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yōu yang kuí wu dǎo méi
( ) ( ) ( )
yán sù gē shě bào qiàn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竹节人》这篇课文通过对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的叙写,表现出了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 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_______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_______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______的沧海一粟。
3.胜日寻芳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duàn liàn fěi cuì cuǐ càn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zī xún liú lǎn guāi qiǎo quán suō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淳朴---( ) 娇嫩---( )
炫耀---( )
5、写出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1)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______)
(2)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______)
(3)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______)
6、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8、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有删改)
【材料二】随着《端午奇妙游》的播出,在《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之后,河南卫视再次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耕细作而出圈。娱乐至上,流量为王,当很多人、很多平台都在追求流量、推崇娱乐明星之时,河南卫视如一股清流般席卷海内外,重燃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自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地各大卫视都是以娱乐为主流,推崇流行文化,靠综艺和明星来吸引观众。而如今,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没有明星大咖,甚至大部分都是普通素人,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舞台,大部分都是实地取景,但是节目背后却有着无尽的文化资源和节目组所有人员对中华文化、中原文化的热爱和钻研。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续出新,才有不断“出圈”的精品,才有沛然不可遏抑的文化自信。
【材料三】在我国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1】阅读材料,下面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卫视凭借着豪华的明星阵容、炫彩的舞台效果,在各大卫视中领衔出圈。
B.对传统文化的深耕细作是河南卫视获得众多赞誉的主要原因。
C.我国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D.过节的方式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文和下面的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我们的民俗文化?
链接材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出台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传承的法律法规,在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链接材料二:非遗传承在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例如光明网充分调动多种优质资源,线上线下结合,通过“非遗敬·匠心”“青春遇见戏”等中国传统戏曲直播活动,让网友近距离的了解非遗技艺、了解非遗传承人,并把传承人培育成“网红”,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引发了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非遗“激”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瘦身后遗症
(1)小美总算瘦下来了。小美瘦得特别不容易,作为班级里体重第一的“女壮士”,小美收获的外号可不少。“卡.门.”算是其中最雅致的,听着尚有一丝美感,得仔细动脑才能明白含义是什么。而粗鲁的,譬如“馒头”“肉球”“怪兽”“女胖墩”什么的,切
切实实把小美作为女生的尊严踩在脚下。
(2)于是,小美下定决心减肥。经过节 食、剧烈运动等系列魔鬼训练,小美终于从 150 斤瘦到 125 斤。对于女生而言,这个体重还不够合格,毕竟オ六年级嘛。但是对小美来说,足以叫她乐得忘记了一切。
(3)这个周日,小美来到商业街。放眼望去,只见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店铺内琳琅满目,门口彩旗飘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流行歌曲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城市文.响.曲.。小美呢?想 买那条在梦中飘荡已久的花裙子。小美经过一家小商店,恰巧感觉口渴,便向店中探看。“小姑娘,买饮料吗?”老板娘热情招呼,恨不得把她拽进店
里去。小美皱起眉头:“饮料糖分太高,我要减肥呢! ”
(4) “哎呀,这什么话呀?瞧瞧,你这么瘦了还减! ”
(5) “瘦”这个字真好听呀!好久都没有听到了。
(6)小美来了兴致:“您猜猜,我多重?“
(7) “不会超过 90 斤!绝对是美少女的身材。”老板娘斩钉截铁地说。
(8) “其实啊,我有 125 斤呢!”小美春风得意,买了一瓶最贵的矿泉水,在老板娘亲热的目光里走出了商店。
(9)花裙子比料想中还要漂亮,小美身穿它 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心里美得直冒泡。“小妹妹,您这么瘦,这裙子简直是为您量身定制的。看看你这小腰,看看你这美
腿,在当今世界上,绝对再没有比这更合身、更漂亮的裙子啦! ”售货员及时恭维, 而且恭维得唾沫横飞。
(10) “那么,”小美眉飞色舞,“你猜猜我多重。”
(11) “撑死 90 斤!绝对不超过 100 斤! ”
(12) “错啦错啦,我有 125 斤呢! ”小美乐不可支,立即交了钱,让售货员把裙子包起来,然后轻飘飘地飘出了“时尚裙子”店。
(13)收获了赞美和梦中的花裙子,小美的心情甭提有多好了!只觉得满世界都 是那么可爱,就连平日讨厌的流浪狗都显得那么亲切,哈哈……
(14)路边,一个算命的盲人不断对街上的行人摇手,小美脑袋一热,向他走去。盲人摸索着小美的手纹,幽幽道:“你的心情和行为特别容易被别人左右。”
(15) “你怎么知道?”小美大吃一惊。
(16) “我什么都知道,比如,我知道你有 125 斤重。”
