烂摊子   大快朵颐(yí)

C. 熨帖 (tiē) 谏言   莫须有   明眸(móu)皓齿

D. 扎(zhā)染   诫勉   洗涤剂   越俎(zǔ)代庖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_______,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_______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_______,认为医生的说辞是_______。

A.损害 或者 不以为意 骇人听闻

B.损害 甚至 不以为然 耸人听闻

C.危害 或者 不以为然 骇人听闻

D.危害 甚至 不以为意 耸人听闻

3、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俊采

A.吴会于云间 B.宾主尽东南之 C.雄州 D.三江而五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吾辈无生理   ③将成家而致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⑧又可冀其成立邪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⑩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A. ①②⑨ B. ③④⑩ C. ①⑤⑦ D. ④⑤⑧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云销雨霁

B.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 而征一国者

D. 夙遭闵凶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曹雪芹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2从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

4试根据选文内容,分析林黛玉的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看淡世间荣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背之广;“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2)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示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9、补充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无衣》中“________”描述战士们修整甲胄和兵器的情景,然后又以“________”表明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3)古人常借助于猿啼表达悲伤的情感,如杜甫、白居易。请写出杜甫或白居易的两句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论语·里仁》也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身方法,由此可见自省的重要性。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车远去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宫殿规模之大。

(3)在古典诗词中“铁马”多指身披铁甲的战马,诗人常用此意象来表达保家卫国的理想抱负和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注),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了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C.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D.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各题。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文中“韩氏”指_________,他提出的文学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出一个主张即可)。

3根据文意,写出作者在上面的文段中表达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戴望舒《偶成》一诗第二节可以独立欣赏。那么,你觉得这些好东西是什么呢?这四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