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羿射九日》中,羿射掉了_________个太阳。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哪个还神奇?

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斑斓    引人______    笨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1.太阳一晒,凤仙花的果皮就裂开,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这句话把( )比做( )。

2. 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小伞。

这句话把( )比做( )。

 

 

 

4、照样子,写词语。

东倒西歪(意思相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七零八落(含有数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yā  lì   duì fù xí  wǔ tàn  qì yǎn lè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áo     yuán lái     wēn nuǎn     yú shì

               

tuán yuán     jīng líng     yuàn yì     bāng zhù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题。(在说法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打“×”)

1绘本《犟龟》里不仅有精彩的故事,还为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配图和有趣的乐曲。____

2《愿望的实现》中愿望仙子没有帮助老苏巴和苏希实现愿望。____

3《七色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____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____

2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欢喜、髙兴的语气。____

3《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____

4小组讨论时,只听别人说就可以了,自己不用主动发表意见。____

9、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画“√” 。

1《找春天》一课中“她在柳枝上荡秋千”这句话里的“她”指的是小姑娘。________

2像“底、原”等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________

3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地坛公园,亲手种下小树。________

4本单元学的三首古诗(《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是唐朝诗人写的。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练习。

谁打碎了花瓶

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玩儿。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1.填空。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 )!列宁也低声说: )。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 )。

2.排顺序

  )列宁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

  )列宁不闲心碰到了桌子,打碎了花瓶。

  )列宁和表兄妹一道玩。

  )列宁说不是自己打碎的。

  )有一天,列宁和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3.姑妈为什么说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躺在田野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虫,一只无拘无束的小虫。

  我在草丛中爬行,虽是草丛,但在我眼里,已经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了,一棵棵高大的“树”碧绿苍翠,脚下的土壤松松软软,像踩在地毯上一样。

  我的心情好极了,悠闲自在地走着。

  “砰!……啊!”已是虫子的我大叫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一朵花开了。花朵清香的味道在我鼻子上久久停留……

1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无拘无束的意思是________

2当小虫,奇遇真不少:________变成了森林;________开了,那声音把吓了一跳。

3还会有哪些奇遇?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三个儿子》选段,完成练习。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打算帮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到处——( )   寻找——( ) 暖和——( )

2“哪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   )

A.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大地。

B. 雷锋叔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端午谣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天气热,放下锄(chú)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lǒu)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chāng)蒲()。

【1】这首儿歌写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______________

【2】读儿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端午节时,人们要吃月饼。( )

(2)端午节人们要在门上插艾叶。( )

(3)端午节人们要赛龙舟。( )

(4)端午节人们会进山采百草。( )

【3】从儿歌中我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句子超市。

(1)路的一边是田野,一片柔软的绿毯。(仿写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用得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校园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泥塘周围长出小草。(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发挥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1)例: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禾苗   一(____)窟窿   一(____)马

一(____)羊   一(____)画    一(____)小河

19、句子百花园。

1.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作文。

你有没有喜欢的小动物?拿起你的笔来写一写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