(17) “天哪! ”小美惊呼,“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18)盲人搓了搓大拇指和食指,意思是交了钱才能继续往下“算命”。小美自觉地递上了 50 元的钞票。“不要盲目相信别人对你的评价,哪怕是赞美,因为他们总是为了从你身上获取利益。”盲人依然幽.幽.地说,“譬如,我在小商店和“时尚裙子”店门口,亲耳听见你对两个售货员说,你的体重是 125 斤。”
【1】关于小美减肥的成功,下列哪一项说法最恰当?( )
A. 忍受不了粗鲁的外号 B. 太爱穿漂亮的花裙子了
C. 经过一系列魔鬼训练 D. 不喝饮料,还找人算命
【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的小美粗鲁的外号?( )
A. 女胖墩 B. 女壮士 C. 馒头 D. 肉球
【3】第(2)段加点词“卡门”在文中的意思是:
第(3)段加点词“交响曲”在文中指的是:
第(18)段加点词“幽幽”在文中的意思是:
【4】文章(9)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
【5】请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章题目里的“后遗症”应该包括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小美这样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一位类似文中小美的人,并简要说说他(她)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听完盲人的话,小美是怎样想的?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读者认为,“文章第 3 段关于商业街的描写,是多余的,可删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未来一周南平市仍以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分县市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超过38℃。外出游玩的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出行,注意景区当地气象预警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南平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材料二)夏季高温屡创新高,过了大暑表示盛夏已经来临,户外工作者可能因工作属性而需经常曝晒于烈日下,如果不适时做好防护措施,再加上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脱水。
夏日户外工作要做好预防热伤害。尽量避免太阳直晒,将工作时间调整于早晨、下午2点以后,并适时利用电风扇或洒水装置降低环境温度;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白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饮料;穿着凉爽透气的棉质衣物,搭配宽边帽遮阳,最好不要穿黑色、深蓝色等不透气又吸热的衣服;工作时应随时注意身旁同事身体状况,若有出现热伤害症状时,务必迅速自行或帮助该人员离开高温环境、设法降低体温,提供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选自《闽北日报》)
【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未来一周南平市气温是( )
A.低温
B.高温
C.寒冷
D.大雾
【2】最能概括(材料二)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高温户外工作对人的影响
B.造成夏季高温天气的原因
C.高温户外工作的预防措施
D.高温户外工作者就医方式
【3】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日高温,爸爸在户外工作穿白色透气的棉质衣服。
B.夏季时小明到商场购买了大量含糖饮料用来解渴。
C.未来一周南平市所有县市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5~37℃。
D.为避免太阳直晒,户外工作者将工作时间调整于下午4点以后。
【4】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工人,他的工友在高温天气下中暑晕倒,可以采用什么办法进行急救?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
文/佚 名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
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地说:“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南怀瑾从没有遇过这样粗暴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
回家后,他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您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出心裁。”
(摘自“新浪博客”)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袁先生让南怀瑾把《伯夷叔齐列传》读100遍时,南怀瑾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南怀瑾读到100遍时,他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①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②”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____) 相信(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画“——”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1)“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________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 )回来时,( )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些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 )酷爱读书,( )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书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①指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__________
②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_________
【3】仔细读文章后,再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4】请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5】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8、读下列句子,变换表达形式,使意思不变。
(1)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一个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要求:字体工整,卷面干净,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具体,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