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代,主人公是赵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两个人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将相言归于好,________、________(填关于合作的词语)保卫赵国。
2、请把下列文学名著中的名言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君子____________,小人____________。——《论语》
3.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___。——《老子》
4.________________,自用则小。——《尚书》
5.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孟子》
3、看拼音,写词语。
美丽的丁香花开了,一股yōu xiāng_____扑鼻而来。你瞧!那diǎn zhuì_____其间的小花,那样小,却不显得dān bó_____。有时fú àn_____工作久了,眼前会有些 mó hu_____。此时,望望窗外的丁香花,会让人神清气爽。
4、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庞然大务(_____) 意味深常(_____)
不居一格(_____) 惹人肌笑(_____)
波涛起浮(_____) 狂风恕号(_____)
5、在括号里写出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
(2)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3)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
(4)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 )
6、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
沙头雨过茁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
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注释】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9、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二自然段中“那步田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他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一自然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浓墨重彩的写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少年闰土》选段,做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愿心—___________ 怕羞—__________
熟识—___________ 盼望—__________
【2】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
【4】学习了《少年闰土》,你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遥望 俯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热烈 热情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用“ ”画出。
【2】文中“惊天动地”是表示声音________的词语,“气壮山河”写出了五壮士的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五位壮士在跳下悬崖之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
细雨是草原以外人家的一个小女儿,这个大草原上,没有哪一个少女能像她这样灵动细巧。细雨飘飘忽忽地在人群里闪动,男女老幼全都张开双臂欢迎她。她来的时候,大草原一片干枯。她嘻嘻一笑,便轻轻落在毡包外面。细雨越来越开心,她钻进土里,摇动每一棵枯草的根须,她不知道草儿们是草原母亲的发梢。一眨眼,草原全都绿了,青亮亮的样子让人直发愣。
【材料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材料三】
雨是最寻常的。细雨无声无息地下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密密地斜织着,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静静往下滴着。不远处的草地上,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材料一”中,作者把雨称作“草原的少女”,突出了雨“_____”的特点。“材料二”中写雨的这个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材料三”则是通过把雨比喻成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的特点。三则材料中,雨的共同特点是_____。
【2】作者观察不同的景物,观察角度的远近距离也不同,联系“材料三”,将表格填写完整。
景物 | 观察角度 |
| 近 |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
【3】这三则材料表达了作者相同的思想感情,如果用一个字表达这种情感,这个字是_____。
【4】请你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雨儿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雨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拓展延伸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那银色的胡子、尖尖的嘴巴,诺,怪有意思的,像天庭下凡的神仙,独乘木帆,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小鸟,那微小的身躯,面对着广袤无边的大海,它没有退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命的小溪。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在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小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青春的鹅黄。 水手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的生命,他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他站在人的头上、肩上、胳膊上、与喂养过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画面……
(1)查字典,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广袤( ) 沮( )丧 毫不悭( )吝(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恋恋不舍: 。
姗姗来迟: 。
(3)照样子写句子。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4)文中的小鸟可爱在哪些方面?
(5)文中说“小鸟有它的归宿”,请说说小鸟的归宿在哪里。
(6)认真读课文,找出小鸟和水手情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的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一年后,夏洛蒂的《 》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 的长篇小说《 》和安恩的长篇小说《 》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 (tuō yǐng ér chū )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
【2】“她们的路走对了!”中的“她们的路”是指
【3】文中的“小草”是指 。“桂冠诗人” 称之为“小草”的原因是
【4】“小草”浇灌成“大树”,“大树” 大树”是指 ,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波浪线画出。
【5】仔细读读本段话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作者用 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三姐妹 。从她们身上受到的启发有(不少于两个方面):
【6】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从事文学创作的女作家真是太多了,她们是 、 、 ,其中我最喜欢 写的《 》。
【7】当夏洛蒂的《简爱》出版时,那位曾经讽刺挖苦它的桂冠诗人会怎么想?会怎么说?
15、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海鸟 动物 海鸥 生物
(2) 尽情游赏 慕名而来 怅然而返 恋恋不舍
(3)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