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全词语。

异国______ 老生______ ______不停 ______而上

以貌______ 异国______ ______融融 ______趣味

满怀______ 邯郸______ ______而过 ______八梁

古今______ 妻离______ ______眼快 ______割舍

各不______ 所向______ ______巧妙 ______骇绿

2、读课文《珍珠泉》填空:水是那样绿,绿的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这句话写出了珍珠泉的________

3、解释诗中的词语。

寂寞:______________

无行路:______________

啭:______________

因风: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按要求作答。  

1)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这个句子与课文开始的________这一句相呼应。

2)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①这个句子前后部分是________关系。

②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举例说明藏戏中夸张的手法指什么?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______ kě wù______   jiē duàn______ qīng cuì______

biàn lùn______ lǐnɡ yù______  huā ruǐ______   chū bǎn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两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

(2)清白: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腊八粥(节选)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

【2】在八儿的猜想中,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选文中圈出相关短语。

【3】“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八儿年龄小,个子矮,所以看不到锅里的情景。

B.透过八儿让妈妈抱他看粥的情景,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C.锅中的一切指的是栗子、饭豆、花生仁、大枣等事物,并不包括糖。

10、   风滚草的坚持

每当秋季来临时,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被人们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那么,这些草原上的“流浪汉”为什么要到处滚动呢?植物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些“旅行家”是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风滚草果实开口的地方长着密密的茸毛,种子不可能一下子都撒播出去,只有在滚动中受到震动,才能掉出几粒来。那么,它们是怎么实现滚动的呢?原来,每到秋天时,它的枝条便向内卷曲,使整个植物体变为球形,茎的基部在靠近地面处也变得很脆弱,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

  一位植物学家对此很感兴趣,他想试一下,如果风滚草不能实现滚动,能否有办法传播种子呢?他做了一个实验。他用套管把风滚草枝条束缚住,不让它弯曲,然后观察它的变化。不久,它便发现一个现象:风滚草枝条因为不能弯曲,便努力向外生长,当超出套管的束缚时,它便开始弯曲,科学家又拿套管继续束缚枝条,枝条便继续向外生长……就这样,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测试,风滚草脆弱的地方已不在茎的基部,而是在每一截套管的顶端,科学家断定,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风滚草努力超越束缚,时刻准备折断。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能一直坚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呢?

1风滚草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A. 枝条卷曲 B. 茎的基部 C. 根的弯曲 D. 叶子的卷曲

2从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

A. 风滚草是靠风滚动的。

B.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风滚草。

C.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风滚草努力超越束缚,时刻准备折断。

3认真读一读画“ ”的句子,它是什么句式?(  

A. 设问句 B. 陈述句 C. 疑问句 D. 反问句

11、课外阅读。

时光(节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1】词语“究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A.结果;原委;B.表示追究。在本文的意思是_______用它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句,写出了作者一年里__________的状态。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插说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加强重点

【4】作者为什么说“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时光,作者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小熊猫、小猴子、小鸭子和小山羊在玩球,出了好多汗,他们想洗个澡。

     小猴子上山去找泉水,小熊猫到竹林砍竹子、小鸭子到湖里去采莲蓬,小山羊到树林里去背回来一捆树枝。大家动手引来泉水,搭起一个棚子,做好沐浴喷头。小小的浴室造好了!小动物们多么快乐啊!

1因为小动物们________,所以他们想洗个澡。

2小动物们是怎样造浴室的呢?

小猴子________      小熊猫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      小山羊________

3小动物们快乐的原因是(    

A. 团结合作,亲手造好浴室              B. 他们找来好多东西

13、   园博园

①2014年10月29日,第五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在百色园博园隆重开幕。 

②百色园博园,位于百色市龙景新区。园博园用地总面积60公顷,总投资4.5亿元;同时配套的主展馆和商业街总投资2.9亿元,工程建筑总占地1.41万平方米,道路广场、绿化用地、水体区域总面积88.38万平方米。 

③园博园的整个园区形成“一环、两园、十四个景观亮点”的布局结构。“一环”即观光主环线,是贯穿整个园区的重要路线,形成园区景观线;“两园”即A、B两个园区,两园区主题不同,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十四个景观亮点”即由园博园主展馆、民族特色桥、民族广场、和平广场、欢乐花海等极富个性的景点构成十四个功能分区。 

④园博园建设的独特之处是在坡地上造园,由于地形坡度大,植物、建筑等园林依山就势,景观呈现丰富的立体层次变化。园博园的路网同样受地形条件影响,形式多为自由曲线,富有连续动感,游人穿行于美景之间,会有稳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⑤园博园设有野生动物生态养殖园,为增加园博园的灵气,增添园博园的亮点,设计者把野生动物生态养殖融入园林园艺建设,在A园区一隅设有野生动物养殖园,园内有天鹅、草泥马、鹦鹉等野生动物,在这里游客可以与野生动物进行“零距离”交流。 

⑥园博园的主题是“毓色百色•民族风情”。园博园的建设凸显百色的民族特色,全方位向游客展示百色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民族广场、大团结雕塑、神蛙桥、风情街、景观运河、文化风景墙等。 

⑦园博园展示广西各地民族文化风情和园林艺术精华。全区14个城市的展园,景观设计风格各异,体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精湛的园林艺术。其中,百色展园运用“编织”的设计理念,将壮族纹样、铜鼓、革命之火等诸多文化符号融入到设计中。展园造型新颖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⑧园博园的建成创造了百色城市公园建设史上的四个之最:一是用地面积最大,成为全市目前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二是建设时间最短,建设时间大约7个月;三是功能内容最丰富,综合了旅游休闲、儿童游乐、科普教育、文物展览等功能;四是辐射效应最强,带动住房、教育、旅游等同步发展。

⑨百色园博园,这一城市公园将永久保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为革命老区提供一个高水准的综合性公园。

1下列关于选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园博园面积 B. 园博园结构 C. 园博园功能 D. 百色园博园

2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园博园分AB两个园区,两园区主题相同、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B. 园博园的路网富有连续动感,游人穿行于美景之间,会有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C. 园博园设有野生动物生态养殖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与野生动物进行零距离交流。

D. 园博园综合了旅游休闲、儿童游乐、科普教育、文物展览等功能。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是逻辑顺序。

B. 第②段主要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 第⑧段中加点的词”“目前”“大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D. 选文的结构形式为;九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4、课内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港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陡峭    清凉   飞流   淘气  汩汩    悠悠

2选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等景物,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再写一句。 

你好,________

3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作者对山中朋友的称呼由第三人称他们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9、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以“忘不了的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择一件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来写;要能体现真情实感;重点写出人物的感觉、感受和心情变化;注意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言之有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