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经典诗文填空。

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赠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还有《别董大》一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

生机(  )(    )(  )不绝 莫名(  )( 

枝繁(  )(    颤颤(  )(    兴趣(  )( 

(1)写出两个与第一个成语结构类似的成语:    

(2)任选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3、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声音的词语:人声鼎沸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描写颜色的词语:红彤彤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ABCC类型词语:细雨沙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AABB类型词语:恍恍惚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寄与陇头人。  

2)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________已经不再是梦想。  

3)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

5、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吮(    )  琅(    )

允(    )  狼(    )

汲(    )  砌(    )

级(    )  切(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景色,可以感受到(   )

A.轻松、愉悦的环境 B.壮丽、雄伟的场面

C.紧张的战争气氛,苍凉悲壮的情感

3解释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反映了戍边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B.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C.全诗的基调是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的。

D.诗的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无家可归的同情

7、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快乐阅读。

真理诞生于有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 )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   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请在第一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第二段中“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是谁说的?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名字。

4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______________

5画“ ”的句子中“这样的事例”指____________

请再补充一个这样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   )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   )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们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用“   ”画出写灯的句子。作者着力描写了灯的

4这两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总结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的段落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傅雷家书》(节选)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②自然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 )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小的米兰花,细致的像碎玉,总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米兰花。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出我那么多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儿时的第一个小学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就像大姐姐一样的女老师。多少次,她总是把着我们的手描红,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病了,她把脸紧着我的面额,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并在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涉过故乡那条被洪水变得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经常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仿佛看见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正直地呼吁过。于是她蒙受了罪名和苦难,身心摧残,生活虽然欺骗了她,然而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依然在那个幽静的小山村里,怀着深沉的爱,把着细嫩的小手描红;依然背着山那边的孩子涉过泥泞的小路,湍急的小河。

岁月的波涛冲冲走了我的许许多多关于花萌发的田忆,却为我留下小米兰那淡淡清香,温暖我心灵的永不消失的清香。

1找出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tuō tuǒ)    (chuān tuān)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冰冰——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________的思念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发丝    ________的小河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填空。 

(1)文中用米兰花比喻________

2)二自然段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个事例表现她对我的爱心,抒发了作者对她的 ________,最后一自然段的清香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cān chān)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__特别是男孩子们__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___风筝__空竹__口琴等__和年画__

②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gēng gèng)新的气象。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掺(cān chān)和 更(gēng gèng)新

【2】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__特别是男孩子们__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____风筝__空竹__口琴等__和年画__

【3】选段部分详写的是___________(孩子们/大人们)过年的准备,准备工作主要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词语充满“________”(老舍语言的特点),显得___________,体现了本文语言浓浓的地域特色。

14、句段分析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寻找最大的一穗就是指

(2)颗粒饱满麦穗 。那么,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是指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的童年有过哪些奇妙的幻想?你为这些奇妙的幻想有过怎样的行动?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请围绕“童年的奇思妙想”,写一篇习作。要求:叙事完整,条理清晰,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