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石灰吟》是明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恼怒—_______   报仇—_______   疲倦—_______

荒唐—_______   监督— _______ 畏惧—_______

2.写反义词。

悲伤—_______   光滑— _______ 熟悉—_______

宽阔— _______ 伟大—_______   锋利—_______

3、我会把韵母表补充完整。

____ei  ____  ao  ou  ____  ____  üe  er  ____ 

en  ____  un  ____  _____  eng  ______  _____

4、解释词语。

好高骛远:_______________

洋洋洒洒:_______________

兹: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由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____________,又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傅雷家书》(节选)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②自然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 )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专项训练。

我不能忘记祖国

①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②她是一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有一天,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思索,作了充分的准备。

③讨论的时候,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④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⑤班长微笑着对宋庆龄说:“宋庆龄同学,请你讲讲吧!”热闹的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⑥宋庆龄虽然有些激动,但是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

⑦“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________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________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

⑧“哗——”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有道理!”

⑨“这些有力的句子,漂亮极了……”

⑩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亲爱的宋庆龄,我们女孩子年纪轻轻的,应该无忧无虑地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在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听了,眨了眨那宝石般明亮的大眼睛,抿着嘴笑了笑,说:“我自己觉得非常愉快。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阅读短文,补全宋庆龄的心理变化图,并完成练习。

③④

⑤⑥

⑧⑨

⑩⑾

不以为然

____

沉着坚定

____

充满希望

其中,让宋庆龄“不以为然”的事情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部分都是_____描写。对这两处的理解准确的是( )(多选)。

A.前者说明宋庆龄对美国同学极度厌恶       B.后者说明宋庆龄此时有点得意扬扬

C.前者说明宋庆龄不认同美国同学的观点       D.后者说明宋庆龄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

【3】第⑦段是_____描写。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练习。

A.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B.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

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个的_______人。

11、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聚___________ 教诲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创造___________ 热爱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写出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和帮助:

 

 

4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读着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学生们对母校老师   的思想感情。

请仿照这个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   ,您是 ,您是  

12、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并完成下列各题。

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窃读记》片断

1给短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片断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贪婪的反义词是_________适宜的近义词是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 比作   ,从中看出对汲取知识 。(填一个四字词语)

5联系课文说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的理解。

快乐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惧怕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也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火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惟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冬眠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本文介绍了     三种动物的睡眠。

2读了短文,动物睡眠不全是为了休息,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变化 B. 习性怪异 C. 环境不适 D. 食物缺乏

3为什么海参需要夏眠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推测蜗牛喜欢( )的环境?

A. 高温干燥 B. 温暖潮湿 C. 低温潮湿 D. 任意一种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处过渡句,他们在文中起了   作用。

6这篇说明文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9、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许多种味道,有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等。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入如幸福、家、成长、快乐、童年等词语;

(2)叙事完整,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